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記憶】沈道初:匡亞明與《紅樓夢》

來源:bevictor伟德官网發布時間:2020-12-02 08:03:47訪問量:52

沈道初

沈道初1938年生,江蘇無錫人,筆名沈文華、孫誠,bevictor伟德官网曆史系1964屆畢業留校任教,先後擔任bevictor伟德官网曆史系主任、江蘇省人大聯絡處長、江蘇省社科院行政處長、匡亞明終身秘書、江蘇省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副會長、江南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江南詩詞》主編、江南詩友書社顧問、《中國當代詩人詞家代表作大觀》編委會顧問等。在書法圈内沈道初先生與言恭達、荀敬齊、許小恒都是文化名人。20125月,當選為江蘇省中華詩學研究會顧問。著作有《錫梅詩集》、《中國的皇帝》、《吳地音樂戲曲》、《獨聯體東歐縱橫》、《中國酒文化應用辭典》等。業績載入《世界名人錄》、《東方之子》、《當代曆史學者大辭典》、《中國文藝家辭典》等十餘部大型文獻辭書。

 

文章來源:bevictor伟德官网校友網 

匡亞明與《紅樓夢》

 沈道初 

原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組長匡亞明教授,于1982430日在江蘇省《紅樓夢》學會成立大會開幕式上發表了《還〈紅樓夢〉的本來面目》的講話。他當時的講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匡教授是省紅學會的首任會長。他針對紅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要求大家研究時要《還〈紅樓夢〉的本來面目》。他的開幕詞簡明扼要,觀點鮮明,他着重講了三點意見。 

他教誨大家:“我們讀《紅樓夢》也好,研究《紅樓夢》也好,第一要緊的事就是要還《紅樓夢》以本來面目。”他指出:現在《紅樓夢》的研究文章,其字數遠遠超過《紅樓夢》本身,這自然是好現象,但也使人感到有點“傾盆大雨”的味道。随後他批評了學術研究中的一些不良傾向,談到他的還《紅樓夢》的本來面目,大概有如下含義: 

第一點意見: 

一、不要離題太遠,離開《紅樓夢》去研究《紅樓夢》,所謂“下筆千言,離題萬裡”,不要這樣。 

二、盡量防止鑽牛角尖……總的來說,不要離開《紅樓夢》去研究《紅樓夢》。他深刻指出:《紅樓夢》是影響千秋萬代的著作,首先要認真讀它,說欣賞,可以;說研究,也可以。在還《紅樓夢》本來面目的前提下,應該允許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可以從不同角度去理解、發揮《紅樓夢》的含義。就是容許“百家争鳴”,不能光有這一家,而沒有那一家,“百家”與“智者”、“仁者”應該是統一的。 

第二點意見是如何評價《紅樓夢》的問題。 

匡教授從小就喜愛《紅樓夢》,看過好幾遍。他說,《紅樓夢》确實是部了不起的偉大作品,不僅在中國文壇上,在世界文壇上也是少有的。它是現實主義的還是浪漫主義的著作?你從現實主義角度去看,可以;他從浪漫主義角度去看,也可以,我看是兩者都有。所謂浪漫主義,無非是有很高的想象力,再用美妙的文筆予以表達。 

《紅樓夢》之所以偉大,匡教授指出大概有這麼五個方面的要素: 

一是故事性強。故事曲折。變化萬端,引人入勝,使人不看完停不下來。 

二是人物寫得好。《紅樓夢》人物之多,是可觀的。世界上很少一部小說裡有這麼多人物,從貴族、書生到平民、演戲的,形形色色,就是皇帝老爺沒寫,側面還是寫到了的。那個社會裡各個階級、階層的人物都寫到了,記叙六百多個人,把這些人的性格寫出來要多好的腦筋!比如寫王熙鳳,人還沒出場,一句話實際上就出場了;寫林黛玉出場,也隻用幾句話,就把林黛玉寫活了。各人的語言都合乎各人的性格、身份,很了不起。 

三是想象力特别強。幻想,是浪漫主義的。《紅樓夢》裡想象和幻想都有。用馬列主義觀點來看,思想和想象,在它們一旦形成的時候,它就有了它們自己的發展規律,這是一;其次,在現實生活裡,從這裡到那裡,通不過的時候人們就用想象來彌補它。過去的文學作品裡,對自然科學幾乎一無所知或所知甚少,可以任意發揮。讀了《紅樓夢》第一回就非常驚奇作者想象力的豐富,包括邏輯想象在内。在第五回中幾乎把以後的事都給“點”出來了。 

四是結構謹嚴。《紅樓夢》一書的結構,确實可以作為一個個專題來研究。 

五是有文采。寫道士像道士,寫和尚像和尚,講參禅像參禅。而且在第九十一回書中還寫了賈寶玉、林黛玉怎樣用參禅的形式來講“情話”,它高明就高明在這些地方。賈寶玉講“任憑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意思是說,不管遇到有多少美女,我隻要您一個!而林黛玉卻反問他:“瓢之漂水奈何?”意思是說:很多人找你,你沒有了主意,怎麼辦?另一方面,詩、詞、曲、賦都有,而又完全符合每人的性格、身份、文化程度。 

第三點意見是談談《紅樓夢》作者。 

作者曹雪芹出身于官僚,從小過着真正“榮華富貴”的生活,按照道理來講,這樣環境裡怎麼能培養得出《紅樓夢》一書的作者(他深切同情窮苦人)?這值得我們研究:一方面作者實實在在地體驗到了很多那個時代、社會、貴族家庭裡面糜爛腐朽透頂的豪華生活;但另一方面,他卻有“拒腐蝕”的一面。是哪個給他(作者)以這種力量的?我想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作者讀書多,會讀書。“文采”也同樣得力于“家學淵源”,家庭裡書多。拿現代的魯迅先生來說吧,當年魯迅在上海,我在四達裡住,他住在日本人開的書店裡小樓上,相距很近……魯迅就是得力于多讀書和善于讀書,也就是會讀書,他沒參加過體力勞動,也沒直接參加和領導過群衆運動,但最後不僅成為一個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成為一個真正的無産階級文化戰士。那些需要和應該繼承了的東西(優秀的文化遺産)大量被保存在書本裡,值得人們學習、應用。因為通過對前人書中遺留下來的某種寶貴、有用之物,包括思想、意識形态的繼承(當然是有選擇的繼承),從而得以從不斷繼承、發展中提高自己逐步走向更高、更正确的境地,一切有所創新的傑出人物都是如此,曹雪芹就是這樣,魯迅也是這樣。可見匡教授總結得很精辟。 

列甯在《青年團的任務》裡說過:“無産階級文化,應當是人類在資本主義社會、地主社會和官僚社會壓迫下創造出來的全部知識發展的必然結果”。匡亞明指出:共産主義者必須批判地繼承人類社會包括封建社會内的一切優良成果、文化遺産。你說封建社會沒有優秀文化遺産,《紅樓夢》不就分明是産生在封建社會末期的一部偉大傑作嗎?可見在封建社會裡,也還有正義的一面,《紅樓夢》成書距今二百多年了,然而作者的思想在書裡保存下來了。 

匡教授對一些人的過高評價指出:如果一定要說“書中的賈寶玉是代表無産階級的,因為他反抗封建禮教……”,我說,要還它(《紅樓夢》)的本來面目,至少曹雪芹在寫賈寶玉時還沒有想到有無産階級。因此,我們應還《紅樓夢》以本來而目,來認識它,研究它,了解它就行了,不要拔高,也不要“貼标簽”。 

曹雪芹多才多藝,小說詩文、工藝美術,無所不通。小說存《紅樓夢》八十回;詩文未曾編集,大多散失;工藝美術有《廢藝齋集稿》(共八種八冊)。對曹雪芹這個人的分析也隻是為了“讀其文必須知其人”。他生在那個雖有了點資本主義萌芽,但總的說來仍是封建社會的時代裡。他在那個環境裡就能通過“多讀書,會讀書”,從而達到他當時所能達到的比較高的思想境界,就已很了不起!這境界,硬把它“拔高”了,不好;降低了,也不好,要恰如其分。對曹雪芹是如此,對别人也都應如此。通過研究曹雪芹,可以吸取很多可供我們借鑒并使我們得到教益的東西。今天我們研究曹雪芹的目的是為了繼承優秀的曆史文化遺産傳統,來發揚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文藝,正是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部分啊! 

江蘇曾是曹雪芹生活過的地方,《紅樓夢》裡有許多内容涉及江蘇,當然作者不一定就在“實寫”哪一處地方,因他善于集中所見、所聞、所體驗的各個方面的東西,予以精心加工、提煉、融彙、剪裁,創造出書中的若幹典型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如說書中賈寶玉一定就是作者曹雪芹,不能這樣講。說賈寶玉這個人物形象裡面就一點也沒有曹雪芹的影子,也不見得。“大觀園”也是這樣,斷定它是哪座名園,靠不住;但其中曹雪芹自己親曆,接觸過的“實景”,必然也不會少。 

由此可見,上述匡亞明教授對《紅樓夢》及其作者曹雪芹的評價,提出了必須要實事求是的研究,還其本來面目。匡亞明的研究方法、觀點給我們很大的啟示。 

我聽說南京軍區原司令員許世友起初講《紅樓夢》是吊膀子的書,後來毛澤東要他讀幾遍《紅樓夢》。據說,在文革中,南京軍區有人幫許司令解圍,在bevictor伟德官网請一位教授,秘密将《紅樓夢》濃縮成簡裝本(全是書中原句)。許世友通讀了幾遍,并記住了書中的要點,于是向毛澤東彙報了他的讀後感。可惜這位教授不敢留簡裝本底稿,現該稿己查不到了。 

匡亞明教授研究《紅樓夢》寫了不少文章,其中還有一篇是在19831123日紀念曹雪芹逝世220周年學術讨論會上的發言,即《繼承是為了創新》,在該文中,他指出:曹雪芹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他的著作《紅樓夢》,經過曆史的反複考驗,已成為舉世聞名的文學瑰寶。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曾把《紅樓夢》作為中華民族的驕傲來論述,給予極高的評價。匡教授号召大家,第一要學習曹雪芹精通運用文化遺産的學風。第二要學習曹雪芹認真對待生活的精神(凡是有成就的作家,除了學習和繼承前人的創作經驗外,還一定要有現實生活的積累。隻有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才是文學藝術的真正的源泉。曹雪芹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社會閱曆)。第三要學習曹雪芹嚴肅的創作态度(曹雪芹精心結撰,反複修改,拿曹雪芹的話講:“披閱十載,增删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這表明《紅樓夢》是曹雪芹用心血凝成的)。 

總之,讀了匡亞明教授《還〈紅樓夢〉的本來面目》等文章後,得益匪淺,再次使我感到:一、《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學内容、藝術造詣需要進一步開發。二、要抓住文本來研究,不要離書離題太遠。三、研究時不要牽強附會。四、《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之所以能寫出該書,除了他多讀書、會讀書外,他還有四個方面的特長:有思想、有學問、有經曆、有追求。 

匡亞明教授研究《紅樓夢》的文章含義深湛,為了緬懷匡教授,特地寫了此文。由于本人沒有研究過《紅樓夢》,故對匡教授的研究領會不夠全面,上述讀後感肯定問題不少,在此懇請紅學專家們指正為感! 

鍊接: 

康熙54年(1715),曹雪芹生于南京大行宮利濟巷織造署内。關于曹雪芹的生平有兩種說法:一是據張宜泉《傷芹溪居士》詩注“年未五旬而卒”推算定于1715年生,另一說系根據敦誠《挽曹雪芹》“四十年華付杳冥”詩句上推四十年定于雍正二年(1724)生。卒年也有兩種說法:據靖本附錄的夕本“脂批”從“壬午說”(1763216日),另一種“癸未說”認為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421日,年49)。


返回原圖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