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雲翺:中國現代化,要立足傳統文化再出發

來源:bevictor伟德官网發布時間:2015-12-07 11:52:16訪問量:4

 

核心提示

 

● 如果以春秋時期的視角來觀察,孔子實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有機結合。

 

● 在江蘇,文化遺産事業投入1元錢可以産出6元錢,在全國,投入1元錢可以産出8元錢。

 

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和民族能夠脫離傳統而實現現代化。世界的現代化從歐洲尋找傳統的“文藝複興”開始,東亞地區則是在儒家的文化基礎上實行現代化的,如果文化血脈被割裂,文化的創新資源就會越來越稀缺。

中國的現代化發展到今天,我們面臨着一個問題:中國與世界,傳統與現代如何對接。

用世界視野 來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看待中國傳統文化,應該放到世界視野中去觀察,我做了一張世界文明代際發展和空間分布圖,不同文明有綠、紫、紅三種顔色。

綠圈是原生文明,一個圍繞着地中海,包括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希臘、古羅馬以及後來的阿拉伯文明,甚至包括後來被納入印歐語系的印度文明;還有一個圍繞太平洋,包括東亞的中華文明和美洲的瑪雅及印第安文明。這些5000年前後誕生的人類第一代文明,隻有中華文明延續至今。

紫圈一個在英國,一個在美國,我稱作第二代文明,與第一代農業文明不同,第二代文明是工業文明,誕生在英國,後來傳播到新大陸,目前美國達到了最高峰。

紅圈落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土地上,我稱作第三代文明,社會主義是人類的一次偉大實踐。

稍作梳理,就知道中華文明何等非凡。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國,在2000多年前,隻剩下希臘羅馬文明和中華文明,東西方交相輝映;公元前476年開始,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進入了“黑暗的中世紀”,中國卻有四大發明,并保持了1000年的高度發展,宋朝的城市化率超過30%,鋼産量世界最高,經濟總量占全球75%以上,這一時期能跟中國文化媲美的,就是7世紀左右成長起來的阿拉伯文明;後來,西方經過文藝複興和工業革命,進入了新的時代,到中國清朝時,雖然GDP還占世界的30%以上,但是已經全面落後。我們重點觀察1840年以來,中國發生了四大轉型,第一是文明轉型,從農業文明進入了工業文明;第二是文化轉型,從傳統文化變為全面接受西方文化;第三是社會形态轉型,從封建帝制轉為社會主義;第四是動力體系的轉型,從内部的動力轉為融入全球化的動力體系。對于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文明而言,這是一個翻天覆地的革命,轉型之急之快驚心動魄,震動世界,如果中國成功,将是世界文明的一大成果。

我們如何從經濟大國變成文化強國,為人類提供一種全新的現代化模式,都繞不開今天講的話題:傳統文化與現代化。

轉型發展 要從傳統中汲取營養

讓我們簡單理一理中國傳統文化的脈絡。我先抛磚引玉,說一個有意思的觀點供大家思考,那就是如果以春秋時期的視角來觀察,孔子實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有機結合。

我認為,中國的第一次統一并不是秦始皇完成的,而是西周,形成了一個分封體系,是一個禮制的社會,秦始皇完成第二次統一,是另一種統治模式,這兩種模式都留下了非常有影響的傳統。到孔子時代,第一次統一面臨瓦解,禮崩樂壞,人心不古,老傳統面臨着新形勢,社會秩序要重建。這時候孔子怎麼辦?孔子完成了第一次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對接,曆史上說孔子作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包含了文學、政治學、哲學、禮制學、曆史學、音樂學,以及預測學,這就是儒學的曆史貢獻,儒學是對中國第一次統一的模式和曆程及其文明成就的總結性認知,如果把儒學看成是孔子一個人的學問,就無法理解它為什麼在中國後來的文明中,一直是主流文化,直到今天我們還在講孔子對中國有什麼意義,世界還在講孔子對人類有什麼意義。

孔子之後重要的文化時期是漢武帝時期,采納了董仲舒獨尊儒術的學說。董仲舒在江蘇揚州任過多年官員,他的思想形成與當時江蘇的儒學文化傳統分不開。三國之前,中國的文化運動主要靠自身的創造,但三國兩晉南北朝我們迎來了南亞地區的佛教文化,東亞文化與南亞文化在中國實現了高度融合,它讓中國第一次産生了真正意義上的宗教,對中國的哲學、藝術、語言、文學、建築、思維等産生了重大影響,我們的因明學、邏輯學等因此被激發,道教也在佛教的刺激下而産生,它還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給人的生存提供了新的張力和空間。

佛教的壓力,讓儒學在隋朝找到了出路,建立了科舉制,一直到1905年廢除科舉制,這1500年間,儒學借助于科舉制,和整個國家的教育體系、官僚治理體系和學而優則仕的風氣引領着整個的千家萬戶,逐步完善了中國的知識體系,就是經史子集,而佛家和道家也建立了自己的知識體系,那就是大藏經和道藏。其中儒學由于和政治、教育以及大衆知識的體系高度結合,自然成為我們民族的核心文化。

近代以來,我們把傳統文化看成反動、落後、封閉、保守甚至吃人的,所以批判它,摧殘它,結果是民族危亡之際,傳統文化跟現代化沒有有機結合。改革開放以後,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市場的力量,西方文化的進入,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複興産生了強烈的沖擊。

而現在,中國面臨着全面轉型,我們必須要從傳統中汲取營養,站在傳統的肩膀上再出發,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如何對接的問題無論如何繞不過去。

傳統文化 遠遠不止儒釋道

說到傳統文化,很多人想到的是儒釋道,實際上傳統文化是一個非常大的體系,包含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内容。我認為文化有三個層面,一個是人類生活基礎的文化,人類創造的一切,跟自然不一樣的都是文化。第二個層面就是知識、精神或者思想。第三個是社會實踐層面的文化,比如文化事業、文化産業、文化遺産等等。在哲學層面,講物質決定精神,但在文化領域,卻是精神文化決定物質文化,世界上的第一把石斧,第一件陶器,第一間房屋,第一座城市,都不是先從天上掉下來,再由人來認識的,而都是人在頭腦裡先産生了之後再實施的,也就是說文化實際上是從思維再到物質文化創造的産物。我們要成為創新民族,必須意識到精神文化的創造力是文化的核心。在19世紀之前,社會進步主要靠傳統文化的積累,19世紀之後,發展主要靠科學教育和創新,人類這200多年的成就超過曆史上2000多年,要歸功于文化的發展,文藝複興、啟蒙運動、科學革命、工業革命,導緻了現代化的誕生,沒有人的文化創新,創造一個新的物質文明是幾乎不可能的。

多樣性的文化的交流、分享和融合是文化發展的推動力量,也是發展目标,聯合國就認為發展要以文化概念來定義,文化的繁榮才是發展的最高目标,因為文化的繁榮就是人的智力的繁榮,人的文明的繁榮,人的全面的發展。

文化的社會功能很多,比如,它是人類社會區别于自然界的本質特征,它可以傳承使後人站在前人肩膀上不斷發展,它規範着人的行為模式,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走出孤立,人類之所以有民族,有國家,根本原因是一群人有共同文化,如果沒有文化認同,那真要分崩離析了。可以說,文化為人類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人類能走出蒙昧,進入文明和現代化,甚至走出地球飛向太空,都是文化這種智慧帶來的。拿中國來說,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到科學發展觀再到創新驅動、生态文明,這都是一種文化、理念在引領着實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的發展和轉型,首先是文化的發展和轉型。

剛才我強調過傳統文化不止是儒釋道,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我一直從事文化遺産的研究和保護,就拿“紅色遺産”來說,人們往往把它當成革命傳統教育,但放在世界曆史中看,是中國或中華民族在走向現代化過程中的實踐遺産,是現代中國前身的遺存,已經成為重要的傳統文化。今天的中國人離不開傳統,離開傳統你就是一個窮光蛋,我們的語言、文字、藝術、飲食、知識體系、節慶、宗教、禮儀、城市空間、交通體系、和諧思想、文化認同等等,哪樣不是來自于文化傳統?就是說,我們不僅生活在現代,同樣也生活在“曆史”之中。

傳統文化裡 有現代性

那麼傳統文化對中國現代化的價值到底在哪裡呢?

首先,中國傳統文化是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前面說到的内容,我們最常見的就是各類文化遺産,名勝古迹,它們是文化紐帶,使我們有家國認同,還是我們的精神家園和生活環境,如果這些文化遺産不能夠融入到現代化,那麼傳統就不能變成我們的創新資源。最近屠呦呦獲諾貝爾獎,在研究過程中,這位科學家也曾從東晉的一本醫書裡獲得重要的靈感來源。西方人曾從他們的傳統中獲得了現代化的動力,為什麼中國人就不能呢?如何在自己的文化傳統中尋找創新的源泉,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思考的。

其次,中國現代化道路具有中西文化結合的特點。從1840年開始,在中國轉型過程中,完全中國化或完全西方化都沒有成功。這也反映出就是我們的現代化必須是中國本土的文化,優秀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先進文化的結合,包括馬克思主義。

再次,傳統文化中有沒有現代性?很多學者認為,人類現在這種現代化模式不可持續,因為它的動力系統是一個不斷追求物質财富和奢靡享樂的體系,甚至有人批評說,美國式生活是不理性的,因為美國人占據了世界太多的資源,如果人類都像美國人那樣生活,我們要4個地球,所以美國人自己也承認他們的發展方式是不可持續的。在人類發展長河中,實際上隻有少數國家能撬動世界的結構的改變,其中就包括中國。湯因比說得好,人類要不自殺,到哪裡找出路,到中華民族那裡去;諾貝爾獎獲得者集會說,人類要想生存下去,21世紀到哪裡,到孔子那裡去。中國傳統文化裡有一種關注天下、關注蒼生的情懷,還有天人合一、天下為公、多元共生、同則不濟、和實生物等等,這些思想放在現在不僅不過時,反而會有新的生命力。從先秦的“大同”思想,到中古的“為生民立命”思想,到孫中山的“天下為公”,直到共産黨人的為人民幸福而獻身和追求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實踐,這其中貫穿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文明理念。盡管我們有過太多磨難,但是我們一以貫之,從未放棄過這種追求。當然,我們的傳統文化也有許多不足,需要我們用批判的眼光進行揚棄。

文化遺産是龐大的 社會财富體系

我自己一直在從事文化遺産方面的工作,所以這裡特别講一下文化遺産方面的實踐。

文化遺産的核心問題就是三個方面,第一是曆史,第二是文化,第三是發展。這些年我先後主持和參與了明孝陵、大運河、中國明清城牆、海上絲綢之路、江南水鄉古鎮、無錫的惠山祠堂群和南通曆史工業城鎮、南京民國建築群、吐魯番交河故城以及宜興紫砂等數以百計的文化遺産課題項目,親身體會到文化遺産的保護其實就是一個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發展的過程。複興中華文化,文化遺産非常重要,它是民族的創造,支撐過我們文明的發展,構成了我們的特色,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協調性、互動性和共生性。在現代化進程中,它體現了生活消費的低消耗性和節約性,也展現了文化的多元性和互補性,在世界文化交流互動中,它占據着獨特的地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文化遺産是中國現在及未來具有重大經濟價值、文化價值、生态價值、曆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創新價值的綜合财富體系,如果不珍惜、不發展、不活化,那就太可惜了。

除了物質文化遺産,還有非物質文化遺産,它強調人類的文化傳承,保護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歡樂和文化認同,比如國家設立了文化遺産日,恢複了春節、清明、中秋等傳統節日的假期,讓我們享受自己的文化的遺産。我們南京的夫子廟,每年觀燈時多少萬人湧到一個文化空間去,享受共同的節日,享受共同的文化,這是任何動員都達不到的,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第三種是文化景觀,是人和自然共同建構的一種體系,比如五台山、廬山和泰山等,還有我們的梯田、古村落、風景名勝等等。第四種是文化線路,“一帶一路”就是基于文化線路遺産提出來的科學發展戰略,文化遺産成為支撐這種國家戰略的曆史依據和運動機理,這是文化遺産支撐現代化最典型、最生動的案例。第五種是産業遺産,包括農業遺産、工業遺産和商業遺産,例如都江堰,它像永動機一樣,不需要燒煤、用電,卻能澆灌上千萬畝的土地2000多年,中國很多的文化遺産裡面都包含了我們中華民族獨特的智慧和創造。

總的來講,文化遺産,是一種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資源和社會發展資源,也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還是一種戰略資源,在提升民族尊嚴,在精神文明和生活質量方面,在區域的綜合實力和可持續發展方面,都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我們曾給省政府做過研究,即江蘇文化遺産對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測算結果是投入1元錢可以産出6元多,國務院也做過全國的調研,結論是給文化遺産1元錢可以産出8元錢。當前中國的文化遺産保護仍然不盡如人意,30年間我國消失的文物達4萬多處,50%以上毀于各類建設,中國230萬個傳統村落,目前完好保存下的不到3000個,這說明我們樹立對财富資源的正确認識,對自己的民族傳統、文化家園、對文化遺産保護的認識還不到位。

古今中西 可熔鑄為新的創造力

最後說一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中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12個詞組24個字,其中有7個詞組源自傳統文化:富強、文明、和諧、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超過了一半。平等、公正、法治、民主四個詞組,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這樣的表達,但有類似的,比如民本,衆生平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等等,隻有“自由”是傳統文化裡沒有的。文藝複興以後,一個重要的文明成就就是自由,自由包含着獨立、自我約束和創造,馬克思主義認為共産主義社會就是自由人的聯合體。

另外,我自己還特别想強調科學,世界的現代化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而中國傳統文化中間,恰恰缺少科學,現代國民中缺少的也是科學精神,我們要建立一個創新性國家,我們要變成文化強國,那麼科學教育、科學思維和科學素養及科學認知能力太重要了,甚至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身就是一個科學問題。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國家主義和集體主義,有推己及人的精神,西方國家有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以及獨立自主的精神,我覺得在社會主義的新文化中,在傳統與現代化中間,我們可以兼容并包,融為一體,把它們變成一種創造力。總的來講,300多萬年的人類實踐證明,現代化發展是大趨勢,文化創造力無限,傳統文化是人類的智慧成就,是現代化的基因。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原生文明沒有斷裂的國家,也是未來最有條件成為集人類文化之大成的國家,因為今天西方文化還沒有包容我們中國文化,但是我們包容了西方文化。中華文明本身具備多樣性和包容性,包容過佛教文化,南亞文化,我們包容了基督教文化,伊斯蘭文化,西方的工業文化和現代的科技文化,以及市場經濟制度,還有我們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我們今天的困難是暫時的,我們的前途可以說是無限的,中華文化一定會迎來複興和繁榮的新時代,中國一定會變成文化的巨人,文化的強國。

(本文編輯整理自賀雲翺2015年11月2日在江蘇紫金講壇聯盟成立儀式上的演講,内容已經本人審閱)

來源:[新華日報]

返回原圖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