王英現系江蘇省委黨委教授,長期從事台灣問題研究。畢業于bevictor伟德官网,獲博士學位。
2020年出版《兩岸政治認同形成機制研究》,bevictor伟德官网台灣研究所前所長、博士生導師、崔之清教授為之作序。
理性與溫度兼具的《兩岸政治認同形成機制研究》
崔之清bevictor伟德官网台灣研究所前所長、博士生導師、教授
王英教授近期推出一部43萬字的新著《兩岸政治認同形成機制研究》,以獨特的視角、原創性的觀點和嚴密的學理分析,闡述了兩岸政治認同的形成機制,補強了學界在這一領域的研究,使廣大讀者面對風雲詭谲的台海局勢時,有更深層次的系統性認識和前瞻性思考,因此,這是一部具有開拓性的學術力作,并對客觀理性觀察和認識台情具有現實借鑒價值。
視角獨到。由于長期接受“去中國化”影響,台灣民衆的政治認同錯位現象引人關注、令人擔憂。雖然自1987年兩岸開放交流以來,雙方在“先經後政、先易後難、把握節奏、循序漸進”的基本共識下,于2008年實現了兩岸全面三通,2010年簽署了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标志着兩岸經濟關系一度取得了曆史性突破,但是,作者敏銳地意識到,兩岸關系即使在它最“密切”的時候,也一直停留在“容易”的事情上,停留在脫離政治的經濟交流階段,并未觸碰政治對話協商這一敏感議題。基于政治認同是政治互信的必備條件,也是政治互信的結果或體現,如何推動台灣民衆的政治認同問題,成為作者最為關心的議題。2012年,她以自選題目《兩岸政治認同形成機制研究》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為最早進入這個研究議題的學者之一。
學理性較強。不同于既有的研究偏重于描述重大事件和提出對策建議,該書注重學理性和系統性分析。它運用政治心理學原理,對“理性自利模式”和“感性選擇模式”的形成進行了深入剖析;從族群政治理論出發,分析了“台灣意識”形成的集體行動邏輯;運用社會認同理論“内群體偏好”、“外群體偏見”和“刻闆印象”等要素,對兩岸政治認同所包含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等議題加以分析解讀;根據社會交換理論提出的平衡因素,即社會規則、相對資源和最小興趣原則,論述了豐富兩岸政治認同中的交換性認同資源的重要意義;運用共生理論,探讨了兩岸關系“共赢”和“共識”的可能性與局限性。雖然本書運用了多學科理論和方法,但是不乏兩岸關系曆史演進的豐富史實和案例陳述,這無疑大大提高了觀點的可靠性。
主要觀點具有原創性。本書的核心變量是“兩岸政治認同”。作者通過概念界定、确定維度的方式對“兩岸政治認同”進行了合理的操作化設計,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台灣民衆的兩岸政治認同的曆時性和共時性特征。其中,有關“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分離、文化認同與民族認同分離、利益認同與制度認同分離”的二元分離特征的總結,為台灣民衆兩岸政治認同的錯位現象畫出了清晰的圖像。作者進一步提出,“理性選擇模式”是台灣民衆的國家認同形成的主導機制、“感性選擇模式”是台灣民衆國家認同形成的誘導機制。“理性自利”和“感性選擇”兩個假設并非競争性假設,台灣民衆的兩岸政治認同錯位現象是“理性自利”和“感性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兩個假設在不同的時空範疇和限制條件下,其作用形态并不相同:即從短期看,在利益驅動與價值誘導的博弈中,感性認同處于階段性主導地位;而從長期看,理性選擇最終将發揮決定性作用。作者還對誘導台灣民衆的“國家認同”變質化的各種政治符号進行了梳理和探讨,這些政治符号包括建構“台灣認同”的政治圖騰——民主符号、操縱台灣民意的政治工具——民粹符号、撕裂台灣社會的政治标簽——統獨符号、激化社會矛盾的政治手法——“左右”符号等等。作者将破解兩岸政治認同的“死結”分成“引導認同”和“強制認同”兩種不同的路徑,并側重論述了“引導認同”路徑,即通過整合資源和重疊共識重構兩岸政治認同,其演繹邏輯為“兩岸相互吸引→兩岸交往→兩岸整合→兩岸認同”。這種人文主義的凝視,為複雜嚴峻的兩岸關系增添了一抹溫情,有助于促進兩岸人民的心靈溝通。
對台研究既是一個學術研究領域,同時又有極強的實踐性。在“台灣民衆的兩岸政治認同”這一學術研究主線下,王英教授先後發表了5篇C刊論文、4篇調研報告和5篇決策咨詢報告,聚焦當下的兩岸交流和對台灣民衆的工作。舉例而言,在本書中,她提到,當兩岸政治認同的利益是短期的或可預期的,台灣民衆的現實主義轉向就十分明顯,而當“台灣認同”必須付出高昂代價時,“台灣認同”就可能被嫌棄,這提醒我們在引導台灣民衆的國家認同時要特别重視利益促進機制的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