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應邀在bevictor伟德官网作報告
作者簡介:
鄭會欣,1982年7月bevictor伟德官网曆史系畢業後,供職于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曾任史料編輯部副主任。1988年底移居香港,先後獲香港大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博士。自1990年起任職香港中文大學,主要從事民國史研究。現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
終于擠上了末班車
1977年8月在教育部召開的高校工作座談會上,鄧公在聽取了各方意見之後一言九鼎,決定立即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恢複高校招生考試的制度。就這樣,1977年、1978年,全國有上千萬青年參加了“文革”後的高考,其中有近70萬考生考上大學,成為恢複高考後的首批大學生,這就是如今人們常說起的77級、78級。
40多年過去了,作為當年的一名考生,當時的情景,特别是錄取前後的波折仍曆曆在目。我常對人講,我是恢複高考後擠上這趟“末班車”的最後一名乘客,因為在這之後對于招生的年齡有了較嚴格的限制,如果1978年我不參加高考,那麼我這輩子就與大學無緣了。
上大學是我們這代人的夢想,但是學曆史卻不是我最初的理想,套用瞿秋白先生的一句話,我學曆史就是一場“曆史的誤會”。但自從入了史學大門,我也從來沒有後悔當年的這一選擇。
我是共和國的同齡人,文化大革命爆發前我已直升高中,我所在的中學是省重點,又是全省五年制中學的試驗學校。我的各科成績都不錯,照說高中畢業憑成績考大學估計問題不大。當然我也很清楚,像我這樣的家庭出身能通過政審,上個一般專業的大學就算不錯了,保密專業肯定是不能上的。然而一年後爆發的文化大革命徹底打破了我們這代人升學的美夢。記得北京四中和女一中的畢業生提出延期高考的呼籲,當時我還沒感到多大的震撼,可是這一延期就是十多年啊!因此高中畢業之後,等待我們的唯一出路就是上山下鄉,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過了兩年,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1970年試點之後,1972年,全國各個大學開始陸續招生,說是要在工人、農民、解放軍戰士和知識青年中通過考核,選拔一批具有實踐經驗的學員。當時的招生原則是“自願報名、群衆推薦、領導批準、學校複審”,目的是“上大學,管大學,用毛澤東思想改造大學”。這個消息又燃起了我求學的希望,于是趕緊複習已經丢棄多年的課本,可是很快又出了個“白卷英雄”,上大學要講究出身,要靠推薦,要有關系。我們家住在大學宿舍,那幾年回家探親時看到一批批工農兵學員走進大學,心中真是充滿了羨慕之情。而像我這樣既不是“紅五類”,又毫無後門關系可走的人想上學簡直是癡心妄想,因此多年來隻能将求學的願望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1975年6月,我離開蘇北農村這個“廣闊天地”,招工來到徐州,當上了一名煤礦工人,後來又調到供銷科擔任計劃員。1977年10月下旬,雖然事隔多年,但這件事我記得還是很清楚,當時我到外地出差,旅途中聽到廣播,說是國家将從今年起改革高校招生制度,實行自願報名、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原則,通知規定,除了高中畢業生可以直接報名參加考試外,對于其他考生的年齡也應适當放寬,為此特别還提出允許1966-1968年畢業的中學生(即老三屆)參加考試。聽到廣播的一瞬間,我不禁又産生了求學希望,然而這隻是個閃念,多年來招工、招生中所遭受到的一次次挫折,很快讓我心灰意冷,心想還是算了吧,何必沒事找事、自找沒趣呢?
沒想到幾個月之後,我們礦上居然有十幾名同事考上了大學,其中有不少就是老三屆,而且據我所知他們的出身也不怎麼樣。此時父母親也不斷給我寫信,他們1949年前都畢業于名校,(父親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系航空門,母親是燕京大學國文系的高材生)當然希望他們的子女也能上大學。他們在信中說,以往因為家庭的海外關系和父母的曆史問題影響了子女的上學,感到十分自責;如今國家政策放寬,憑成績錄取,為什麼不去試試呢?這番話和眼前的實例深深地打動了我,我終于決定報名參加1978年的全國統一高考。
決心雖然下了,但是考什麼專業呢?當時我在距離徐州十多公裡之外的一個小煤礦,不要說無法參加什麼高考補習班了,就連一本中學的教科書也找不到。我掂量了一下自己的情況,十多年來蹉跎歲月,浪迹天涯,數理化早就忘得差不多了,要全面複習吧,時間又太緊張,考理科肯定有問題;好在自己平時喜歡看書,雖然不是那種有目的、有計劃,或偏重于什麼方向的讀書,但也漫無邊際、雜七雜八地看了不少書,而且我這個人的記性還不錯,于是就決定報考文科。
此時距離高考的時間已經很短了,在這期間領導還不斷叫我出差,因此平時根本沒有空閑,隻能晚上抽出點時間看看書。有一次到寶應出差,已調到縣廣播站的一個知青朋友将他收集到的幾冊中學教材送給我,這也就是我依靠的所有參考書了。說句老實話,考文科其實就是吃老底,靠的是平時的積累,也沒有什麼好準備的,于是我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複習數學上。
我那時已經在礦上從事管理工作,具備了一些經驗,也挺喜歡這行當,而且國家正在号召“大幹快上”、緻力發展經濟,因此我就想報考文科類經濟或企業管理方面的專業。記得有一天中午休息時間我正在辦公室看數學書,科長見到後有點不以為然地說:“你也想考大學呀?”我連忙解釋,考着玩玩兒呗,誰知道能不能考上呢!
1978年7月20日,“文革”後第一次全國統一時間、統一試卷的高校招生考試開始了。(1977年是由各省分别出試題)我們的煤礦雖然地處徐州,但卻屬于揚州地區管轄,礦上的工人大多是來自南京、上海以及揚州地區各縣市的插隊知識青年,彼此間年齡、經曆差不多,上大學也都是大家共同的理想,因此全礦有不少人報名參加這次高考。礦上還不錯,專門為我們這些考生們準備了一輛班車,考試的那幾天,我們幾十名同事就像參加科舉一樣,每天天不亮就從十多公裡外的銅山縣乘車趕到設于徐州市第一中學的考場。
記得當我第一天走進考場時候的感覺,那真是心潮起伏,思緒萬千,想想離開課桌已經整整十二年了!我再環顧四周,看到像我這樣年齡的老考生還真是為數不少,此時心中似乎又多了一絲安慰。
記得我們文科是先考政治和曆史,政治的試題是與當時的形勢相關,都是大幹快上,要建十多個鞍鋼、十多個大慶之類的内容,平時看看報紙、聽聽廣播就知道得差不多了。
曆史主要分為兩大類,除了名詞解釋,就是問答題,我采取的對策是知者盡量多答,記憶不清的則以模糊的方式回答,譬如名詞解釋中有一題“鄭和下西洋”,我不僅說明了大緻時間及其意義,還在開頭就說“鄭和,雲南人,原姓馬”等;另一題“官渡之戰”,我卻記不住時間了,因此就模糊地說明“東漢末年”,這總是不會錯的。問答題中最重要的一題是介紹周恩來總理在革命鬥争中的功績,我就盡量發揮,寫出我所了解周總理一生的豐功偉績,最後還表述了一段個人對周總理的感情。
第二天考語文,除了一般語法之外,重要的部分則是對一篇政論文章予以縮寫,主要是看你能否抓住重點而已。考完這幾門之後自我感覺還不錯。一起參加考試的還有幾個從農村調到徐州茅村電廠的南京知青,原來并不認識,考試結束後大家在一起對答案,一位姓張的老高二一邊對題、一邊嘴裡不斷地喊着“噢,噢”!當時我們不知道他姓什麼,就背地裡戲稱他“老O”。
考數學時,有一道題突然卡殼,耽誤了時間,也影響了後面的考試進度。心中有些懊惱,沒想到準備時間最多的數學竟然沒有考好,作為“文革”前的老高中生更是不應該。後來高考成績下來了,數學真的是沒有考好,隻有50幾分,好在當時文科生沒考好這一門的人非常普遍,因而還是主要要看另幾門成績如何了。所幸我的政治、語文、地理和曆史幾門考得還不錯,都在88分左右,其中曆史分數最高,92分,五門課的總成績為409分,是我們全礦考生中的狀元。
不久參加了體檢。那時的我們可以說從來沒有進行過全面的體檢,我總覺得自己年輕,除了視力不太好之外,身體其他方面應該沒問題。結果量血壓時醫生突然說我血壓有點高,要我休息休息,放松一下再量。結果放松之後再量,比原先量得還要高,這下我更緊張了,第三次再量肯定還是高。醫生最後看了看我,說:算了,反正是考文科,血壓高點就高點吧。總算高擡貴手,讓我過關了,至今我都在内心中對當年那位不知名的醫生充滿了感激。
知道分數了,緊接着就是填報志願,這可是個重要的事兒。我同家人商量,因為我考的是文科,選擇的餘地本來就很小,最理想的當然是bevictor伟德官网,可是南大是江蘇乃至華東地區的名校,肯定有不少人報名,我一來年齡偏大,二來又沒有路子,家人一緻認為報南大可能希望不大。當時正好停辦多年的中國人民大學宣布複校,兩個姨媽都在北京高校工作(清華和京工),她們竭力動員我考人大。我想人大本身就是文科院校,“文革”前的學員又大都是調幹生,也就是說對年齡的要求應該不會太嚴,講究的是有實際經驗,因此最後決定把中國人民大學填在報考志願的第一位。
學校定下了,下面就是填報專業。因為數學考得不理想,所以我不敢填報工業經濟、企業管理這些吃香的專業,最後選擇的是農業經濟。之所以報考這個專業,一是因為農村經濟存在的問題确實太多,也需要花大力氣進行改革,而我曾在農村插隊将近七年,有切身的體會,也有一定的實踐經驗;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認為這個專業較冷門,報名的人肯定不會太多,應該說機會還是挺大的吧。我還清楚地記得,當年報考學校的志願表中有一欄“是否服從分配”,我當時想隻要有學上就行,就毫不猶豫地填上“服從”二字。
過了沒多久,各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便陸續寄來了,看到其他同事收到本省和外地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先是重點學校,後是普通院校,我心中當然十分焦急,但總還是在想錄取通知恐怕還在路上,可能明天就收到了。可是一天天過去,最後竟然連淮陰師專、南通師專這些專科學校的通知書也都寄來了,還是沒有我報考的學校通知。我再也坐不住了,就向我們的供銷科科長請假,說我要親自到省招辦(當年江蘇省招生辦公室設在鎮江)去查詢結果。
科長原來對我考大學似乎有點不以為然,可是考後成績如此之高他也覺得挺自豪,因此對我非常同情。他說你考了那麼高的分數竟然沒被錄取,簡直是豈有此理。這樣吧,你就直接到鎮江,順便到鎮江橡膠廠催一下貨,算你出差。科長的情意,令我感動。
當晚我就乘火車從徐州趕往鎮江,找到我父親單位南京航空學院臨時派到招生辦工作的一位古老師,請他幫忙。我哥哥一年前剛從寶應鄉下調到南京郵電學院的圖書館工作,當年也參加高考,第一志願報的就是南京郵電學院,分數也很高,但也沒收到入學通知。這位古老師幫我們查了一下,一會兒他出來告訴我說,你哥哥錄取了(後來才知道,哥哥的錄取是因為南郵的老書記最後拍的闆),而我則沒有被錄取。雖然他沒有說明是什麼原因,但我從眼神中可以看出他的同情。盡管我已經有了思想準備,但聽到這個消息後還是非常失落和難過。這時古老師又向我透露了一個消息,他悄悄地告訴我,由于今年參加高考的同學很多,成績普遍也不錯,省領導已經決定在落榜的考生中擴大招生名額,他鼓勵我不要灰心,趕快回去做準備。
後來我從其他渠道打聽到,因為我的第一志願是中國人民大學,所以材料最先被人大拿去,考分當然是優異的,絕無問題;可是由于父親的海外關系和曆史問題卻影響了我的錄取,但學校方面想招我又猶豫能不能招,因而不想馬上将我的材料退回。因此等到最後他們決定不錄取我時才抛出我的報名資料,可那時就連最後一批學校也都完成了招生工作,這樣,一下就把我從一個高分考生打落成了一個落榜生!
我個人這樣的遭遇說明,盡管當時“文革”已經宣布結束,盡管招生的原則說是“分數面前人人平等”,但是講究出身、強調成份、注重政審那一套左傾路線依然很有市場。如果不是後來江蘇省實施擴招政策,那我真的就被這樣子給淘汰了。當然事後回過頭來再想想,幸虧人大那些人把我的材料扣下來,否則我已填寫了“服從分配”,憑成績肯定會被某一師專錄取,那我就會與bevictor伟德官网失之交臂了。
在校時與韓儒林教授合影(右一為作者)
30多年之後,一次我與當年号稱京城“改革四君子”的朱嘉明閑聊時,說起這段往事,我不禁開玩笑說,如果當年人大錄取了我,很可能以後就跟着你們一起混了。嘉明兄聽了後趕緊說:還好沒錄取。說罷兩人哈哈大笑。
我在鎮江辦完事之後趕緊回到煤礦,不久擴招的通知果然下來了,我又重新填報志願。因為我考試的所有成績中曆史分數最高,因此這一次就将bevictor伟德官网曆史系作為首選。我想肯定是參加招生工作的那位古老師回到學校後反映了我的問題,因此南京航空學院的人事部門很快就派人到徐州,将我父親“文革”期間被審查的一些不實材料抽出來予以銷毀。直到今天,我都一直深深地感謝那位與我雖然隻有一面之緣,但卻古道心腸、熱情相助的古老師。
事情辦完了我就回徐州,在南京車站看到同考場的那位“老O”正在與身旁的人高談闊論,我知道他的分數比我低10來分,我以為他已被錄取,就不想去搭讪;可是他卻發現了我,一交談才知道他也是因為出身問題未被錄取。得知共同的遭遇,他心裡還略找到一點平衡,跟同伴說,人家比我分數高也沒錄取,那我也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同是天涯淪落人。回到徐州後我與他常有聯系,互相交流聽到的消息,我決定報考南大曆史系,他則報了南京師大的中文系,結果都被錄取,畢業後他被分配到江蘇省委的黨史辦公室,一直做到副主任退休,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畢業前與同學合影(右起第四人為作者)
以後的事兒就很順利了,不久我就收到bevictor伟德官网的錄取通知,告知已被曆史系專科班錄取。入學後系裡的老師對我說,如果你當時第一志願報的就是南大曆史系,雖然你的分數不是最高,而且年齡也比較大,但你的幾門文科成績都很高,家又在南京,我們肯定會錄取的。相比于bevictor伟德官网,當年的中國人民大學,未免“左”了點。
當年,全省擴招的範圍相當大,但錄取的都是兩至三年學制的專科生,隻有bevictor伟德官网的匡亞明校長有魄力,有遠見,他決定入學兩年後再從擴招的學生中進行考核,按照10%的比例擇優選拔,轉入本科。因此1980年的夏天,我又通過考試進入了曆史系的本科班。(順便一提:我的同學、著名學者高華,也是與我一樣走了這樣一條曲折的晉級之路。)
我們入學比本科班晚了兩個月,1978年12月中旬,當我走進bevictor伟德官网曆史系教室的那一刻,我就深深地感到,這将是改變我人生道路的一個關鍵時刻;可是當時我不知道的是,就在我進入大學的那些日子裡,北京正在舉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而這個會議的召開,卻是改變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命運的重大轉折。
在中文大學一直擔任饒宗頤教授的學術助手,這是和饒公及bevictor伟德官网蔣樹聲校長合影
1999年和國學大師季羨林教授在台灣開會時合影
2004年9月,董建華在特首官邸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