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經舳舻轉粟地 憶取燈火臨流時——2023年秋季鎮江遊覽研學活動回顧

來源:bevictor伟德官网發布時間:2023-10-31 03:00:05訪問量:11

20231014日、15日,于磊老師帶領202310位新生同學與7位本科生、研究生同學,一同前往鎮江進行遊覽研學活動,并在15日下午前往揚州隋炀帝陵。此次遊學意在探訪古迹,追思史事。在行程中,于老師個性而又深度的講解穿插其間,讓我們在遊覽之餘得以了解衆多掌故及其背後原委。


1014日上午9:30,師生抵達鎮江博物館門口。博物館外壁由黑紅兩色磚石建造,緊鄰英國領事館舊址。我們按青銅器展館——陶瓷器展館——金銀器展館——特展館——近代史展館的順序進行了參觀。


青銅器展廳中央,陳列着兩件鎮館之寶:青銅雙耳簋與青銅鳳紋尊。青銅雙耳簋鑄造于西周早期,這件器物保存完好,紋飾鑄造精良、優美;青銅鳳紋尊由相向的長尾鳥組成的瓣形飾,加飾以兩對大型鳳鳥紋。兩鳥中各有一小形動物紋,其有尾似龜,然四足似蛙。大家讨論後認為,龜紋多見于中原青銅器,常用作族徽标志,而蛙紋多見于南方青銅器。由此可見,“靈動俏皮”的南方青銅器與北方器物雖在燒制技術和形制上有差别,但仍存在交流交融之處。

此後師生接着參觀了陶瓷器展館與金銀器展館。陶瓷器展館的“青釉原始瓷鳥飾帶蓋罐”展示了吳地器物的風貌;金銀器展館的“銀鍍金鳳冠”更令人歎服:明清兩代,金銀飾物種類齊全、工藝更趨實用,此冠就是典型代表。


來到“漢字之美”館藏曆代碑帖特展的展廳,于老師特别為同學們介紹了“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碑文記述了當時景教在中國的傳播情況,也反映了長安城中第一所景教寺院的位置與發展情狀。此外,碑下部有古叙利亞文,對研究東羅馬傳教所用的文字意義匪淺。


參觀完主館,師生前往近代史館進行參觀。近代史展廳位于7号館,與主館僅一路之隔。其内部以曆史時間為經,以重大曆史事件為緯,共同編織出近代鎮江的圖景。于老師挑選了若幹典型的報刊文獻,并帶領同學們進行了細緻閱讀。


上午11:30,于老師與同學們結束在鎮江博物館的參觀學習,前往緊鄰博物館的西津渡古街。我們重點參觀了西津渡小碼頭街上的昭關石塔。于老師提到,這是參照元大都喇嘛塔的樣式,在西津渡打造的形制相似的白塔,據傳為元武宗時期所建。于老師還向大家詳細介紹了曾任鎮江路副達魯花赤的馬薛裡吉思在鎮江的活動,以及他崇信景教,建造十字寺的情況。昭關石塔或許也反映出了元代不同宗教文化的交流與沖突的背景。


順着小碼頭街往下走,迎面而來的便是“一眼望千年”曆代路面展覽。從唐至清,腳下的石磚代代更疊,不變的是車水馬龍。步履古街,恍若置身張祜筆下的碼頭岸前,也望見“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州”的景緻了。


下午14:30,我們乘車來到焦山。其作為鎮江“三山”之一,因碑刻而聞名于世。焦山有數塊重要的元代碑刻,這也是我們此行的重點。焦山坐落于江心,因而隻能乘船抵達。我們從渡口搭乘擁擠的客船,不多時便到焦山腳下。甫一下船,一座石牌坊便映入眼簾,上有“焦山勝境”四字。我們繞過寫有“莊嚴國土”的照壁,穿過幽靜的定慧禅寺,踏進碑林博物館。


在焦山碑林博物館中,石碑被成排砌進牆中,大半沒入雪白的現代牆體,有文字的一面裸露在外,與想象中的情景大相徑庭。于老師告訴我們,觀碑不能隻看碑陽,有時碑陰乃至側面也會有文字,而這些往往是拓片遺漏的部分。此外碑刻的碑額、碑座,乃至周圍環境也蘊含着大量的曆史信息。集中陳列碑刻于一處的方式,使得這些石碑脫離了原本的環境,大量信息就此丢失,頗為遺憾。

師生在碑林中走走停停,來到元《鎮江路儒學複田記》碑前。目前陳列的石碑僅是一塊仿制品,甚至有許多誤抄的部分,原碑上的八思巴文也被草草刻畫幾筆完事。師生觀察碑側,發現複制品的表面與碑體有明顯的分層。惋惜後,于老師向我們解讀,鎮江路儒學複田記碑記載了元代鎮江路學田被豪民侵占兩千多畝,最終在官方主持下得以追回一事。值得注意的是,霸占學田的邱永崇、邱德仁父子得以作威作福,主要仰賴鎮南王乳母家的“蒼頭”歲哥。僅勾結鎮南王乳母家的仆人便能在地方有如此威勢,元代江南地區“權豪勢要”的影響力可見一斑。然後大家又仔細閱讀了元代《焦山禅寺重建圓悟接待庵記》,辨識出碑文上大德年間的相關記載。


焦山碑林還陳列着一方《禹迹圖》,也是複制品,碑上細細刻畫了中國的大緻水系。于老師向大家介紹,還有一塊在西安碑林,該圖在中國地圖學史上地位重要,或許與唐代賈耽的《海内華夷圖》有關。


步出碑林,拾級而上,山頂有萬壽塔,可惜不能攀登。山頂視野開闊,于老師就着夕陽為我們講起南宋的“焦山之戰”。經此一戰,宋軍大敗,失去最後的主幹力量,元朝海軍力量也由此出海南下,加速了南宋滅亡的進程。這裡正是當年戰火紛飛的江面,但由于長江泥沙淤積,外加城市的不斷建設,當年戰船或許早已深埋,難以進行考古作業。下山時,我們路過一處“三诏洞”,内置東漢名士焦光石像,據傳焦山即因他得名。再一轉彎,便是焦山的摩崖石刻群。石刻林立,但許多文字已然漫滅,唯有不知何年出自何家之手的“浮玉”二字曆曆。落日映照江面,倒映出古迹的歲月雕痕。


1015日早9:00,用過早餐後,師生乘車抵達金山。金山原是屹立于長江中流的一個島嶼,有“江心一朵美芙蓉”之稱譽。水漫金山的故事耳熟能詳,白娘子的傳說為這裡增添了諸多傳奇色彩。走進園區,綠樹成蔭,兩列風鈴叮當作響,有山水寺宇,亭台樓閣,江南曆史與文化獨特而清新的馥郁撲面而來。

大家首先來到了江天禅寺。其始建于晉明帝時期,上有“江天禅寺”匾額,據傳為康熙禦筆。大家首先了解到金山寺的建築格局:其打破了中國多數寺廟坐北朝南、寺分三路的建築傳統,而是依山就勢,大門西開,正對長江。寺院中通過廊、檐、石級的巧妙串聯,從山腳到山頂,隻見有房屋,不見有山,是為“寺裹山”。我們穿過大雄寶殿逐級而上,回頭看去,殿上赫然“度一切苦厄”五字匾額,昭示着普渡衆生的理念。大家不禁相視一笑,紛紛拍照留念。登上山頂,便望見慈壽塔與“江天一覽”石碑。俯視長江滾滾,山川起伏,真有一覽江天之感。


下山後,師生便一同前往了文宗閣。于老師說,這裡曾藏有《四庫全書》與《古今圖書集成》,藏書非常豐富。清藏《四庫全書》于南北七閣,鎮江金山寺文宗閣與揚州大觀堂文彙閣、杭州孤山聖因寺文瀾閣并稱“南三閣”,每閣均藏有一部抄本。後太平天國軍由瓜州攻占鎮江之戰中火毀金山寺,使此處閣書俱焚。如今重建的文宗閣形制華美,但僅占其舊址,閣中器物均為後置,我們也難從吉光片羽中了解其曾經的繁盛了。


文宗閣參觀結束後,我們又登上百花洲,遊覽了中泠泉、芙蓉樓等處。波光粼粼的湖面與尚存殘綠的荷葉交相輝映,别有一番趣味。


下午1410,師生抵達揚州市邗江區西湖鎮司徒村曹莊組的隋炀帝陵遺址公園,此處經多方論證系真正的隋炀帝陵。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薛老師熱情接待了我們,并引導大家進行參觀。

踏入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理石磚路面上的紅色年代标志,以隋炀帝楊廣的生平為主線展現了一系列重要時間節點和生平大事記。随後,師生們來到隋炀帝遺址公園的主體部分——隋炀帝陵遺址展覽館。展覽館的正前方是一泓清淺的水池,名為鏡鑒池,長49米、寬14米,寓意着隋帝楊廣享年49歲、在位14載。隋炀帝陵展覽館和鏡鑒池位于同一水平線上,共同構成了整個遺址公園的中軸線。


來到有着飛揚的弧形屋檐設計的展覽館前,細心的同學們注意到大門的門把手的形狀有些奇特。據介紹,門把手正是以隋炀帝陵出土的文物——青銅鎏金鋪首為原型而設計的。隋炀帝陵墓共出土四件青銅鋪首,通體鎏金,與唐大明宮遺址出土的銅鋪首大小相若,獸面直徑26厘米。據考古專家推測,該鋪首應該是棺木上的飾件,這種情況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墓葬中并不鮮見。


随後在于老師和薛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沿着館内展覽路線對出土文物一一參觀。我們重點參觀了隋炀帝墓志。恰巧昨日參觀焦山碑林時,有同學對墓志和墓志銘的基本概念提出了疑問,此時正好得到了現場解答。《隋炀帝墓志》右上部分因與志蓋緊密貼合,石面保存較好,文字清晰,但其餘部分剝蝕嚴重,石筋縱橫,對志文的解讀有較大影響。于老師和同學們就墓志拓本上第七行貞觀紀年的“▢年”文字展開了讨論,重點分析了“元年”和“九年”兩種解讀各自的可行性。

在薛老師的帶領下,全體師生來到隋炀帝和蕭後墓室旁邊進行現場參觀。薛老師以隋炀帝陵M1墓室的斜形城牆磚為切入點對隋炀帝和蕭後兩個墓室的整體建設構造進行了介紹。M1墓室為帶墓道的方形磚室墳丘墓揚州地區隋唐墓葬基本上是長方形或者腰鼓形,迄今還未發現過方形墓葬。M1的主墓室與北周、隋唐時期的高等級墓葬相近。而M2墓室為腰鼓形土坑磚室墓,是弧形外觀,其墓道做法特殊,為磚、土相間的墓壁,似象征西安地區隋唐高等級墓葬的墓道天井結構。


參觀完隋炀帝陵遺址公園,師生于1530到達隋炀帝陵槐泗陵址。清嘉慶十二年間,經大學士阮元考證并出資修複,該處被認證為“隋炀帝陵”。20世紀80年代以後,該處經過多次整修,已經成為揚州著名的旅遊景點,現已被證實為“僞陵”。此刻園區大門緊閉,我們稍作停留便匆匆離開。

17:00左右,師生結束為期兩天的鎮江—揚州研學之旅,返回仙林校區。


對于此次研學活動,2023級強基、拔尖班的新生同學深表收獲匪淺,感慨良多: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隻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是一首首我兒時就耳熟能詳的詩,而我終于在本次研學活動親身體會到了京口的魅力。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斯言不謬,如果不是此次研學活動,縱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也無法體會到焦山摩崖石刻上纂刻的幾千年的風雨滄桑,無法體會到西津渡那一眼望千年的美妙感覺,無法體會到金山寺上青煙袅袅、紅繩飄飄的氤氲之息,更無法親眼目睹叱咤一時的隋炀帝的真正長眠之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此次研學,在焦山碑林中,我們感受到中華書法藝術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登上焦山頂,坐看長江天際流,聽于磊老師講述南宋晚期的焦山海戰,我不覺得摘下了我的眼睛,模糊地看向江面,而那場旌旗獵獵,殺聲震天的戰争似乎正清晰地浮現在我的眼前,讓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揚州隋炀帝墓博物館裡,我跟随着老師的腳步,有幸第一次踏入考古現場,實現了我一直以來的夢想,而對“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的隋炀帝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為期兩天的研學之旅,無論是學識上還是見識上,都給了我極大的提高。

 ——牛雨然


兩天雙城,在于磊老師的帶領下,置身古城中放慢腳步,靜下心去感受曆史文化,從鎮江博物館到焦山碑林,再由金山勝景至隋炀帝帝陵,領略古城的破敗落寞與頑強繁華,看不盡的是滿眼風光和曆史過往,而止不住的則是我對曆史學冰山一角的驚歎與向往。懋貞先生有言:“自古聖賢之言學也,鹹以躬行實踐為先,識見言論次之。”古之人不餘欺也——在鎮江博物館裡,始得見在武黎嵩老師課上共讀其銘文的宜侯夨青銅簋和提到的商周青銅觥原件,一股熟悉感撲面而來,我對于赫赫宗周的遐想再度蔓延;在焦山碑林裡,時漫步,時駐足,我或随大部隊沉浸于于磊老師的精細講解和學長學姐們的熱烈讨論,或獨自一人沉心于對碑文的辨識和句讀,為學識尚淺而羞赧,也為眼界拓展而确幸:而在隋炀帝陵裡,在專業人員的帶領下,第一次踏入考古現場,直視張敬雷老師在課上講解的甲字形墓葬,我對甲字形墓葬和同墳異穴的理解逐漸由抽象轉為形象,對于考古學的認識和興趣也愈發清晰濃烈。關于這兩天的研學之旅,一言以蔽之,收獲頗豐,我不但學到了很多文獻學、考古學和曆史地理學的知識,還加深了對曆史研究的手段、方法和材料的理解。這段彌足珍貴的回憶讓我進一步明晰了來路與前路,我也将秉持初心在學習曆史的道路上朝乾夕惕、砥砺前行。

 ——李炜傑


我們遊覽于博物館,在欣賞一件件文物的過程中感受曆史流動的脈搏;我們漫步于西津渡,在仰望昭關古塔的過程裡體察凝結其中的元代曆史印記。我們攀登焦山,眺望長江,遠觀焦山之戰的振振餘波;我們拜訪隋炀帝陵,走近考古現場,了解帝陵發掘的坎坷不易。我們品嘗當地美食——鍋蓋面和肴肉,在驚豔于其鮮香滋味的同時,增進了對鎮江風俗文化的了解;我們聆聽民間故事——“水漫金山”,在回憶白娘子美麗傳說之時,思考蘊藏于傳說之中的曆史變遷。正所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在于磊老師的教導下,在鎮江研學的旅途中,我們不僅能夠豐富已有的曆史知識,對曾經曆史課本上的段段文字有了更深刻的體悟;也彌合了書本與現實的界線,讓我們實地感受曆史,觸摸到了曆史的肌理;同時也讓身為大一新生的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大學學習的魅力,邁出了适應大學生活的新的一步。

 ——唐海平


鎮江研學之旅讓我感慨自然、曆史、生命三者之間微妙的關系。到焦山看碑刻,大片竹林被四面碑刻環繞着,“我踏着那村裡的人們也踏過的土地,覺得彼此相隔雖然将及一世紀,但在生命的深處,卻和他們有着意味不盡的關連”,馮至先生的話說出了我的心境。第二天到金山,這裡有傳說中法海鎮壓白娘子的塔,還有文天閣,是乾隆保存四庫全書之地。在走下山的時候,我想,這座塔,這座閣,會想到幾百年後的今天,這裡多出了誰的足迹嗎?但無論如何,這些曆史的遺留,就在山腰裡“一言不語地負擔着一切”,而前來尋迹的我們,在記叙前史的同時,也成了一個朝代,一戶人家甚至具體到一個人,一間房閣的見證者。也許在未來,出于興趣,出于熱愛,我們還會成為曆史的傳承者,承擔起避免一段曆史被遺忘的使命和責任。鎮江研學之旅也使我感受到走進田野、深入實踐的樂趣,感悟到知行合一的真谛。走到文天閣,于磊老師便講起藏書于此的原因;看碑刻,便說起碑陰碑陽、石碑材質相關的知識。作為大一新生,這次研學将會成為我對曆史美好的初印象!

 ——趙匡吉


圖片/宛樂錦 宗子言 彭祎婷 張妮

文案/李若溪 牛牧歌 宛樂錦 吳禦田 宗子言


返回原圖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