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我校bevictor伟德官网張良仁教授在仙林校區逸夫樓B105教室作了題為“阿富汗出土的中國漆器”的講座。
張教授首先介紹了絲綢之路的基本情況。絲綢之路是19世紀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提出的一個概念,後來為國内外學者接受。随着研究的深入,人們認識到,它不是一條道路,而是一個道路網絡,跨越亞非歐三大洲,除了陸路還有海路,前後延續了1700多年。曆史上的許多商品、文化和科技就是通過絲綢之路傳播的。之後,他向同學們展示了絲綢之路上的健陀羅佛教藝術與和田尼雅、若羌樓蘭古城、敦煌莫高窟等遺址,其中出土的文物如犍陀羅佛雕像、印度印花棉布、佉盧文書、漢“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和漢五铢錢等生動地體現了絲綢之路所扮演的文化融合和傳播作用。
随後,張教授重點介紹了阿富汗貝格拉姆城址出土的中國漆器。城址是1936以後法國考古隊發掘的,僅保存南部的部分,發掘者定為“宮殿”和“市場”。其中“宮殿”區發現了大量的珍貴藝術品,有羅馬玻璃器、羅馬青銅人物雕像、印度象牙雕刻和中國漢代漆器。關于貝格拉姆的性質,學術界有Alexandrie of Caucasus和Kapisa兩種說法,之所以存在分歧,原因就在于貝格拉姆城址出土器物的年代存在争議。張教授通過翔實的考證提出貝格拉姆出土的中國漆器的年代範圍為74BC-23AD,并認為這些漆器的産地為漢代皇室作坊和諸侯國作坊。他指出,這些漆器作為奢侈品,是漢代皇室賞賜給國内外上層貴族的禮物;它們在貝格拉姆的出現反映了漢朝與中亞上層社會的往來。
在最後的互動環節,張教授耐心回答了同學們的提問。(新聞中心學生記者 龐茜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