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與地緣性:近距離看香港的文化與教育——記bevictor伟德官网曆史系訪問團香港之行

來源:bevictor伟德官网發布時間:2011-09-06 07:52:50訪問量:0

  香港,這座擁有“東方之珠”美譽的城市,她的繁華、發達,一直吸引着為數衆多人前往。 她不僅是一個國際性的自由港口或金融大都市,她在教育方面也在世界上擁有重要的地位,跨文化和地緣特色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為此,bevictor伟德官网曆史學系組織了一次以考察香港教育與文化為主題的考察活動。考察團由曆史學系黨委孫江林書記和梁晨老師帶隊,包括曆史學、考古和文物鑒定3個專業在内的15名三年級本科生組成,考察時間為8月23日到8月27日,主要内容包括參觀香港主要的自然和人文景點、最高水平的三所大學和相關機構的交流考察等。這次考察活動于參加同學而言确實是收獲頗豐。

  第一天行程主要是了解香港的市民文化,同學們先後參觀了淺水灣、海洋公園和維多利亞港。陽光下的淺水灣海水明淨而清澈,沙灘柔軟而細膩,香港市民閑暇時常常會來這裡享受熱烈的驕陽或涼爽的海水。離開淺海灣同學們前往香港海洋公園,公園是一個感受城市文化和市民生活的重要場所。海洋公園作為香港重要的公共空間在傳播知識和公民教育中發揮着不可忽視的作用,她通過不同的展館向前來參觀的人們介紹不同的海洋生物,豐富人們對海洋的認識,還通過舉辦中小學生的海洋模型大賽等來發掘學生的創造性,并且通過這些來培養人們保護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的意識。這也是海洋公園的意義所在。從海洋公園出來,吃過晚飯後已是傍晚,坐在遊弋在維多利亞灣的遊船上,看着被落霞染紅的天光漸漸褪去,取而代之,人間燈火漸次亮起,點亮了城市的夜色。

  接下來的兩天是行程中最重要也是最讓人期待的部分,我們先後參觀了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雖然之前對于世界一流大學多有耳聞,但終究百聞不如一見。這三所大學的校園環境都十分優美。然而大學之大,更在于大師,在這些大學中,更讓人景仰的是那些學術大師。他們來自世界各地,擁有不同的文化和學術背景,這為大學營造了良好的國際化環境和兼容并包的開放氛圍;他們都是來自不同領域的頂尖學者,在學校中,你可以接觸到世界最前沿的學術成果;同時,在這裡還能接觸到嚴謹、先進的研究方法,比如通過GIS技術來研究曆史,比如通過模拟校園來使校園設計更為合理。除了一流的大師和先進的研究方法外,學校的設施也非常齊全,服務非常人性化。總之,在這三所大學所中你能感受她們到世界一流大學的魅力,确實是一個可以讓你快樂學習、收獲頗豐的地方。

  參觀完香港的著名大學,我們最後一天的行程則是參觀香港的曆史博物館和科技博物館。香港博物館相當發達,體系完善,是了解香港文化極為重要的地方。我們首先參觀了曆史博物館,正好趕上他們做“香港故事”的展覽,很詳細的介紹了香港從遠古到現代的曆史,這一次的展覽給人映像最為深刻的就是其對曆史場景的生動還原,他們通過布景展示和影像資料,能讓你生動地體驗到香港民衆當時居住的空間,使用的工具和婚喪嫁娶的場面,非常的活潑有趣。科技博物館相比曆史博物館氣氛則更加活躍,她突出的特點就是很強的互動性,館中設有各種智力遊戲和體驗項目,讓你在參與的過程中學習科技知識、體會科技的力量。科技博物館中小朋友尤其多,他們大多在四五歲,從這裡,我們不經感歎香港在從小培養人們科技意識方面的努力。

  以上是同學們在香港短暫但豐富的行程。回來之後,經過總結,老師和同學們将整個團隊的體會和認識歸納成文,内容主要分為學術、管理和文化三個方面,希望能從這三個側面出發,闡釋曆史系學生團隊此行的收獲。

  一、 學術篇

  在這一篇章中我們主要從通識教育和學術國際化兩個方面出發,談談這次香港高等學府之行帶來的最直觀印象以及由此産生的思考。

  1、通識教育

  近代高等學校中的通識教育思想源于19世紀,當時有不少歐美學者有感于現代大學的學術分科太過專門、知識被嚴重割裂,于是創造出通識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将不同的知識融會貫通,目前通識教育已經被世界各知名大學廣泛接受并付諸實踐。在bevictor伟德官网,同學們同樣接受到通識教育,在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的參觀了解中,對其通識教育産生更深刻更切實的體會與感悟。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交彙、沖突、融合與創造,香港高校通識教育既秉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精髓,又仿效了西方以“博雅教育”為核心的實踐模式。香港的通識教育不僅僅表現在通識教育課程的設置方面,更是滲透到培養人才的理念和方法。不僅高校開設通史教育課程,中學也逐步進行通識教育的改革。同時,在課程之外,學校的各種教輔設施,如圖書館、博物館等均設立了通識教育專區,專門擺放文學、曆史、哲學、地理、藝術等包含各個學科在内的基礎類通識書籍。

  在深切體驗香港高校通識教育的過程中,不難發現,香港對于藝術格外重視,尤其是美術和音樂,在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香港大學專門設有音樂圖書館和美術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的古董藝術品和珍貴的藝術資料;中文大學圖書館中特制的大本書架,可以放下大量美術圖冊、建築圖畫等藝術類專業書籍;學校中的藝術社團更是種類繁多,各種樂器、舞蹈、歌劇、繪畫等等;即使是在以理科為主導的香港科技大學,也邀請藝術界知名學者、表演家進行授課、講座,加重藝術課程的比重;徜徉在香港的高校之中,藝術的氛圍濃厚而自然。這些在無形中熏陶着學生的藝術感與審美感,同學自然而然的增加了藝術氣息與人文氣息,無疑使得校園生活更加歡樂和豐富。

  通識教育的核心問題是“通”,要培養學生們對于多學科間知識的融會貫通,突破專業限制的框架,有獨立思考、多視角、現代化全球化的觀念。這種通識的觀念在香港各高校的教育教學中都很明顯體現出來,在學校管理制度上、思想上給予很大的發揮空間,為跨專業、跨學科、全方位的學術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培養機制。針對于曆史學的學術而言,香港大學設立有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其中不僅僅包含曆史的研究,更是與社會學、考古學、經濟學、宗教倫理、醫學等多學科的相互結合和融彙,研究範圍廣泛、資料豐富,打破了狹義的曆史研究範疇;香港中文大學曆史系尤其注重多元化學風和跨文化的寰球視野,在其課程設置中,在傳統的曆史學課程外,還能看到曆史人類學、博物館學、名著典籍、社會學、出版學等方面的課程。在霍英東遙感研究所中,更是看到了運用遙感GIS來進行曆史學研究的課題項目,這種學科間的應用和交融可以産生很多有深度有新意的學術成果;在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即是為“通識”而開創,最初為增加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豐富知識。學院下分為人文和社會兩個方向,融合了文學、曆史、哲學、社會、經濟、法律于一體,沒有天然的專業限制,更加符合“通識”人才的培養要求。由此可見,這種“通識教育”在香港高校的實行是多層面深層次的,融彙到學院、專業之間,應用到學術研究之中,内化于學生的思維模式。

  2、學術國際化

  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以及香港科技大學這三所學校所聘請的教授中大約有一半是外國教授,主要來自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以及其他的西歐北美國家。而在香港這些大學任職的中國教授,很多也曾在美國、英國等國家進行過留學深造。如香港中文大學曆史系的中國教授大部分都獲得了美國、英國等國家的博士學位。香港大學接待我們的李紀教授也是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博士。這些學校也一如既往地在追求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尤其是面對2012年大學本科學制由三年改為四年的這個挑戰和機遇。而且,目前由于美國的财政危機,使得很多美國教授更樂意來香港任教,這又會進一步促進香港的國際化。

  另一方面,走在這三所大學的校園中,随處可見各種膚色的學生,不僅是有來自内地和香港本地的學生,還有很多來自國外的學生,也就是說這些大學不僅在師資方面非常地國際化,在學生方面也同樣如此。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在相互的交流融合中,能夠更好讓彼此開闊視野,接觸到更多的異域文化和知識。而香港的大學很多課程都是用英文授課的,香港大學是全英文教學,香港中文大學是英中雙語教學。這也是這些大學國際化一個表現,或者說這反過來又促進了這些大學的國際化。

  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的學術研究亦非常的前沿化。首先,這些大學的教授的研究課題都非常前沿,而且其很多教授是很多前沿學科的權威代表。如香港大學的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的所長梁其姿院士主要研究醫療史以及明清社會史,衆所周知,醫療史是目前非常前沿的研究課題。研究所的高彥頤教授是中國婦女史研究方面非常著名的教授。其次,不僅教授的研究非常前沿,而且學生的研究課題和研究方法也領先學界。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給我們介紹的兩個學生項目,一個是學生用遙感技術做虛拟校園設計研究,另一個是用GIS系統做的民國時期北京城醫院的分布研究,這些研究課題很新穎,而研究方法也利用了最新的科技成果,真正體現了學科交叉。

  學術國際化和前沿化是香港這些大學十分吸引内地學子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目前内地各高校所遠遠沒有做到的。這次的考察學習讓我們對香港的這些大學的這種學術氣氛和條件心神向往,也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内地學校的不足。我們很希望内地各高校,尤其是我們自己的母校bevictor伟德官网能夠在學術方面做得更好,進一步與國際接軌,打造成世界一流大學。當然我們自己也要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前進,将來能為母校的建設做出貢獻。

  二、 管理篇

  一所大學優秀與否除了與其有多少教授,出多少成果等學術性的指标有關,還與其管理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聯系。在我們這次的參觀訪問中,香港三所大學的管理藝術,尤其是圖書館的管理水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香港大學,我們受到了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師生的熱情接待,通過介紹與交流,印象比較深刻的有香港的大學在資源整合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實踐。港大的同學們介紹說,學校為了滿足同學們進行學術研究的需要,一些像葡萄牙語之類的小語種會專門對他們開放,供他們學習。

  走進港大的圖書館,發現清一色都是配好的電腦,以及相應的為學生提供的軟件、程序、以及電腦所需的設備。還有自助的刷卡使用的打印器,自助刷卡借書還書的機器設備。圖書管理員介紹說香港大學的本科生可以一次借60本書,研究生可以一次借100多本,教授更多,而這都是由機器作記錄和處理。另外它們的圖書館在建設上,充分考慮到周邊環境、空氣流通、光線設置等因素,非常富有人性化。在圖書館的布局上也充分為讀者着想,根據同學們的不同需要将圖書館分成不同的區域,既能保持圖書館的幹淨,同時又不會讓同學們受到太多的拘束和限制。在辦館理念上,給我們印象最大的就是變管理為服務,貼近服務對象。圖書館會切實考慮同學們的需要,在考試期間為同學們開放22.5個小時。桌子上安裝有小巧的筆記本電腦防盜鎖,這個小小的細節讓我們覺得也很是體貼與溫馨,免去了同學們的煩惱。

  最值得一提的是它們的移動性可伸縮書架。不用的時候長長的書架可以還原成很小的體積,隻占一片很小的區域,需要看書的再打開按鈕開關,它可以自動拉長,這樣學生就可以走進去借書看書。書架中間還有人的話,即使有不知情的學生按下按鈕關閉,系統也會自動識别,不會盲目地聽從指令關閉。這時學生也就會意識到裡面還有人學習。采用這樣的伸縮型移動書架主要是香港大學圖書館地域面積有限而藏書較多決定的。采用這種可伸縮書架,可以高效率利用土地,最大限度地滿足最多圖書藏有量,滿足學生的讀書需求。另外,港大圖書館還把古籍、曆年的報紙等資料掃描成膠卷,每一個年份為一卷,存檔入庫,同學們可以直接打印或下載到U 盤,非常便于同學們進行查閱和研究。這樣的例子大陸的高校也有在做,但是科技化的程度還遠不如香港高校的高。

  同時在圖書的借閱與管理方面,也做到了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學校不僅會幫助同學們借調其他大學的書籍,同學們自己也可以自己申請一個證件後,到其他大學的圖書館中進行閱覽。香港的幾所大學通過這樣的實踐,形成了一種學分互轉、師生互換的靈活模式,進一步成為了一個新的獨立聯合中心,共同開辦課程,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發揮出更大的效用,對同學們的學習、研究給予更大程度上的支持,盡量不讓同學們在獲取資源上受到限制。這一點是内地高校暫時沒有做到或是做的還不夠好的方面,值得借鑒和學習。

  前面說了這麼多,似乎有點故意拔高香港的大學的意味。其實不然,内地好大學不少,但是很多優秀的學子還是甯願千裡迢迢來到香港這個幾乎沒有接觸的城市。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香港政府的資金支持。使得香港的大學會為學子提供豐厚的獎學金。而這些獎學金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來到香港為香港的科技文化教育事業做出貢獻。不僅如此,在香港大學申請研究項目的在讀學生,都可以全額報銷研究經費,包括為此出國遊曆訪問的交通、食宿、社交經費等等。也就是說隻要來到了香港,隻要你想做研究,錢不是問題。你可以完全沒有後顧之憂的完成自己的學業,更可以放肆地為你的夢想淘沙。

  香港科技大學的快速崛起即是一個很好的證明。衆所周知,香港的三所名校:港大、中大和科大。其中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是比較古老,曆史底蘊很深厚的大學。聞名已久,根基深厚。而香港科技大學則是最年輕的大學,隻有二十年的成長。然而科大早已與其他兩所并列在香港衆高校的雲颠之峰。原因就是香港政府對科技大學的大力支持,以及社會各界對科大的看好和捐助。科大是專門從事自然科學研究和教育的大學,也就是說為社會自然科學提供動力和生産力的大學。政府和社會對科大的支持也是因為科技是第一生産力,是經濟發展的最強推動力。香港需要發達的科技,香港需要更磅礴的發展,香港就需要有一所科技生産的後備基地,科技精英智能庫——香港科技大學。
  縱觀這麼多,還發現一點,自由氣氛也是香港的高校所倡導的,這裡沒有森嚴的等級,更沒有學生所不能知道的“思想禁區”,或許隻有真正的實現了思想的自由,才能做到學術的自由,從而獲得學術上更高的成就。香港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大都市。其國際化開放化科技化無一不展現着東方的神奇與魅力。美麗的科技之光從大學放射,照亮香港,也輻射了美麗的中國。

  三、文化篇

  被稱為“東方之珠”的香港,位于祖國的南海之濱,它是張愛玲眼中懸在中國大陸邊上的“邊城”。正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她也一度成為列強進入中國敲開的第一道門,使西方文化尤其是英式文化傳統在這裡滲入、滋長。在香港曆史上,出現過一次又一次的“大熔爐效應”,英國人把歐洲的傳統和文化帶到這裡,那種風度深深影響了這個城市的氣質靈魂。幾次大規模的内地到香港的移民,他們來自不同的身份,帶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在這裡交彙、熔合,逐漸形成了香港“傳統與現代并存,中方與西方交織”的文化風貌。滿街的繁體字,人們心中依然敬仰的“黃大仙”,還有對中國傳統佳節的重視,明顯能看出一些中國傳統文化在香港得到很好的傳習與保存,守護着自身的文化底蘊。同時,作為亞洲一流、舉世矚目的世界大都會,她站在時代的前沿,傳送出高效、快捷、時尚、自由等現代氣息。

  李歐梵說香港,是與上海“互為鏡像”并肩書寫“雙城記”的城市,當從香港機場出來,乘車經過南灣隧道,同學們看到林立的高樓在這寸土寸金的地方鱗次栉比地伫立着,過街天橋上是行色匆匆忙碌奔走的人群,碼頭停靠的船隻在不停地作業。第一天傍晚,我們在維多利亞海灣的遊船上用過晚餐,站在遊船的甲闆上,眺望這海灣的風景。晚風微涼,海邊那林立高聳的建築開始閃着各色的光,霓虹閃亮,細心一瞧,發現這裡最多的是金融和電子的大樓,也無怪乎這裡的忙碌與繁華。走進的街頭小巷,這些地方才是近距離感受香港普通市民生活之地,遍布操着粵語的人們。夜晚的香港依舊嘈雜,雖是一種不曾沉睡的模樣,溢生着點點快節奏,卻透着一種沉靜的氣質,不知是不是從英國那裡繼承來的優雅。的确,與我們生活的南京相比,南京依然蘊含着古都的涵養與風度,而香港卻是讓人想努力去感受昔日大上海的繁華與餘韻,沒有遊移不定,從來邁着不曾停下的腳步。

  “緊張”就是初到香港之人最能感受的一點之一。即便是求學的大學校園,也如同身處生存的戰場,活動之多有時真可以用“疲于奔命”來形容。在港大校園裡,他們身穿的制服和職場之人幾無差别,令初來乍到的人産生空間的錯覺。唯有他們的“早茶文化”才讓這種緊張放慢了速度。每天早上,人們來到茶樓,點兩樣港式茶點——蝦餃、鳳爪、粉腸、叉燒包……不一而足。由于快速而緊張的港島生活,我們發現,現今的茶餐廳很少看到年輕人,都被老人們“占據”着,上班族常常在公司附近買個菠蘿包就解決了早餐,更毋庸說學生們了。餐廳中喝早茶的年邁老人,手中都拿着一份報紙,或邊吃邊讀,或在服務員上早茶之前專心研讀。在香港這個已由年輕人撐起一片天的世界,此時已不是他們的天下,但他們依然關心着所生活的社會發展的軌迹的走向。這個年紀的老人,我想正好是經曆過在二十世紀 50~70年代打拼的那一代,他們當年的智慧和勇氣造就了香港經濟的騰飛,如今依然保有這種“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态度,實在是令人敬仰。

  一個社會越是發達,就會越是重視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香港就是這樣一個努力保存和重視發展文化的城市的典型。香港的博物館很多,我們參觀了曆史博物館,她講述着“香港故事”,展示了香港從古到今走過的曆程,精緻的展品、細心的布展,讓人很容易了解到這個城市的發展脈絡與征程,讓香港人了解自己的過去,也讓内地人清晰、明了的認識這顆祖國南海邊陲的“明珠”。我不禁想起,在内地,我們好多城市也有着悠久的曆史、各具特色的文化,但除了北京、上海、南京等相對發達城市和曆史價值明顯的古城,很少看到其他城市很好的發掘和展示自己的曆史文化,隻是感覺越來越多的城市在趨同一緻。可能由于限于當地的文化實力,沒有能使其得到開發和保存吧。

  這個社會的價值觀、文化應該是多元的,而每種有意義的價值觀、文化都是應該被尊重的,不同的聲音是應該被聽到的,多種文化争鳴才能推陳出新、不斷繁榮下去。而在香港,恰恰感受到了這樣一種像海洋一般的氣度與包容。不過,雖說有這種自由和寬容,但絕大部分香港市民還是保持着清醒而冷靜的辨識力,懂得哪一種聲音是應該去接受、去發揚,哪一些言論是可以完全置之不理的。比如,我們看到一些街頭有明目張膽的法**功分子活動宣傳用的展闆,但人們仍是視而不見,置若未聞,不看不聽,更别提去相信。

  誠然,香港是高速化的,甚至越來越“快餐化”了。砵甸乍街、郝德傑道、寶靈街、彌敦道——港督們用街道的名字留下自己在香港存在的印記,而太平山頂也留下了華人回望故土的故事,深深感動着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子孫。大學校園裡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風格依稀動人,“天人合一”、“天圓地方”也時時透露出中華智慧。基督的光芒不曾将香港的自我隐沒,大嶼山的佛意、義經的五行仍然吸引一批虔誠的信徒。擁有葵湧等全球知名貨櫃碼頭的香港,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碼頭,一個貨物、理念、文化的超大型集散地。“新”在不斷地湧入,“舊”依然有它獨特的曆史地位而存在,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本島的叮當車,自1904年投入至今仍然在歲月中穿梭,它的輕便、經濟、環保在新時代展現新的價值。

  在太平山頂,這裡有很好的角度,可以俯瞰香港全景,有些年輕人坐在奶茶店中,喝一杯豆奶茶,忙裡偷閑,難得也有如此惬意的時光。雖然生活繁忙、工作壓力大,但他們臉上似乎是帶着一種平靜的自信,對現實生活的坦然。站在太平山頂的獅子亭裡,不遠處山邊的樹木郁郁蔥蔥,綠得安靜自在。擡頭是天,湛藍的讓人看到希望,想翺翔于夢之天際;低頭是海,亦是透着博大和浩瀚,讓我想起詩人切•米沃什的一句:“直起腰來,我看見藍色的大海和帆影。”

  香港,這個充滿活力與自由發展的城市,會讓她的氣息感染并融進年輕人的心中。

  四、小結

  本次bevictor伟德官网曆史系訪問香港之行時間雖短,但是意義非常。一方面,我們對香港社會文化與教育特色有了一定的了解,對自己今後努力的方向也有了新的定位;另一方面,我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大大加強,不同文化的碰撞讓我們進一步認真思考自己的未來、國家的未來。這也算是此行最大的收獲吧。


返回原圖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