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迄今已30多年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需要更深入、更準确地觀察和了解世界,而世界史研究就是中國人了解世界的一扇窗,也是走向世界的一道門。然而,相比于有着兩千多年積累的中國史研究而言,我國的世界史研究就顯得很年輕,它從20世紀初才算真正開始。改革開放給年輕的世界史學科提供了極好的發展機遇,也對世界史研究的時代關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應時代問題是我國世界史研究的優良傳統
盡管我國有着幾千年之久的曆史研究傳統,但我國的世界史研究卻不是從中國史學科中派生出來的一個分支,而是産生于西方的沖擊之下。鴉片戰争以後,中國内憂外患、積貧積弱,國人被迫在沉睡中驚醒,睜開眼睛看世界,這才催生了世界史研究。那時候,有些中國人去國外留學,接受了西方的曆史教育,又把西方的史學帶回國内,我國早期關于外國的曆史知識就是這樣傳播而來的。所以,我國的世界史學科更多受到西方史學的影響,與我國傳統史學有一定距離。
此外,我國的世界史研究還有一個特殊之處:在國外,“世界史”是曆史研究的一種方法,它強調對人類曆史的橫向觀察,着眼于不同國家與地區之間的影響與互動,因此與“全球史”“整體史”有相近的含義;但在我國,“世界史”卻有其特定含義,它專指“中國之外的曆史”,也就是不包括中國在内的世界其他地方的曆史。在這個背景下,我國的曆史研究事實上分成兩部分:一是“中國史”,二是“世界史”。這是由我國史學發展的特殊經曆造成的。
作為年輕的學科,我國世界史研究卻有一個非常值得稱道的傳統,就是它強烈的時代關懷意識,這使世界史研究在每一個曆史時期都閃現着時代的光彩。比如,它一度最關心中外關系史和民族解放運動史,因為在那個時候我國面對列強的侵略,需要維護國家獨立。再比如,它曾對革命鬥争和各國政治制度感興趣,那是因為在争取解放的過程中,我國需要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改革開放以後,世界史研究把各國現代化作為重點考察對象,其中強烈的現實關懷特征更加不言自明。在我國曆史研究的各領域中,世界史學科的時代關懷意識最為強烈,原因就在于它産生于時代的要求之中。
實踐也證明,世界史研究隻有更好地以時代關懷為指向,才能更好地展現自己的社會功能。曆史學的學科功能,一是恢複曆史,二是借鑒過去。這兩點是多數曆史學家都認同的,也為社會廣泛接受。事實上,每一個國家研究本國史,都會将這兩項功能等量齊觀:一方面,需要恢複曆史,追求曆史的真實;另一方面,會對曆史進行思考,尋找它對後世的訓誡。但對于世界史研究來說,兩項功能的發揮卻是有所側重的,因為任何一個國家研究外國史,都會更注重它的借鑒功能。中國人研究外國史,其興趣點、理解角度以及獲得的感悟等,都會和外國人研究其本國的曆史有很大的差異。中國人研究外國史更珍貴的部分必定是在思考的層面(相信其他國家研究外國史也是這樣),就是從外國的曆史中我們看見了什麼、能夠得到什麼啟示?曆史的借鑒意義由此顯得更加突出,而探索曆史細節的工作必定不是主要關注點。
我國世界史研究的這種時代關懷有時是不自覺的,但它從一開始就存在,這是一種優良傳統。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應該繼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
世界史研究的近期目标與任務
今天,我國世界史研究可以關注的問題實在太多,人們對它的期待也實在太多。但是,因為積累不多、基礎不厚,又長期未受到足夠重視,除了對少數國家(比如美、英、日等)有比較深入的研究,對多數國家和地區探讨很少,也缺乏專門的研究人才。這種狀況不利于我國發展,不利于我國在世界上發揮更大作用。比如,今天我國同周邊國家的聯系非常緊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可是對周邊一些國家的曆史除了基本常識外,所知甚少。不了解它們的曆史,就不容易從文化深處理解其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所以,在處理同周邊國家的問題時,世界史研究不應該缺位。事實上,在觀察世界總體格局、處理各種多邊或雙邊關系包括中外關系時,情況都是這樣,都需要借助世界史研究。
現實的期待那麼多,我國世界史研究的近期目标與任務是什麼呢?前面已經說過,我國世界史研究産生在我國遭受西方強烈沖擊的時代,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它一開始就是在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間發揮着一種溝通和橋梁的作用。這個作用一直到現在仍然存在。從這一點出發,當前我國世界史研究的首要目标是幫助中國客觀、正确地了解世界,了解世界的整體發展以及各個國家的真實曆史軌迹,知道世界的多樣性,了解曆史的不同發展方式。這是世界史學科的使命,也是它最大的社會功能。但這一點我們目前尚未做到,世界史研究人員中大部分隻是研究少數幾個西方大國,研究非西方國家的人很少,世界大片地區的研究仍為空白。這和我國目前的發展趨勢和國際地位是很不相稱的。為此,我們的世界史研究首先要完成第一個任務,也就是使我們的研究覆蓋整個世界。在此基礎上,再完成第二個任務,也就是對每一個國家進行更深刻、更深層的分析與探讨,研究更細的問題。當然,這兩個任務也是交叉的:對我們了解比較多的國家,對大國、重要的國家,由于研究基礎較好,就應該努力發掘,在更深的層次上進行探讨;對生疏的、基本上沒有了解的國家,首先應該“開荒”,開始對它們進行研究,哪怕是非常初步的研究。
我國世界史研究近期的第二個目标是:我們對外國的曆史、對整個世界發展的曆史,要有自己的解讀,提出自己的觀點。圍繞這一目标,我們要積極參與到國際學術界重大理論問題和前沿問題的讨論中去,對熱門話題要有自己的聲音。這一點應該得到大力鼓勵和提倡。重大理論問題和前沿問題也許和我國無關,與我們自己的事相隔很遠,但我們的研究應該關心整個世界,給出我們自己的解讀,并成一家之言。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張開雙臂擁抱世界,投入到國際學術界的主流中去。我們應該了解國際學術界的動态,知道别人在關心什麼,研究的前沿領域是什麼,熟悉他們的想法,表達我們的看法,在共同關心的領域裡找到共同的興趣和共同的聚焦點,提升我們的學術話語權。
世界史研究承擔時代使命的兩個着力點
我國世界史研究要完成近期目标與任務,承擔起自己的時代使命,不辜負時代的期望,尤其需要在兩個方面着力。
從世界史研究本身來說,應努力建立我國的世界史學科體系。我國學術界所熟悉、所接受的世界史學科體系仍然是蘇聯在20世紀30年代所形成的那個體系。這個體系盡管有其優點和長處,并且自成一體,能說明不少問題,但是這個體系也有很多缺陷,不能反映人類社會的完整面貌,也不能體現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所面臨的特殊情況,更不能适應我國現在的實際需要。我國世界史研究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績,現在到了考慮建立自己的更加适應時代要求的學科體系的時候了,我們應該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事實上,在過去一段時間裡,許多學者包括許多前輩已經開始在這樣做。可以用這樣一個思路來思考我國的世界近現代史學科體系,即近代以後世界上的所有國家都沿着一條非常明顯的軌迹發展,就是“現代化”,盡管方式不同、道路不同,但發展的方向卻是一樣的。因此,以“現代化”為主線撰寫世界近現代史,其角度和思路就會完全不同,内容也會更充實、更豐富多彩。
從世界史研究發揮社會功能來說,應推動世界史研究走向社會大衆。我國社會大衆對中國史所知甚多,對世界史知道的就比較少。這一現狀是不符合發展潮流的。時代已經把我們推進了世界,我們如何能不關心世界、不融進世界曆史的記憶中?中國正在走向世界,了解世界史對我國公衆建立廣闊的世界視野非常有必要,而且很重要。因此,加強對國人的世界史教育已經是不可回避、不能拖延的問題。在許多國家,包括我們近鄰的一些國家,對世界史的教育都非常重視,甚至已經超過對本國史的教育。加強對國人的世界史教育,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其中一個重要途徑就是世界史研究者撰寫大衆喜歡閱讀的世界史書籍。這需要學術界轉變觀念,不僅注重推動學術研究的發展,而且注重将學術成果大衆化。世界史研究者應當自覺承擔起這一任務,将其作為一項光榮的使命,為社會大衆打開一扇了解世界之窗,讓他們看到更多的世界,了解更真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