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1—12日,曆史系組織退休教師等一行26人,到淮安參觀考察。
11日早晨7時30分,紅日初升,光芒透過樓宇。老同志紛至文科樓下,乘校車出發。多時未見的同事來了,喜不自禁握手相擁,笑聲裡夾雜着久疏的問候。
在前往淮安的途中,大家憶起往日的趣聞舊事,說到了韓儒林先生等學界前輩的為人治學,以及曆史系的發端、現狀與未來。不知不覺,上午11時到達淮安的梅園賓館。
下午2時,大家來到周恩來紀念館。該館位于楚州區東北的一個湖心半島上,許多老教師都參觀過,但仍堅持再看一遍,否則不算到淮安。大家依次穿過瞻仰台、主館、附館、周恩來銅像等紀念建築。其中,最令人難忘的,是周總理最後一次接待外賓的照片。據解說員介紹,1975年6月以後,周恩來因癌症折磨,身體極度消瘦,體重隻剩下61斤。9月7日,周恩來會見羅馬尼亞代表團,在談到自己的病情時,他告訴來賓:馬克思的“請帖”,我已經收到了,這沒有什麼,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法則。此次會見,隻有15分鐘。大家感歎說:周總理真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周恩來紀念館前合影
第二個遊覽地是淮安府衙。據史料載:明開國以後,在蘇北設淮安府,下轄山陽(淮安市楚州區、清浦區以及洪澤縣、阜甯縣、濱海縣、射陽縣大部分)、清河(淮安市淮陰區)、安東(漣水)、鹽城、桃源(泗陽)、沐陽、海州(連雲港市)、贛榆(邳州市)、宿遷、瞧甯等11州縣。淮安府衙自洪武三年(1370)開建,一直沿用到清末,共有房屋五十餘幢、六百多間,分中東西三路,中路前為儀門、正堂、二堂、六科等,後為官員及親眷居所,東路用于迎賓遊宴,西路是軍捕廳署。想當年,州官在大堂之上,威風凜凜,驚堂木一拍,貪官污吏,誰人不懼?民國時期,這裡改為縣衙,解放後,一變而為廠房,文革期間,紅衛兵破四舊,砸了府衙大門和照壁,大堂因是倉庫,幸免于難。
參觀淮安府衙
與府衙大堂處于同一中軸線上的是明清漕運的惟一管理機構——總督漕運部院。部院機構龐大,文官、武将、兵丁、役夫等多時曾有2萬餘人。晚清時期,漕政腐敗,日趨斷航。2002年8月,楚州區在舊城改造時修複遺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漕運史博物館構思奇巧,珍寶瓷器,一件接着一件。館内有一循環電影,銀幕環壁,畫面生動,旁白渾厚,猶如3D,再現了淮安的繁盛。
中國漕運博物館
下午5時30分,老同志們來到吳承恩紀念館。因時間已晚,館已閉鎖。但在當地學友關照下,館方留專人接待。該館位于河下古鎮的打銅巷内,照例有吳承恩睡過的床、書桌、筆硯等陳設。晚上6時30分左右,夜幕垂落,燈火稀疏,但見庭内,樹影橫斜,曲徑通往幽處。老師笑道:這裡真是寫西遊記的好地方。
吳承恩故居
次日,也就是12日晨8時30分,大家前往盱眙鐵山寺。該寺建于東漢末年,清末為山匪所占,最終毀于戰亂。景區裡繁衍着數百種鳥類、動物,千餘種稀有植物及中草藥,是天然的動植物園。道旁的細竹,灰色火山石鋪成的小道,紅葉與青松妝點的連綿山嶺,見多識廣的老教師們連連驚歎:真想不到,南京近旁竟有這等去處。
鐵山寺部分老師留影
行走在鐵山寺景區
在遊覽過程中,老師們相互關愛,既暢談健康之道,又交流治史心得,他們紛紛表示:淮安有曆史,有文化,英才輩出,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