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民
作者簡介
陳益民,江西人,bevictor伟德官网曆史系78級。原天津人民出版社總編輯、編審。南開大學文學院客座教授,天津市國學研究會副會長。
文章來源:新三屆
【校園記憶】南大校園轶聞錄
作者:陳益民
文史筆記多記轶聞,屬野史,總為讀史者所忽略。然而其中不無有價值的記錄。以下為bevictor伟德官网曆史系78級同學對上學期間的一些人和事的回憶。其中不免失之于瑣屑,甚或有不登大雅之語,但作為史料,亦或可讀。蔡東藩曰:“竊謂稗官小說,亦史之支流餘裔,得與述古者并列。”誠哉斯言,稗官野史,亦有其鏡鑒意義欤!
【01】
伍贻業老師是58級大學生,很有才,志向大,大學期間就有寫一部獨具特色的《中國文學史》的志向。畢業後在社科院搞研究工作。後來政治運動風起雲湧,他無端被強迫下放,而他拒絕服從,遂成為無業遊民。拉過闆車,賣過鹽水鴨,生活窮困潦倒。直到我們上學時,他才得以以代課老師身份,登上大學講台,心情非常激動。
他給我們上“曆史文選”課。當時先生面帶風霜,遠觀有石刻感,而一副墨框眼鏡,讓石刻有了讀書人曆盡滄桑仍堅韌不拔的精神。他給我們講授司馬遷《報任安書》,感同身受,将司馬遷的滿腔冤屈視如自己所受苦楚,講述中幾乎是字字血、聲聲淚,同時還又胸懷天地、遠瞻未來。
古漢語為公共課,當時兩個班一百五六十人擠在一個大平房中,教室很簡陋,然而先生的聲音一直在那簡陋的大教室中回蕩,強烈震撼着在座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幾十年過去,許多學生猶感慨那是自己聽過的最震撼心靈的授課。
先生誦讀司馬遷《報任安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诎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捶楚受辱,其次剔毛發、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先生閉目搖首,念出“極~~~~矣”二字,令所有人沉浸在了司馬遷所受到的莫大屈辱中,同時也感悟到了當代一些知識分子在遭受過不盡屈辱後的痛苦心聲。
伍先生的課,真是直擊人心,直到今天,同學們都說那是最震撼我們靈魂的課程。
【02】
改革開放之初,拔亂反正,曾長期被當作“臭老九”、被批倒批臭的先生們總算揚眉吐氣了。他們視走上講台如翻身得解放,人人精神煥發。
講授中國古代思想史的劉毓璜先生,當時已年近古稀,還給我們上課。(如今有七十歲教授還給本科生上課的嗎?那真是天方夜譚了)劉先生高度近視,戴着一副有無數個圈的眼鏡,看書時像用鼻子聞書一樣,湊得極近。說話聲音不大,且有點含糊不清,但時不時會崩出幾聲尖嗓音,讓人提神。
開課第一講,自然是要對教育制度的巨變慨歎一番,他當堂賦詩一首四言詩,末兩句是:“最是令人噴飯處,一張白卷鬧遼西。”他用粉筆在黑闆上敲了幾下,高聲(其實更像尖聲)說:交白卷居然成為上大學理由,古今奇聞!
這讓我聯想到電影《決裂》中郭振清主演的男主人公舉着一位年輕漢子的手說:這手上的老繭,就是上大學的資格!原來,我們真的經曆過一個“劉項原來不讀書”的時代。
【03】
改革開放初,看電影是主要娛樂之一。當年有幾部電影影響巨大,包括《少林寺》《牧馬人》《芙蓉鎮》《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等,而譯制片以《望鄉》《追捕》等最火爆。
每有熱映片子,學校在鼓樓曙光影院包場,各班到各宿舍統計觀影人數,票價約0.15元。也有同學自己購票觀看不包場的影片。因看電影而晚歸,學校南門已閉(好像是晚上十點關門),未關閉的北門太遠,于是同學往往攀南門而入。
某次我班倆男生翻門而入時,恰有二女生亦至,先作淑女猶豫徘徊狀。男生于是頗有幫她們一把以做護花使者之念。誰知人家轉眼就成了蜘蛛女俠,翻門而入的身手同樣不可小觑,直令男生倒吸涼氣。
本班最神奇的是劉雲舟同學,南京人,他家門口有秦淮、解放兩個影院,他幾乎每有新片必看。本科畢業時,班裡考研究生的人并不多,而劉雲舟同學,一個學曆史的,居然考上了電影學院的研究生!令我們大跌眼鏡。而且當年在校讀本科時,南京冬天是非常寒冷的,他卻時常光腳穿雙解放鞋,從不穿襪。這形象一定與電影學院那些學生有很大區别吧?
【04】
學校南院大門西側有一家馄饨小店,店面不大,裡面僅容兩三張桌子。所做馄饨成為同學們在校時關于美味的最美好記憶。
那時每當嘴饞時,或上晚自習後覺得有點餓時,總會去小店買上一碗吃吃。賣馄饨的大嫂每盛一碗,總要用南京話問:“阿要辣油啊?”這也成為大家記憶中最溫馨的話語。帶辣油的湯,幾片圓狀紅色辣油飄在湯的表面,略帶點辣味;馄饨是肉餡。喝點辣油湯,咬一口小馄饨,那種滿足感,至今無比懷念,感覺後來吃過多少山珍海味,卻沒有一樣能比那時在那個小店吃的馄饨印象深刻。
每碗馄饨0.17元,因為它對于我們日常學校生活中的“重要意義”,有一陣同學們正好上過政治經濟學的課,“等價交換”概念還在腦際回蕩,于是有同學會把馄饨戲作“等價物”,比如張愛兵同學在計算各種物品價格時,時常會用幾碗馄饨來折算,一本書定價0.34元,他會說,這本書定價是兩碗馄饨。
1998年,入學二十年同學聚會時,小店猶在,有同學又去吃過。後不知哪一年,小店終于消失。從此,同學們隻能在記憶中回味它留給我們的美好了。
【05】
張之棟,講授世界上古史。先生頗有魏晉風度,脖頸搭着深色厚圍巾,說話沉穩平靜,常常坐着講課。
我十分驚歎先生超常的記憶力。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論述多是理論性強、邏輯性強,有大量高度抽象的言詞,而他卻對那麼令人诘屈聱牙的言論滾瓜爛熟,張口就來。
某日上課,在沒有任何鋪墊的情況下,他不動聲色地說:“曆史過程中的決定因素歸根到底是現實生活的生産和再生産。無論馬克思或我,都從來沒有肯定過比這更多的東西。”聞聽此語,教室裡所有學生屏息靜氣,無不愕然,心想張先生是不是把自己擡得太高了?您一個大學老師,怎麼可以這樣把自己與馬克思相提并論呢?
就在他又說了一堆這個唯物史觀、那個決定因素之後,在同學們依然充滿狐疑的眼光中,他最後補充說,上面說的是恩格斯語錄。頓時全班哄堂大笑。而張先生卻沒笑,表情依然如故,翹着二郎腿,坐着紋絲不動。
【6】
當年,年輕教師中有一些人口才好,能把課講得很精彩,但也有年輕教師缺乏講課經驗,難免遭遇尴尬。
我們作為恢複高考後的第一代大學生,那時人人學習如饑似渴。然而剛上學時,我們的英語教師是一位剛畢業不久、二十三四歲的“大男生”。他長得白白淨淨,生性腼腆,說話時表情柔和,輕聲慢氣。這本無可厚非,但他的語言表達不是太好,幾堂英語課講下來,學生們就有意見了,于是有人去教研室反映,要求換人。
終于有一天,這位年輕人帶着哭腔抹着眼淚向全班同學道歉,說自己講得不好,耽誤了大家的英語學習,現在學校決定把他換下去。當時情景,讓班裡所有同學動容,大家心裡也不免有些過意不去,而班裡幾位女生更是有為之流淚者。但那已是無可挽回的結局,“讓老師下課”,竟發生在我們這幫上學不久的新生身上。
【07】
我們一直接受的是“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育,并且深深地為自鴉片戰争以來國家的曆次戰敗而感到恥辱。
1981年,中國乒乓球隊在第36屆世界錦标賽上囊括全部七項冠軍及5個單項的亞軍,創造了世界乒壇55年來由一個國家包攬全部冠軍的空前紀錄。這可不得了,這就似乎成了甩掉了落後帽子的象征,就似乎是中國人走出了失敗、走向了勝利的象征。全國人民揚眉吐氣,舉國上下都覺得“雪恥”了。
那天傍晚,當最後的男女單打決出冠軍後,校園裡到處歡聲雷動,敲盆的、呼喊的、跺腳的,甚至還有焚燒破篾筐的。很快,學生會出面組織隊伍,出去遊行。隊伍從學校出發,到南京新街口鬧市區轉了一大圈,沿途又是搖紅旗,又是呼口号,又是敲鑼鼓,引得無數市民駐足觀看。
本來一切都很正常,惟獨在分清“匪我族類,其心必異”上,顯出了荒唐。遊行隊伍先在校園中走,經過留學生宿舍時,便大聲呼号,一齊拍掌,大有自八國聯軍以來,直至此時我們才有機會面對外國人示威的意思;上街後,路邊偶爾見到個别外國人,大家也會大聲起哄,向人家傳遞“我們勝利了”的信息。
這不免令人可笑:不就是一次乒乓球隊比賽的勝利嘛,就能代表中國徹底強盛了麼?以此向外國人示威,其實不但不足以說明我們的國勢的崛起,倒是顯露出我們經曆的積貧積弱的時間太久了,以緻于太需要這樣一場“勝利”來一抒胸襟。實足以成為那個時代的笑料。
【08】
洪家義先生學問高深,開選修課“古文字學”,從古文字講到上古音韻。雖然先生偶爾也講出些趣語,如把甲骨文中的“牝馬”,解釋成“結過婚的母馬”,令同學們捧腹,但此學問實在高深難學,加之先生不善言詞,說到古文詞,常嗫嚅不成句,讓尚無相關知識儲備的考古專業同學們聽得雲裡霧裡,莫知所以。
學期将結束,考試成難關。某日何平同學路遇洪先生,遂冒充民意代表建言,稱萬萬不可考試,考下來結果會很慘,于先生面子亦不利雲雲。洪先生作躊躇狀多時,最後決定讓同學們臨寫《古文字學》講義中所列甲骨文、金文、小篆字體,每字描摹兩遍。
時值酷暑,汗流浃背;兩通抄畢,耗時數日,令各位叫苦不疊。然而此法隐含功德,抄寫過後,大家對古文字的基本部首、構字方式有了一定的認識,為日後進一步研讀古銘文,研究上古史,獲益極大。
【09】
張之恒先生,他能把先秦考古學上那些枯燥乏味的壇壇罐罐背得那麼清楚,當他雙手按着講台、眼望着窗外,嘴裡一一道出那些“侈口束頸斜肩鼓腹圈足”“小口折沿方唇深腹圜底”、“夾砂灰陶飾粗繩紋”之類的東西時,我們由衷地佩服他怎麼會有這樣大的耐心,記下了那麼多單調得怕人的器物器型和紋飾。
這一切,都是令人一輩子難以忘懷的。而有一位同學說,自己是在期末考試之後,告誡自己畢業後可不能幹考古了,背這麼些器物器型,太乏味了。
【10】
元史研究名家邱樹森先生講課極有章法,流暢嚴謹,無一句多餘。王虎華回憶,邱先生上課無廢話,某日登台,甫一開口,就說:“李自成死了以後……”真如聽評書開場一般,一開口就把同學們的注意力牢牢抓住了。他下課也從不延時,總是到點就恰好講完,令不少後來也成為大學老師而做不到這一點的同學啧啧稱奇。
何平同學贊歎:“我聽過南大、南開兩名校多位名師授課,法度嚴謹、闆書漂亮且語态潇灑者,唯邱公一人而已。”鄭會欣回憶,邱先生年富力強,筆頭極快,經常發表論文。人或問他寫文章訣竅,他笑:我精力旺盛,晚上可通宵寫作,哪像别的某些教師,晚上八點鐘就睡覺,那還做什麼學問?
先生後來曾兼職于甯夏的北方民族大學。有人狀告邱先生倒賣羊毛,先生問鄭會欣:你信這謠傳嗎?會欣笑:這事此前沒聽說,若聽說了,肯定信,以您幹什麼都行的能力,給您一個總理職位,說不定也能幹得起來。先生嘿然,未予反駁。
【11】
己亥冬(2019年11月20日),邱樹森先生仙逝。同學深緻哀惋,議以本班名義獻挽聯。何平書聯:“精研蒙元史,劫後桃李勞傳習;談笑魏晉風,漠北煙雲佐詩酒。”陳益民亦拟聯:“泰山傾圮,浩歎史界失谠論;玉樹凋零,長思杏壇振金聲。”何聯恍見其人,可讀,然格律欠工;陳聯詞語工整,而韻緻不足。諸同學共議,終改為:
談笑魏晉風,漠北煙雲佐詩酒,先生去矣;
縱橫蒙元史,江南日月傳道書,弟子哀哉!
衆皆曰善。将呈邱府,周連春後至,左右顧,未語,将首句換位,去句逗:
縱橫蒙元史 漠北煙雲佐詩酒 先生去矣
談笑魏晉風 江南日月傳道書 弟子哀哉
衆贊歎,以為點鐵成金。或譏連春“抗倭奏凱,下山摘桃”,連春頓首稱不敢,自比農夫山泉,曰:吾唯大自然搬運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