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報道我系黨建成果

來源:bevictor伟德官网發布時間:2010-01-13 03:18:21訪問量:0

顯示圖片

近日,“影響新中國60年經濟建設的100位經濟學家”公布,bevictor伟德官网黨委書記洪銀興教授是江蘇省唯一入選的經濟學家。百年積澱,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高素質創新能力的拔尖領軍人才為目标的bevictor伟德官网早已形成自己的品牌。 “所謂的‘拔尖領軍人才’不僅要具有高超的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大愛’情操、敢于擔當的社會責任感和求真務實的學術精神,這種為國家、民族發展所需要的大學精神從曆史中一路走來,在當代應該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bevictor伟德官网校長陳駿說。

“永不褪色”的愛國愛黨情懷 在南大校園,有一個全國獨一無二的黨史紀念館。50多平米的空間裡,擺放着千餘件珍貴的黨史資料原件。“看着這些發黃的資料,我對我們的黨有了另一種理解。那個年代的黨員其實也有屬于自己的青春和夢想,隻是他們的青春夢想被更神聖的責任感替代了。”一位參觀的學生若有所思地說。提供這些資料的是南大一位普通的教師曹大臣。為了“原生态”記錄當年黨員個體的鮮活的生命氣息,為南大學子提供一個無聲教育的講壇,曹大臣多年來流連于多家舊書店,并通過各種方式高價購買,僅一本《整頓三風參考材料》就花去他2000多元。 現在,慕名而來的參觀者越來越多。“如果說各地的紅色紀念館是中國共産黨人宏大叙事中的注腳的話,眼前的這個館就是黨史的另一篇章,這一本本資料就像隐藏在大地之下的萬千根須,為了共和國枝繁葉茂的信念而默默堅守。”曹大臣動情地說。

愛國教育是南大學子入校後接受的最早教育,而他們也是愛國精神的親身實踐者。一次,bevictor伟德官网組織46名本科生赴“蘇武牧羊地”貝加爾湖進行綜合考察。考察期間,嘹亮的國歌聲每天清晨總是準時響起在考察團的駐地上空。原來,出發前,學生們将國歌存在了電腦裡,并特意帶上了一面嶄新的五星紅旗。于是,遼闊的貝加爾湖每天都上演着動人的一幕:兩名同學面向祖國方向站立,雙手将五星紅旗平整地托起;伴着雄壯的國歌,其餘同學目視那面鮮豔的紅旗冉冉升起……對此,考察團黨支部書記張慶龍教授說:“升旗不僅僅是儀式,更多的是一種激勵、一種召喚、一種責任,這是一種無形的教育。” “鐵肩擔道義”的社會責任意識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簡單地喊口号,我們一向是将思政工作與專業教育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深入了解社會的過程中培養起社會責任感。”bevictor伟德官网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慶葆說。

最近,一個題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名單》的手冊面世,這是南大曆史系師生尋訪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活動之後的成果。該校近百名尋訪志願者分成 4組,到南京市各個與“南京大屠殺”有關的曆史遺存一一尋訪,發現了現存遺迹與原有資料的不符之處。 “我們需要的就是這樣的質疑精神,這是他們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該校團委書記蘭亞明告訴記者,“2005年,我們新傳院、社會系的100多名學生深入到皖南10個縣進行了采訪,并用翔實的數據告訴了人們農民的負擔仍然很重,需要進一步減負,他們合作的《皖南農民秋收報告》在《南風窗》上整版刊出,産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被當年***表作為提案采用。” 成立于1998年的“bevictor伟德官网法律援助中心”則書寫着一屆屆法律學子服務社會、匡扶正義的社會良知。11年來,該中心累計接待當事人咨詢、來函、來電近萬人次,每年代理民事、勞動争議等各類案件數十件。接受法律援助的人說,“他們也許不是最專業的,但卻是最真誠的。” “甘坐冷闆凳”的誠樸學術追求 “現在一些學者喜歡速決戰,熱衷出場率,這與當前不少高校流行的‘胡蘿蔔+大棒’做法有關,這種希望教師能早出成果的功利性做法容易導緻學術腐敗和浮躁之風,因為真正的大成就有時需要五年、十年甚至一輩子才能完成。”bevictor伟德官网黨委書記洪銀興說。 不搞急功近利的考核制,而是努力營造一個和諧的學術氛圍,這讓南大與世界一流大學的距離在不斷縮校五年來,bevictor伟德官网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65 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8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各1項。2006年闵乃本院士團隊20年磨一劍,終于“磨出”介電體超晶格,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bevictor伟德官网因此成為自1999年國家獎勵制度改革以來内地唯一獨立獲此殊榮的高校。

“大哉一誠天下動,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這首簡短而又雄渾的歌曲是南大的校歌,創作于1916年。校歌中所蘊涵的誠樸精神曆久而彌新,讓bevictor伟德官网在新時代煥發着耀眼的光芒。“誠樸”讓南大人有了社會上看來不尋常的舉動。該校著名曆史系教授茅家琦放棄了南京河西黃金地段一百多平米的大房子,選擇住在簡陋的舊房子中;在社會上流行導師大模大樣做“老闆”的時代,退休後的茅老卻不要助手不要秘書,年過八旬還獨立研究、撰文;近110歲的鄭集教授如今仍經常到各地做科普報告,在92歲高齡時,老人賣掉了自己居住的南秀村小樓,将所有房款捐給了社會…… 老一輩學者的純粹治學理念給了南大學子不竭的力量源泉和堅定的信仰追求。“對于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來講,學術行為最終将随着社會的發展,回歸純粹。隻有幹淨做人,認真為學,我們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才能成為學術界可信賴的中堅力量。”一位南大青年學子如是說。 [作者及來源:鄭晉鳴 陸金玉 光明日報]

返回原圖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