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沈漢老師正式退休。但是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他,并沒有就此安享晚年,而是像頑童一般,戀戀不舍在自己的學術樂園,繼續從事着他的理論研究,奮鬥在學術最前沿。2015年,沈漢老師在退休一年後,憑借《資本主義時代歐洲農業經濟組織研究》這一研究課題,成功申請到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為此,我們專程前往沈漢老師家中,對他進行了專訪。專訪過程中,沈漢老師以課題研究為出發點,向我們分享了自己治史的态度,以及對研究生學習的建議。我們精選了其中的核心内容,希望沈漢老師的所思所想,能夠讓同學們獲得一些啟發。
沈老師,您好!首先恭喜您成功申請到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謝謝!
簡單介紹下您的這一課題吧。
課題研究的題目是《資本主義時代歐洲的農業經濟組織研究》,主要是對歐洲的農業史做一個梳理和概括。題目中的資本主義時代指的是從封建主義到資本主義時期,農業經濟組織是一個通俗話語,實際上包括農業經濟形态、農業經濟制度、土地制度、農業經營方式、人身關系等,這些都是課題所探讨的内容。
課題的目标是想通過對若幹國家的個案梳理,概括出到資本主義時代,歐洲部分農業的發展道路。
課題的一個理論點是到資本主義時代,農業經濟的發展是相當複雜的,與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并不完全相同。
這一課題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資本主義時代歐洲農業經濟組織研究,是當初我進行土地制度史研究的繼續與擴大。我曾經有半年時間呆在英國潛心做研究,英國雷丁大學鄉村史研究中心與東英格利亞大學是英國最重要的英國農業史基地,檔案與二手資料非常齊全,這半年時間,讀了很多材料,思想轉變的契機是在德國的那個冬天,我找到了一條從領主制殘餘的消失來解釋英國農業的路子,再加上之前對英國土地法的研究,基本完成了對英國農業史的認識。
我認為英國革命沒有徹底的廢除封建法律制度,包括土地法,對中世紀土地法律制度的繼承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從農業經濟史來看,到1790年甚至之後莊園制度并沒有消失,莊園制度殘餘還很多,如身份制度的殘餘,所以說,英國農業并不完全是資本主義的。這一認識推翻了馬克思關于16世紀英國是農業資本主義典型國家的論述,也推翻了圈地運動為工業革命提供條件的觀點,以及關于農民消失的結論。(詳見2005年出版的《英國土地制度史》)
在史學方法上,E.P.湯普森關于18世紀社會研究的方法對我的啟發比較大,我形成了兩個概念:一是社會經濟結構是多元的,一元為主,多元構成的階級結構觀念;二是過渡形态的模糊性認識。如1987年在英國史國際會議讨論會上,在《英國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期階級結構的模糊性》的報告中,我指出英國的鄉紳是一個過渡型社會集團,這個時期社會階級界限具有模糊性,借助自然科學的模糊概念較好地說明了問題,得到了國外學者的贊同。
您計劃如何開展這一課題的研究?
我計劃從幾個角度研究資本主義時代歐洲農業的經濟組織:從土地法的角度研究土地所有權;從農業資本主義經濟組織的角度來研究資本主義時代的生産關系;最後希望能通過具體個體結構的研究,提出一個農業經濟形态的發展史理論。
我認為,到資本主義時代,農業經濟有資本主義組織成分,如美國資本主義大農場,也有半資本主義組織成分,如歐洲帶有商業化的農業經濟,還存在非資本主義組織成分——如個體農業,家庭農業始終是農業經濟結構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資本主義時代的農業表現出複雜的結構。
除此之外,我還打算把農業經濟組織的系譜研究擴大到全球,把北美,拉丁美洲,非洲,亞洲都囊括其中,比較全面地做一個考察。通過這個研究,我希望能夠補充和豐富馬克思主義社會經濟學理論中關于農業經濟形态的系譜結構問題。
您認為這一課題能夠申請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一是認真,這個課題邀請了學界的同行,他們都是相關研究的佼佼者,也有一定的研究基礎,研究領域包括德國史、法國史、俄國史等。二是也有研究基礎與前期成果,《英國土地制度史》是很重要的一本書。此外書櫥裡的這些複印材料,都是課題的資料準備。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您認為在您的研究生涯中,哪些經曆對您的影響比較大?
我當過六年半知青,“文化大革命”後期我們幾個同學從南京一直走到江西井岡山,經過了江蘇、安徽、江西,接觸了農村的情況,看了平原也到了山區,對農村有了一些直接的感性認識。在我從事史學工作後,我多次去歐洲,坐車在歐洲大陸還有英國到處旅行的時候,看到各國農村的地貌和農作物的情況。到我研究農業史的時候,這些因素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過去的生活積累和觀察對于我認識農業史的複雜性,尤其是農業經濟的自然規定性和非資本主義性起了作用。
治史三十多年,您最大的感悟是什麼?
治史有一定的基本要求。總的來說有這麼幾點。一是要盡可能多地掌握史料,了解你研究的對象的方方面面,了解曆史事件的細節和曆史事件發生的場景,了解曆史人物的語言。要象巴爾紮克那樣,努力去再現曆史場景。二是史學史學習,把握專題史學研究發展的動态,一定要搞清楚先人和同時代人有哪些成果,在此基礎上尋找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生先把出版的外國史學名著著作讀起來,比如E.P.湯普森、年鑒學派、伊格爾斯等人的史學著作;三是外語學習,語言不通是緻命傷。史料與語言這兩個拐杖,缺一不可。四,世界史的研究生,最好也讀些中國史,争取能做點中西比較研究,這在國内很缺。
現在大多數碩士包括博士對理論沒有興趣,實際上,關注理論問題可以使我們的研究選題和研究成果上一個更高的層次。現在一個普遍傾向是史學研究的碎片化,沒有什麼人去關注和提出大的理論問題,也不關注史學研究成果。另外,還有很多自然學科的方法論也是非常值得研究與借鑒的。
思想觀念上不要過于崇拜權威和已有的成果。名家和權威的一些學術觀點并非就成定論。對于我國世界史研究的現狀我們要有冷靜和清醒的認識。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了,世界史學科和其他學科一樣,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我們的學術水平仍然不高,這一學科的學術理論反思還沒有完成。我們必須繼續高舉反對“凡是”論的旗幟,繼續解放思想,繼續學術更新和理論更新的方向,才有可能繼續前進。幾年前,在bevictor伟德官网舉辦的史學理論前沿學術讨論會上,我提出了世界史學科需要重新認識的36個問題,但隻得到了少數同行的關注。我想,世界史研究要繼續解放思想,倒退是沒有出路的。你們研究生更應該如此,要形成自己獨立的想法與見解。
您退休之後的生活與之前有什麼變化嗎?
不帶學生了,不去上課了,生活也安靜了許多,有更多的時間來搞更大一些的研究題目。我希望在“資本主義時代歐洲的農業經濟組織研究”這個國家重大課題的研究中,和同事合作,能夠提出一些新的史學觀點,取得學術和理論的突破,藉以豐富馬克思主義社會經濟形态的理論。
好的,謝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祝您身體健康,課題早日取得豐碩成果!
謝謝,也祝你們學業有成!
文章來源:南大曆史系研會微信公衆号,作者:賈凱月,宣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