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十八大以來,中國逐步進入發展“新常态”,在此進程中,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遺産事業。從習近平同志一系列講話中,可以感受到文化遺産事業在當代中國的重要地位,概括地說,文化遺産是國家走向未來的堅強基石;是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據;是創新發展的寶貴資源;是建設特色化和諧性城鎮的必要力量;是國家“新常态”的特殊構成;是現代科學研究的重要對象。
包括“文化遺産”在内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近現代有過三次命運:1840年之後到1949年,主要是懷疑和否定;1949年之後到1977年,主要是彷徨和破壞,當然,具體到不同的文化遺産門類,則又有不同的情況,其中在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重要的可移動文物保護及相關博物館建設方面則也有較大成績;1978年之後到今天,主要是初識和複興。其中,黨中央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一系列新思想尤其引人注目,為文化遺産事業提供了新認知、新價值、新目标。也可以說,中國文化遺産事業在國家發展“新常态”下需要做出戰略性适應。
中國發展“新常态”是習近平同志在2014年5月9-10日于河南考察工作時提出,此後,他多次對“新常态”的内涵和要求做出解釋。“新常态”下,國家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中國經濟要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服務業和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經濟發展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制造業要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城鄉差距逐步縮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發展成果要惠及更廣大民衆;要發揮“市場”和“政府”兩個作用;“改革”和“法治”雙翼齊飛等等。國家一系列适應“新常态”要求的政策、舉措、項目等陸續出台。其實,從“中國夢”的提出到“新常态”的強調,中國新一輪現代化事業發展藍圖徐徐展開,世界為之矚目。
在“新常态”的概念和内涵中,雖然沒有直接提及“文化遺産”,但是我們從習近平同志十八大以來一系列講話中,仍然可以發現,“文化遺産”事業是其中不可缺失的内容。從理論上說,“文化遺産”是指先民在曆史上創造并保存到今天的一切文化遺存。它包括可移動文物、不可移動文物、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文化景觀、農業遺産、工業遺産、紅色遺産等物質形态遺産類型,也包括傳統的語言、文字、習俗、技藝、節慶、戲曲、音樂、美術、民間知識等在内的非物質形态的遺産類型,還包括古籍、曆史檔案、家譜等文獻類遺産。可以說,“曆史”與“傳統文化”是“文化遺産”的内在涵義。關于“文化遺産”的地位和作用,國内外許多學者都做過大量研究,筆者隻是就閱讀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的一系列講話之後,對中國新常态下的“文化遺産”所擁有的地位認知做一初步的梳理。
一、文化遺産是國家與民族走向未來的堅強基石
當今世界的任何國家和民族都是曆史的産物,作為曆史進程中形成的文化遺産,自然成為觀察世界不同國家和民族文化創造性、文化特征性的最佳視角。此外,在習近平同志的話語中,包括物質文化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文獻遺産在内的“文化遺産”系統還是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明成果”,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曆史文明與現代文明的重要構成。如他于2014年3月27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演講時就說“中國還有大量文明成果被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世界記憶遺産名錄”。
文化遺産作為不同國家與民族曆史的重要見證與載體,自然成為每個國家與民族走向未來的基石,也是國家和民族最堅實的凝聚力和最持久的精神家園所在。習近平同志指出“人類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是在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中走到今天的。”“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集體記憶。”“當代中國是曆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當代中國思想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傳承和升華,要認識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中國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國的文化血脈,準确把握滋養中國人的文化土壤。”為此,要“科學對待文化傳統。不忘曆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我們要善于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隻有堅持從曆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幾千年來人類積累的一切理性知識和實踐知識依然是人類創造性前進的重要基礎。隻有不斷發掘和利用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思想文化和豐富知識,我們才能更好認識世界、認識社會、認識自己,才能更好開創人類社會的未來。”
從習近平同志的的講話中,我們可以進一步感受到文化遺産事業對一個國家和民族所具有的根本性、奠基性意義。保護好利用好各類文化遺産,是建設一個現代化國家的不可缺少的偉大事業,也是政府和所有公民應盡的責任、權利與義務。
二、文化遺産是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據
近代以來,中國文化發展進程中一個嚴重的現象就是缺少立足于自我文化基礎上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把繼承民族傳統文化與學習西方先進文化完全對立起來,傳統文化被不斷地質疑、批判、否定、破壞甚至毀滅,有人把“傳統文化”不分精華糟粕而定義為“封建主義”“封建迷信”、“舊世界”“四舊”,甚至把中國曆史上存在的封建專制主義、“學而優則仕”、官員貪腐、裙帶關系、階級對立、缺少自然科學思維等問題統統說成是由孔子或“儒學”造成的。許多人一味傾慕西方,有人形容其為“外國的月亮都比中國圓”,有的恨不能把自己變成白皮膚、高鼻子。一些激進的口号如打倒孔家店、取消漢字、取消中醫、破四舊立四新等也大行其道。人們不相信在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基礎上能夠建設一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現代化國家。一個國家或民族如果抛棄了自我文化根基、文化血脈、文化精神、文化土壤、文化積澱、文化優勢,“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難以立足的,更難以做到具有獨立地位的“文化創新”,出現的隻能是“文化摹仿”、“文化跟風”甚至“文化扭曲”。
對中國近代以來“傳統文化”的命運,習近平同志也發表過看法。他說“對傳統文化我有兩個方面感受,一方面感受到傳統文化受到了破壞,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破壞嚴重,批判一切,老祖宗好的東西也批掉了,如批師道尊嚴等,内傷是很大的。直到現在仍有負面影響,在造反有理的旗幟下,什麼都可以破壞。改革開放後,資産階級、資本主義腐朽的東西跟着商品進來了。對傳統文化造成雙重影響,文革、改革開放後資本主義、資産階段腐朽的東西,以至于很多社會現象讓人感慨:人心不古!另一方面,我們感到傳統文化深入人心,是中華民族精神基因的傳承。”正是基立于對中華文化強大生命力的堅強信念,他才特别警惕當代仍然出現的漠視傳統文化的社會行為,如2014年9月9日,他在北師大參觀“尊師重教、築夢未來——慶祝第30個教師節主題展”時,對一些地方把古代經典詩詞散文從課本中去掉的做法稱之為是“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這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種何等的關愛情懷,它還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即使在當代,知識界和教育界的一些同志們仍然沒有意識到“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嚴重缺失。
習近平同志對“曆史傳統”“文化傳統”“傳統文化”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方面的重大價值的認識走在時代的前列,他最為精彩的表述就是“四個講清楚”。他說:“ 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曆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曆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适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着深厚曆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基立于曆史和民族文化的基礎上認識現代中國,這是一種實事求是的科學方法論,這種方法論還成為他提出“世界文明多樣性”的立論依據。
作為文化遺産工作者,我們知道,人類從舊石器時代開始,就創造了文化多樣性,五千年前左右,又在“文化多樣性”的基礎上創造了“文明多樣性”,出現了中華文明、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希臘文明、印度文明以及稍後的印第安文明、阿拉伯文明等,這些是不争的曆史事實。如今,這些創造了無限曆史輝煌的“文明”多以“文化遺産”的形式保存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成為展示世界文明多樣性的經典實證。習近平同志以法國盧浮宮和中國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以古瑪雅的奇琴伊察古城、以帶有濃厚伊斯蘭文明色彩的中亞撒馬爾罕古城以及中國秦俑和法門寺地宮等出土文物為實例,闡述了“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各種人類文明在價值上是平等的,文明沒有高低、優劣之分”“每一種文明都是獨特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承認世界“文明多樣性”共生、互鑒、交流、合作,是樹立“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必要前提,習近平同志的示範作用值得中國文化遺産工作者學習和敬重,他以“文化遺産”作為“文明多樣性”的實證範例也讓我們意識到文化遺産對人類而言具有更加深層的思想價值和動力價值。
三、文化遺産是創新發展的寶貴資源
十八大以來,有一個重要現象,即以習近平同志為首的黨中央不僅特别重視“曆史”和“中華傳統文化”,而且還将其作為重要的思想創新資源和治國理政資源。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新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4年2月24日,習近平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棄傳統、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标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内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然包容了中、外優秀文化特質,但習近平同志強調的首先是要立足于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高度強調“傳統”的“根本”與“命脈”性作用,而不是舍本求末、舍中求外,這樣的“核心價值觀”才能接地氣、得人心、易實踐。
習近平同志善于從文化遺産中汲取創新資源的實例甚多。如他和其他中央領導人在觀看了國家博物館《複興之路》曆史展覽後提出了影響遍及國内外的“中國夢”的理念;利用“絲綢之路”的曆史創造和遺産概念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而且,習近平同志先後在布魯日歐洲學院、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在納紮爾巴耶夫大學、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在印度尼西亞國會上,都充分利用諸多文化遺産事實闡述“絲綢之路”以及相關的海上香料之路、萬裡茶道等“線路遺産”對中國和相關國家的深遠意義。他以曆史遺産為依據,以“一帶一路”曾經給沿線國家與人民帶來過的文化交流和經濟合作成就為實例,高瞻遠矚地構建了複興古老的“絲綢之路”以造福中國與世界人民的宏大戰略,并且采取衆多切實措施推動其落實。當然,中國文化遺産界在此過程中也積極推動“絲綢之路”進入“世界遺産名錄”,或相繼舉辦大型專題文物展覽,使“曆史”與“現實”實現了成功對接。
習近平同志在治國理政方面善用曆史文化遺産作為創新資源的實例還有:2014年4月19日,在“反四風”進程中,他于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特别強調運用曆史智慧、推進反腐倡廉建設;2014年2月17日,他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讨班上指出“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曆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他在認識國家治理體系建設時同樣深刻考慮到國家的“曆史傳承”和“文化傳統”在其中的作用。當然,“文化遺産”和“文化傳統”不僅指古代,近代以來的“紅色遺産”和20世紀下半葉形成的“改革開放”遺産同樣構成了中國文化遺産和中華文化傳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如習近平同志在古田會議舊址及古田會議紀念館考察時就指出“曆史往往在經過時間沉澱後可以看得更加清晰”,還要求随同考察的全體中央軍委委員深入思考“當初是從哪裡出發的、為什麼出發的,接受思想洗禮,以利于更好前進”。這正是學者們經常說的,人類為什麼要了解曆史?為什麼需要文化遺産?因為我們隻有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我們才知道向哪裡去!
四、文化遺産是建設特色化和諧性城鎮的必要力量
十八大開始,中國提出“新四化”,即城鎮化、信息化、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其中城鎮化尤其受到中央重視。中國需要什麼樣的城鎮化?中央于2013年12月13日在北京專門召開“城鎮化工作會議”予以明确。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會議,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會上,城鎮化進程中“文化遺産保護”問題受到高度重視。會議要求,在城鎮化過程中,要提高曆史文物保護水平,要傳承文化,發展有曆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會議提出了推進城鎮化的主要任務,其中涉及到文化遺産部分出現了一個響亮的提法,叫“記得住鄉愁”。
這次會議強調,“城鎮建設,要實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學規劃和務實行動,避免走彎路;要體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要融入現代元素,更要保護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延續城市曆史文脈;要融入讓群衆生活更舒适的理念,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在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中,要注意保留村莊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事實上,特色性城鎮和人地和諧性城鎮曾經是中國許多傳統城鎮和村落的基本特征,這在國内外均有共識,然而,在中國數以萬計的城鎮中,今天能夠保持這種文化特征性的可以說已是數量極少,大量曆史街區、曆史建築等在建設進程中被拆除或被嚴重改造,許多所謂的老城、老街、老村也幾乎以新仿、新建為主。迄今能夠保存下來的各類遺産都具有珍稀性、不可再造性和唯一性。在這種背景下,尤其讓人感動的是,2014年2月,習近平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時強調,“首都規劃務必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貫通曆史、現狀、未來,統籌人口資源環境,讓曆史文化與自然生态永續利用、與現代化建設交相輝映。”他特别指出,“曆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曆史文化遺産。要本着對曆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傳承曆史文脈,處理好城市改造開發和曆史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的關系,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一位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把城市曆史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提高到和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這在中國曆史上是第一次。
當然,如果回到實踐中,我們仍會發現,不少地方在城鎮化或城鄉一體化過程中,還是存在不尊重地上、地下曆史遺存,不尊重山水自然格局,文物毀壞現象嚴重的問題,一些鄉村風貌盡失,這類鄉村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認同感淡薄,去“文化化”比較嚴重,“千城一面”“百城同貌”“文脈斷裂”“鄉村失色”的現象飽受批評。我們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包括開發界如果能夠如習近平同志那樣給予“文化遺産”以應有的理解、重視和尊嚴,中國的文化遺産事業和特色城鎮化建設一定會取得更大成就。
五、文化遺産是國家“新常态”經濟的特殊構成
文化遺産事業包括“保護”與“利用”兩個部分,而保護、利用也是“發展”的題中之義,把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及社會發展對立起來,是一種片面甚至是錯誤的認識。對此,習近平同志同樣有過十分精彩的表達,如他提出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對“傳統文化”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其中影響最為廣泛的就是“讓文化遺産活起來”的指示。
2013年12月30日,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進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同志在主持會議學習時指出,“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适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他的這次講話中關于“讓文化遺産活起來”的精神成為2014年全國“文化遺産日”的主題。更讓人敬仰的是,習近平同志本人就是一個“讓文化遺産活起來”的實踐者。如前所述,他不僅把曆史文化遺産資源當作思想創新資源和治國理政資源,而且對文化遺産的價值也有獨到的看法,如他以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為例,闡述“文明多樣性”的實證和意義;他指出“對待不同文明,不能隻滿足于欣賞它們産生的精美物件,更應該去領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隻滿足于領略它們對以往人們生活的藝術表現,更應該讓其中蘊藏的精神鮮活起來。”也就是說,即使是物質文化遺産,我們也應該去發掘、傳播、弘揚、活化其獨特的精神價值。在這方面,對文化遺産界而言,可謂任重而道遠。
“讓文化遺産活起來”,其意義不僅在于“文化建設”層面,同時也在于“經濟建設”、“社會建設”及“生态文明建設”方面。我國許多文化遺産地本身就是風景名勝區、文化生态區、曆史文化城鎮或曆史文化名村、特色旅遊區等,是發展文化旅遊、健康休閑、文化教育、文藝創作、文化創意等新型事業的不可再生資源。“文化遺産活化”以保護和确保文化遺産絕對安全為前提,但要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不能變成“死保”,變成脫離民生、高高在上的“鐵将軍把門”地。尤其是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産,如果得到“活化”,将會變成具有強大市場效應和具有獨立知識産權的民族品牌産品,這方面的實例在國内外都舉不勝舉。
六、文化遺産是現代科學研究的重要對象
文化遺産事業既是黨和政府主導的公共性事業,也是具有豐厚知識内涵和專業技能的現代科學事業,還是社會各界都可以參與并推動文化發展與繁榮的社會性事業。根據我們的實踐,其中對文化遺産展開現代科學研究尤為重要,隻有對各類文化遺産的來龍去脈、内涵、特征、動力、價值、現狀等有了深切的調查與研究,才能理性地展開保護、利用、發展等一系列行動。
“文化遺産”作為一個學術領域,具有融基礎性研究和應用性研究、曆史研究與當代研究,文化研究與技術研究等諸方面于一身的特點。在這方面,習近平同志的一些講話也強調了文化遺産及曆史和傳統文化作為課題研究的重要性。如他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讨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指出:“正确對待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對待傳統文化和現實文化,是我們把握好的一個重大課題”;他不止一次提到的“四個講清楚”,實際上是一系列内容廣泛的與文化遺産有直接關系的科研課題。習近平同志特别強調對“曆史”和“傳統文化”的學習,強調開展相關研究,2013年6月25日,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第七次集體學習時說:“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要繼續加強對黨史、國史的學習,在對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地走向未來,不斷交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答卷”;他要求“各種文史知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領導幹部也要學習,以學益智,以學修身。”“我們不僅要了解中國的曆史文化,還要睜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曆史文化”;他對曲阜孔子研究院在儒學遺産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給予高度肯定,要求孔子研究院保持深入研究的态勢,在東亞文化圈中居于主動,并承擔國際學術交流職。我們相信,他自己對中華傳統文化重要性的認識、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認識、對文化遺産活起來的認識、對城市遺産非凡價值的認識、對中華文明在世界未來發展中的責任與地位的認識都是建立在深入學習、思考和研究基礎之上的。他對“傳統文化”提出的“精神命脈”“文化基因”“活化”“雙創”等價值命題都有重要的學術認識和社會實踐價值。
從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講話中,中國文化遺産界及社會各界當獲得啟迪,感知責任,明确方向,改進工作。
《中國文化遺産》2015年第1期
賀雲翺:bevictor伟德官网曆史系教授,博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