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學由于其自身的學科性質,史料在研究中占據至關重要的位置。史料是史學研究的基礎,史學研究的首要步驟是對史料進行鑒别和處理,而研究者對于史料的選擇與認識各有不同,怎麼樣去用好史料,進一步用史料去研究問題,從史料出發去思考問題;如何在具體的史料閱讀過程中不斷培養對于曆史問題的“預判”能力,是低年級碩士研究生亟需關注的問題。
為此,李玉教授面向2023級中國近現代史方向碩士研究生和部分博士研究就上述問題進行了系統性、理論性的講解,以期培養學生的史料素養和能力。史料承載着曆史記憶。關于史料的閱讀與史學能力的培養,李玉老師指出兩方面的關鍵所在,其一是技能化,即不斷地提升和培養自己收集史料的能力;其二是理論化,即能夠抽象思考史料與史學的關系,不斷提升自己對于解讀史料的能力。這其中,就包括通過史料去“料史”的能力。
所謂“料史”,就是借助具體的史料,對于曆史事件進行“預判”,或産生“由此及彼”的聯想,最終從史料中挖掘研究靈感。對于“料史”能力的重要性,李玉老師主要從以下幾個層面中進行探讨:
首先,曆史存在是具有“無限性”的,而人的認識是相對有限的,也就是說研究者能夠讀到的史料也是有限的。“窮盡史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們的目标是盡可能詳細地去占有史料,去了解曆史,在有限的條件下盡可能無限地接近曆史,挖掘出史料背後隐藏的曆史面貌,揭示出曆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其次,曆史是由人的活動所組成的。無論思想還是行為,社會性是人類活動的普遍特征,在行為儀式、道德倫理、社會關系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也即所謂的規律性。“料史”就是從史料背後觀察其所承載的信息,從曆史事件、個案去進一步思考曆史發展存在的一些問題,揭示曆史背後的規律,推測曆史發展的因果、走勢及其表象與實質等。
最後,“料史”應該帶着問題意識。研究曆史應關注一些事件的共性,也即内在規律性。逐漸由以點“代”面走向以點“帶”面。一般在寫文章時,往往容易就事論事,注重對個案的淺析,而忽視對一些事件公共性的認識。李玉教授強調,應跳出個案事例,由此極彼,從個案到一般,逐漸提升自己的史學認知能力。
史料并非完美無缺,它是立體的、而非平面的。那麼面對大量浩如煙海的史料,面對史學的龐大資料庫,如何有效抓住其中的關鍵。李玉老師用攝影和雕塑進行舉例,指出人類技能的培養是個不斷進行鍛煉,不斷提升能力的過程,也就是說隻要持之以恒,全力投入,全心投入,每個人“以點帶面”,即是從一般到普遍的認識水平專業技能自然會不斷提升。就像喜歡攝影的人,看到風景,想到構圖成像;熱愛雕塑的人,看到動靜各物,想的便是構造塑型。隻要用心培養,就會形成把握事物規律性的能力,強化從“個案史料”走向“群體史料”的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史學素養。
在“料史”能力的培養方面,李玉老師給出如下建議:第一,自己的史學能力要有一個内在的自我期許,告誡自己時刻提升能力,不斷進行系統的“投資”與“産出”。第二,注意積累,加快自己處理史料熟能生巧的過程,由望“文”生義走向望“料”生義,為自己的後續研究奠定基礎。其三,不斷思考,學會對文本本身的形成過程、寫作用意進行一個系統性的追問。李玉老師以社會史中的衣食住行方面進行舉例,當我們遇到某一區域社會現象時,要經過系統的調查研究,既要“入鄉”,更要“明俗”,不可簡單地“望文生義”。其四,要善于“借器”(方法)。一般而言,可以運用統計與抽樣的方法大緻判斷事件的走向。
閱讀史料是“料史”的重要途徑。史料是曆史信息的重要載體,種類多、範圍廣。但曆史是一種傳承,文字記載無法展示曆史的全方面信息,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曆史研究的平面化。文字以傳統書籍為載體,在閱讀文字性史料時既要“識字”,更要“讀書”,要在不斷提升閱讀效果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料史能力,要善于“捕風捉影”。風,即事件發生的前兆;影,即事件的影響或餘波。每種史料由于文體的不同,在“可讀”“好讀”“難讀”“耐讀”方面的表現各有不同,有的可以“快讀”,有的則須“慢讀”;而且,史料的形成主體、途徑與性質,也決定了有的“易得”,有的“不易得”,在流通度及閱讀條件上有着明顯不同,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料史”。
史料是記錄曆史的材料,明确史料類型更能快速有效地幫我們篩選研究所需的資料。李玉老師對史學研究中主要的史料類型進行了大緻介紹:圖書類可以分為政府公書類(公文、文件、公告)、人物文件(日記、文集、書信、電報等)、史料彙編(檔案資料彙編、史料彙編等)與一些其他類史料(口述材料、文史資料、回憶錄、未刊文獻、民間文書等);期刊報紙類則可以分為可讀性較強的綜合性期刊雜志與專業性較強的的高校學報、校報類;此外還有很多樣的海外文獻,如外交文件、海關報告等。當我們獲取了多樣的史料後,則需要對史料的價值作進一步評估,找出重點史料,判斷标準包括史料信息的完整性、學術性與豐富性三個層面,要首先抓住研究問題相關的重點史料,用直接史料直擊要點,減少間接史料的“旁敲側擊”。當獲得的史料相對零散、雜碎時,則要依據研究的重點與史料内容,具體分析其使用價值。對于社會史、生活史等專題的研究,雜碎史料也有較大價值。例如隐藏在報刊中的雜碎的生活訊息,如果留心發現,積累到一定數量,能夠反映出某問題時,也可以做出成果。李玉老師特意舉了他從閱讀晚清《申報》市井新聞引出研究晚清社會欺詐問題的案例。
明确了史料類型之後,正式閱讀史料時應當遵循相關規範,最大程度讀懂史料,合理運用史料。對于史料的閱讀方法,李玉老師歸納出八個層面,層層遞進,不可輕易忽視任一方面:1、讀字、讀句、讀文;2、讀人、讀事、讀時;3、讀“例”、讀“禮”、讀“理”;4、讀懂、讀深、讀透;5、讀“正”、讀“側”、讀“反”;6、讀全、讀細;7、讀“近”、讀“遠”;8、注意“料”不孤發,事不孤起。
李玉老師指出當讀一段史料時,應該不斷地預判和思考,從某一句開始去追溯事件,經分析後做出判斷,注意信息的輸入、反饋、輸出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在“字、句、文”的關系問題上,李玉老師指出“識字”“讀書”與“作文”也是一個連貫的過程,要讀懂“字”,注意推敲文章的遣詞造句,重視文字的結構;由此形成習慣,論文寫作時也會受益,一般而言,“字順”才可“文通”,“文通”方能“意達”。讀懂“文句”,領會“文意”,不斷挖掘史料信息背後所表達的曆史意義。注重“人、事、時”的複雜關聯與相互影響,平時閱讀史料時要注意例證的代表性及其表達的情感,理清其事理與邏輯。由此引出要讀懂史料所附着的“禮”與“理”。“禮”代表着人情感的價值判斷及對事件的好惡傾向。“理”更多的代表一種是科學性判斷,是一種理性認識。我們在運用史料過程中,要将文本與語境進行結合,從時代背景出發,做到“知文論事”,“論事知人”,由“禮”上升到“理”,由“形象說明”上升到“抽象說理”。李玉老師以近代衛生問題舉例,如一些洗澡習慣、自來水的使用問題上,應具體結合當時的環境進行分析。此外,在閱讀史料時,切勿因片段或字句望文生義,需注意史料前後的聯系,注意相關史料彙集,形成史料的“鍊條”,做到“此起彼應”,讀出正确的信息,做出全方位的判斷。在“料史”的過程中,既要“細心”,更要“耐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錯誤,不斷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做到觸類旁通。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養成記錄研究心得的習慣,讓“研究筆記”與具體的“研究日程”相輔相成,建立起自己的史料庫、靈感庫,讓自己的思想火花漸成燎原之勢。
當然,李玉老師指出,這種從史料中找到靈感,不斷“捕風捉影”,并最終形成具體研究的能力并不能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長時段的訓練而逐漸獲得的。李玉老師以發現《申報》社論《機械說》之經過為例,向大家展示他閱讀該史料的整體思想經過與後續的研究過程。他表示,雖然這一研究目前暫時無法繼續推進,但這次的“不成功經曆”或許為下一個靈感“埋下了種子”,或許在未來某日新的材料出現後,這個“種子”就可以“長出小芽”,“開出小花”,甚至“結出小果”。
李玉老師在課程最後指出,曆史研究是一種體力加腦力的勞動過程,在全力以赴的同時,更要“全心以赴”,不僅要沉下心來多動腦、多讀書,也要重視文章的投稿以及相應的格式,平時多進行一些潛移默化的實際訓練,形成一種史學職業習慣,使自己的研究成果達到“文以載料”與“文以載史”、學術性與藝術性的相得益彰。希望大家帶着對史學熱愛的“情懷”,與實現長期目标的“雄懷”,在史學研究的途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bevictor伟德官网 王玉風、黃旻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