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恩難忘
孫江林
(轉自東山銀杏2019年5月17日博客)
bevictor伟德官网報:http://nju.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3268113
人生百年,最後能被人們懷念和感恩的,大概正是人生的價值所在。
張樹棟老師2019年5月1日去世,享年87歲。張老師逝世前對兒子交代,逝世後,不開追悼會,不舉行遺體告别儀式,隻要求單位出個訃告,要兩個兒子處理後續事宜,讓我稍感意外的是,5月1日,遠在内蒙古工作的秀領竟專程到南京與張老師的兩個兒子一起親自處理張老師遺體火化及安葬事宜,5月2日晚上7點多,秀領給我打來電話,他說,他與張老師的兒子一起已把張老師的後事處理完畢,已到機場,準備返回。
張樹棟老師是陝西省勉縣武侯鎮人。1949年5月在南京考入第二野戰軍軍政大學,1949年9月由陳阜東隊長介紹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1952年4月,在西南軍區工兵學校學習,正排級,參加過抗美援朝,立過功;1955年以調幹生身份入bevictor伟德官网曆史系學習,1959年畢業後留校,在bevictor伟德官网曆史系世界史專業工作,1987年3月19日,由王覺非、高興祖老師介紹加入中國共産黨。張樹棟老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在南大曆史系工作期間,思想進步、工作勤勉,治學刻苦,教學業績十分突出,對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西方古代史及相關問題提出許多獨到的見解,相關著作先後出版于商務印書館、江蘇人民出版社和江蘇古籍出版社等;相關論文發表于《史學月刊》、《外國史學集刊》和《bevictor伟德官网學報》等重要期刊,為bevictor伟德官网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和世界古代史的教學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考慮到張老師的生前願望,張老師去世後,我及時與離退休工作處的吳珩處長取得聯系,安排學院有關同志起草訃告,并将訃告第一時間發布于朋友微信圈,很快引起張老師生前同事、好友和學生的高度關注,大家紛紛表示哀悼,并分享對張老師的美好印象,使張老師從教期間立德樹人的形象很快飽滿鮮活起來。
77級仲丹兄是世界史專業的教授博導,他回憶說:張樹棟老師是南大曆史系若幹屆本科生認識的第一個曆史專業老師,他精彩的授課藝術将許多學子引入史學殿堂。張老師帶的碩士研究生不多,但質量很高。張老師帶出來的劉津渝表現非常優秀,在研究生階段就發表了核心期刊論文。1998年後,劉津渝赴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古典學博士學位,2004年畢業後,就職于美國迪堡大學,曾任古典系主任,後來被上海師範大學作為人才引進,成為該校世界古代史的中青年領軍人才。張老師上的曆史專業課是世界上古史,盡管是冷門,卻被他教得很熱,引得很多哲學系學生都來旁聽。旁聽的人太多,影響到我們曆史系學生上課,我們要阻止旁聽,張老師非常包容地勸大家說,還是擠一擠吧。仲丹說,張樹棟老師有識人的長處。曆史系80級李秀領曾聽過張老師的課,與張老師聯系較多,張老師指導他讀恩格斯的《起源》,進而學馬列著作。後秀領在班上組識學馬列小組,相關報導發表在《人民日報》。張老師看秀領是可造之才,在他畢業時提出讓他留校,也教世界上古史。後兩人合寫了兩本書。此後秀領在系裡負責學生工作,繼而走上從政道路,今天已是正省級幹部。
仲丹兄與劉津渝有專業上的聯系,他在微信群轉來劉津渝從美國發來的一段懷念張樹棟老師的文字:張老師是一個特别挺拔的人,從身姿到心靈,都是如此。從來沒有聽過他在背後非議他人或閑言碎語。他也是一個特别堅強的人,有時堅韌到令人不忍。師母優雅美麗,是位軍醫,因為工作的原因,伉俪分居兩地多年,師母退休之後又突發疾病早逝。不知道張老師在師母離開以後是如何走出來的,也不知道過去十幾年裡他是怎樣抗過那些大大小小的手術的。我從來都是事後才知道他進過了手術室。他從來都隻以最堅強、最樂觀、最整潔、最有活力的面貌示人。每次通信通話他都讓我放心。從大二以來,張老師一直都是我生命中特别重要的人,亦師亦父。翻看點點滴滴的對話,心裡有說不出的難受。最後一次見到張老師,是去年11月在南京,最後一次對話,定格在今年元宵節。當時我發去一張老照片,是2006年我們在多倫多的合影,還有潘興明老師伉俪。那時師母已經過世,張老師在長子那裡探親。多年來,非常感謝小熊和仲丹老師經常陪我去看張老師。十幾個小時前,李力老師給我發來消息,我一時不能接受,可也知道這對張老師而言是解脫。他一直是個放得下的人,願他在天堂與師母團聚。
我是79級,張老師當年給我們上世界上古史課的情景曆曆在目,侃侃而談的标準普通話,聲情并茂的授課藝術,潇灑飄逸的闆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次課間休息,張老師與我們閑談,聽說我來自陝西,張老師親切地說,我們還是陝西老鄉呢!大學畢業後,我留校從事行政工作,與張老師聯系不多,2007年,我回bevictor伟德官网工作,這時張老師已離休多年。後聽說張老師的夫人去世後他賣掉在南京的房子,準備去加拿大他大兒子那兒安度晚年,但兩年後張老師還是覺得在國外不習慣,又回到國内。張老師回國後,由于沒有房子,身份證一直無法辦理,一直找不到歸屬感,于是找我,希望能幫助協調解決,後經多方聯系,我們為張老師補辦了身份證。張老師對此非常感動,說現在終于找到家的感覺了。
張老師的大兒子在加拿大,二兒子在上海工作,自己又不想給孩子添麻煩,最後一直住江蘇省老年公寓。住公寓的幾年期間,校領導和離退休工作處的同志非常關心,還派了做義工的學生前去關照,房間布置得很有格調,我和同事每年都會去敬老院探望幾次,為了方便聯系,我們還與張老師建立了微信圈,我将張老師拉到學院的微信圈,讓他始終能感受到他是學院大集體中的成員之一。
2013年,我們班舉行畢業三十年的聚會,我們邀請張樹棟老師參加。張老師在座談會上發言時說:作為老師,我也要感恩,考進南大時,我23歲,4年學習,當了老師。老師的名字很多,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蠟燭,甚至叫紅燭。後面還要加一個“頌”字,燃燒自己,照亮别人。我細想想,這話不全對,它沒有體現中國優秀的教育傳統:教學相長。教師也被照亮啊!我要感謝在座的各位校友。參加你們的課堂讨論,看你們的作業,課堂答疑,我也從中受益。就是幼兒園的老師,他也能從孩子身上學到有益的東西,何況你們是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更是老師的良師益友!我們的教育思想,應該把這點加上去。那次座談上,張老師還特别提到如何處理家庭矛盾。張老師說,三峽夔門有個對聯,“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事,論事世間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事不論心,論心天下少完人”。有孝心就行,你要孩子上班,照顧老婆孩子,還要他像老萊子一樣,穿上五彩服,給父母跳舞,讓父母高興,辦不到啊。遇到這類矛盾,要自己化解,靠什麼,靠知識,靠理論,所以我一直在學習。
張老師的發言,語重心長,闡述了我們最需要的人生智慧,使我們獲益匪淺。
張老師雖說駕鶴西去,但他曠達樂觀的人生态度、嚴謹求實的治學精神将為他的學生們永久記憶。以秀領的級别,這次專程到南京來處理恩師的後事,我無論如何是要彙報的,盡管我當日要處理嶽母的後事,無暇顧及,但我不可能不給校領導彙報。離退休工作處的吳珩處長與張老師的兒子電話聯系,說如果秀領來南京請說一聲,張老師的兒子答應了,說一定第一時間告知,但沒有告知。這肯定是秀領的意思,他不想驚動任何人,他隻是來與恩師告個别。其實踏實做事,低調為人,這也是張老師的一貫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