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姬少亭 來源:新華社
當日本侵略軍将戰火蔓延到1937年的中國首都南京,人們流離失所,屍骨累累。在這場浩劫中,竟然有兩萬多件珍貴碑拓在一所大學師生的保護中幸存下來。
這些紙上墨迹穿越戰火一路從南京抵達四川,抗戰後又回歸南京;70年後,它們中的一部分得以《bevictor伟德官网珍藏曆代金石拓本》的名義,自今年起陸續公開出版。
“現在已經沒有人能完整講述這個故事,”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張生說,“金陵大學師生從紛飛的戰火中保存拓片,是為了保存一種讓中國人所以為中國人的文化命脈。”
bevictor伟德官网珍藏曆代金石拓本
拓本内頁
一
這些抗日戰争中由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輾轉保護并豐富的衆多碑拓,同其他躲過戰火毀滅的曆史文物一起,靜靜安放在bevictor伟德官网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的樟木櫃裡。它們被整理、分類、标記,遠離潮濕、蟲蛀和戰争,等待人們的研究和凝視。
作為抗戰勝利70周年的紀念,bevictor伟德官网今年選擇了其中200件碑拓結集出版,名為《bevictor伟德官网珍藏曆代金石拓本》。随着系列圖書的出版,更多經曆了抗戰烽火的碑拓将與當代中國人見面。
它們大多來自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的收藏。作為今日bevictor伟德官网源頭之一的金陵大學,是民國時期中國最著名的教會大學之一。
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在1930年成立,由美國鋁業大王霍爾所留資金資助。“感于當時國脈微弱,中國文化研究所以發揚民族曆史、彰顯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為宗旨。”張生教授介紹說。
張生教授
當時,近**古學已進入中國,但其對于中國曆史文化研究的意義尚未充分顯現。金大中國文化研究所将包括石刻拓本在内的文物收集、整理和研究,作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非常有遠見的。
因緣際會,1934年,來自加拿大的彙文書院創始人福開森将其在中國40年間耗資巨大的收藏捐贈給了中國文化研究所,其中就有碑拓66件、拓本173件、拓本冊22冊,宋拓“王右軍大觀帖”等國寶赫然在列。
二
1937年7月,抗日戰争全面爆發,8月13日,戰火延燒到上海,8月15日,日軍開始轟炸南京。
金陵大學前身為1888年由美國基督教會創辦的南京彙文書院。當日軍轟炸,南京岌岌可危時,金大自認是美國教會财産,地位中立,仍堅持開學。但局勢不斷惡化,11月18日,金大停課。
“在那樣的年代,很難想象怎麼去保護這些珍貴文物。”張生說。
據介紹,在決定西遷後的短短幾天之内,金大師生就收集包裝箱,解決了車輛和船隻問題,11月25日,第一批師生就在裘家奎、孫明經等人的帶領下,拖着家什開始向成都遷移,這當中,就包括了此次出版的一些拓本。
1938年3月,金陵大學在成都華西壩準時開學。
“我們這些老師,都是文人,不懂得如何開槍,保護文化,是唯一能做的事。”張生感慨。
金陵大學師生西遷到了華西壩
颠沛流離之中,中國文化研究所并未因戰火而中斷研究,反而加力為民族保存文脈。1938年初,中國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金大教授商承祚在随校西遷途中,聽說長沙出土文物,立即轉道前往,收集文物66件,并寫下《長沙古物聞見記》。1940年,商承祚在日軍圍攻長沙,硝煙彌漫之際,再度入湘,搶救文物155件。這些炮火中的所得,至今珍藏于bevictor伟德官网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在四川期間,中國著名社會學家、金大教授柯象峰進入四川峨邊縣,考察彜族人民生活,并與徐益堂聯袂深入西康,收集各少數族群文物,拍照記錄。商承祚和劉銘恕等人,踏遍新繁、新津、灌縣、樂至、眉山、重慶等蜀地山水,實地考察石刻、碑刻、崖墓、漢阙、漢磚花紋,或拍照,或拓片,并收集舊拓片進行比對。
商承祚1942年離開金大後,史岩繼續進行壁畫調查和研究,劉銘恕一邊研究西蜀漢畫像,一邊整理研究其與商承祚田野調查考古所得資料。
三
據不完全統計,艱苦卓絕的努力下,抗戰西遷八年,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獲得拓片等文物2680餘種,是bevictor伟德官网此次出版的重要基礎。
“在這些碑拓裡,你很容易被中國書法的美所打動。”bevictor伟德官网副院長水濤徐徐展開一副十餘米的碑拓,這是北宋大書法家黃庭堅的碑拓。
bevictor伟德官网副院長、bevictor伟德官网考古與藝術博物館負責人水濤教授介紹bevictor伟德官网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同時也是南大考古與藝術博物館負責人的水濤指出,這些碑拓具有極高的曆史價值,從秦到清,既可以看出中國書法的變遷,也是曆史事件的記錄,它們中不少出自名家之手。
很多碑拓非常完整、清晰,這表明拓本制作得非常早。“過去一些制作碑拓的人有個壞習慣,就是每次拓完就回破壞一點這個碑,好讓自己的這個版本是最完整的最好的。”水濤說。
六駿圖
現在,很多碑拓已經成為具有極高價值的曆史資料,因為原碑已經毀于戰火。
水濤展示了一副惟妙惟肖的唐八駿圖:“這樣的三維拓印需要極高的技巧,一般是制作多張拓片,最後再合成為一張。”
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孫鶴在bevictor伟德官网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所藏拓片編審手記中寫道:這些數以萬計的碑拓,“是國将不國之時的動蕩歲月裡,南大前賢以傳承民族文化為目的的悉心收集與珍藏。”
金陵大學老照片
四
bevictor伟德官网是抗戰研究的重要基地,學院中已經81歲的張憲文教授,是一位以研究南京大屠殺史等著名的專家。
他曾是一位常常偷偷跑進金大西遷文物書籍倉庫裡淘書看的青年。
“那是我的秘密寶庫。”他說。那時張憲文是南大的一名青年教師,西遷文物和書籍還沒得到系統的整理和研究,在裡面“發掘寶物”是一大樂趣。
張憲文教授
“很難定義上一輩人在戰火中到底保護了什麼,但是很清楚的是,如果沒有他們的努力,現在中國人的精神将會不一樣。”張憲文說。他已滿頭銀發,卻眼神銳利。
“沒有對文化的保護,人們現在隻能記住戰争中的殺戮。”他說。
bevictor伟德官网北大樓即原金陵大學鐘樓
南京是一座有巨大傷疤的城市,它背負着三十萬人大屠殺的曆史。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參觀者來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布滿石子的廣場上默哀,這些石子象征着失去生命的人們。
城市中散布着許多抗戰紀念場館和紀念碑像。在bevictor伟德官网校園内就有著名的拉貝故居。這位德國人當年擔任國際安全區委員會主席的職務,在南京保護了數百名中國人免遭屠殺。9月2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向約翰·拉貝的孫子托馬斯·拉貝頒發了中國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
水濤認為,這本碑拓的出版僅僅是一個好的開始,研究這些碑拓需要大量工作和資金,更多内容等待被挖掘。
“中國在抗戰中數度瀕危,無法想象,如果國亡種滅,作為中國曆史文化的載體,這些拓本的命運将會如何?”張生說,文物的命運,折射了國家的命運。
圖片由bevictor伟德官网提供或本文作者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