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副對聯概括曾國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将為相一完人。”曾國藩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一無背景,二無家學,卻在短短幾十年間扶搖直上,先後出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位極人臣,在清王朝處于風雨飄搖之際力挽狂瀾,扶大廈于将傾,再造中興之世,被譽為“中興名臣”。
晚清以來有不少名人對曾國藩給予了很高評價。毛澤東1917年8月在寫給老師黎錦熙的信中稱:“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曾國藩死後谥号),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表示了欽佩之意。
蔣介石對曾國藩的評價更多。他在給兒子蔣經國的信中,多次教導一定要讀《曾文正公家書》,說“曾文正公家書皆閱曆之語”。“閱曆之語”就是親身經曆的事,不是不切實際的高談闊論。他說曾國藩“自立立人,自達達人”,也就是自己立得住,也要讓别人立得住。他還親自從《曾國藩家書》中摘錄出許多語錄,誦讀參悟。馬英九的父親臨終前留給兒子的遺囑中寫了一句曾國藩的話:“以天下至誠勝天下至僞,以天下至拙勝天下之巧。”意思是說做事不要走捷徑,要認真。
他給後人留下了許多不可思議之處:一個文弱書生卻組建了晚清最具戰鬥力的湘軍,将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鎮壓下去;一個功高震主讓慈禧太後寝食難安的重臣,卻能在功成名就後全身而退;一個在鎮壓農民起義時大肆屠殺的“屠夫”,卻在個人修身養性上達到了“聖人”的境界,成為晚清最後一個理學大師;一個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人,卻成為洋務運動的先驅,為中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基礎。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去揭開的謎團,下面從其人生的曆程來探究他成功的秘訣。
一、 青雲直上
曾國藩是湖南人,他的家人世代在鄉間務農。他父親考中過秀才,當過私塾先生,有一定的文化。他在家排行老大,28歲考上進士,從鄉下到京城做事。他的弟弟都羨慕他,他則教導他們人要立志:“人苟能自立志,則聖賢豪傑,何事不可為?”堅信隻要心存大志,就大事可成。他的弟弟曾國璜覺得在家塾讀書條件不好,想外出讀書。曾國藩在回信中說:“苟能發奮自立,家塾可讀;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背柴)、牧豕(放豬),皆可讀書。”所以不必講條件,“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志向遠大并不代表一定會一帆風順。他考秀才時就不順利,考官認為他文理不通。後來再考隻得到背榜,也就是最後一名。他沒有放棄,去省城就讀名校嶽麓書院,勤學研修,終于相繼考中舉人、進士。在進士及第後,他立下更大的志向,在北京給自己寫了一副對聯:“不為聖賢,便為禽獸;莫問收獲,隻問耕耘。”曾國藩28歲進入翰林院,已開官場先例,但他不滿足,依然勤奮努力,注重修身養性,給自己定日課,即每天要完成的學業、為人、養身等方面的具體要求,最終成就了他獨特的堅毅性格。
受一些理學家友人的影響,他給自己定了嚴格的修身計劃“日課十二條”,内容主要有:
一、 主靜:無事時整齊嚴肅,心如止水;應事時專一不雜,心無旁骛。
二、靜坐:每日須靜坐,體驗靜極生陽來複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三、早起:黎明即起,絕不戀床。
四、讀書不二:書未看完,決不翻看其他,每日須讀十葉。
五、讀史:每日至少讀二十三史十葉,即使有事亦不間斷。
六、謹言:出言謹慎,時時以禍從口出為念。
七、養氣:氣藏丹田,修身養性。
八:保身:節勞節欲節飲食,随時将自己當作養病之人。
九:日知其所亡:每日記下茶餘偶讀一篇,分為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
十、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不可一味耽擱,否則最易溺心喪志。
十一、作字:早飯後習字半小時,凡筆墨應酬,皆作為功課看待,絕不留待次日。
十二:夜不出門,臨功疲神,切戒切戒。
他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有點近乎自虐,以嚴格為樂趣和追求,但也會與人的天性發生沖突。如看到有人讨了漂亮的妾,他很羨慕。即使是一種念頭,他也寫進日記,深自反省。還有戒煙,不是鴉片,他煙瘾很大,煙袋不離手,但抽了煙後,身體不舒服,決定戒煙,并把戒煙的過程寫進日記。先開始戒煙六神無主,又恢複抽煙,而且煙瘾更大,感到羞愧難當,終于把煙袋撕壞。他在日記中寫道:“念每日昏锢,由于多吃煙,因立毀折煙袋,誓永不再吃煙。如再食言,明神殛之!”以後煙瘾發了,就去找人下棋。一段時間後終于戒掉煙瘾。
他在北京當官的15年,仕途飛黃騰達,“十年七遷,連躍十級”,“三十七歲至二品者,本朝尚無一人”。一方面,他盡力做好自己手頭的事情,等待官位升遷,另一方面,在文章的寫作和學問精進上全力進取,希望在文事上有所成就,但太平天國起義爆發打破了他平靜的生活。
二、亂世從軍
曾國藩卷入鎮壓太平軍的戰事有一定的偶然性。1853年初鹹豐皇帝任命他為湖南團練大臣時,他正在湖南老家為母親守孝,時年43歲。他不是一個皓首窮經的讀書人,想做一個治世之能臣。他本質上是個文官,不喜歡騎馬,出行主要坐轎。現有的國家軍隊作戰不力,他要建立一支組織嚴密,有着頑強戰鬥意志和實戰能力的地方部隊(團練)。他規定湘軍中所有高官都由德行很好的讀書人擔任。太平天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鄙棄态度激起了讀書人的仇恨,讓他們決心“上馬殺賊,下馬讀書”。而這批有着湖南士林風氣的儒生在後來的生死搏殺中屢遭挫折而不氣餒,表現出了與叛道者勢不兩立的殉道精神。
曾國藩練湘軍是有所本的,采納了明代戚繼光的練兵模式,以營為基本作戰單位,拟定營規、饷章(湘軍饷銀高于其他軍隊一倍)。這支軍隊隻隸屬和服從他一個人。他不但用軍紀營規去約束士兵,還用講學的方法教化士兵,這與他的文人出身有關。他把理學中的“仁”、“誠”、“禮”等道德原則引入治軍之中。在他看來,這些做人的道理比軍事本領更重要。“仁”就是要官長用仁愛之心來調節與士兵的關系,使他們心甘情願出力;“誠”就是把忠君誠心的政治品質作為選将的要義;“禮”則是湘軍中要有上下尊卑的關系以及嚴明的紀律。曾國藩還親自為士兵創作了許多朗朗上口的歌謠,比如“操武藝”:
要保一方好地方,大家學些好武藝。
武藝果然學得精,縱然有事不受驚。
石頭要打二十丈,石灰罐子也一樣。
木闆隻要五寸寬,箭箭要中靶子上。
石頭灰罐破得陣,叉耙錨子一齊進。
靶子也立一塊闆,闆上先鑿四個眼。
眼内安個小木球,戳在錨子尖上留。
隻要枝枝戳得準,保守地方總安穩。
語言通俗又有可操作性。
“解散歌”
我今到處貼告示,凡是脅從皆免死。
第一不殺老和少,登時釋放給護照。
第二不殺老長發,一尺二尺皆遣發。
第三不殺面刺字,勸他用藥洗幾次。
第四不殺打過仗,丢了軍器便釋放。
第五不殺做僞官,被脅受職也可寬。
第六不殺舊官兵,被賊圍捉也原情。
第七不殺賊探子,也有愚民被驅使。
第八不殺捆送人,也防鄉團捆難民。
人人不殺都膽壯,各各逃生尋去向。
三、 鐵血沙場
令人感到吊詭的是,曾國藩從本性上說并不适合帶兵打仗。他不是一個奇谲、狡詐之人,缺乏用兵者所具有的大膽和亡命,也缺乏那種舉重如輕、敢拼能赢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他卻取得了軍事上的巨大成功,原因一是他善于發揮自己的長處,另者他也在變化,以适應環境。
1854年曾國藩帶領湘軍在衡陽出師,宣讀他寫的出師表——“讨粵匪檄”。在檄文中,他痛斥太平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破壞,在太平天國統治下,“農不能自耕以納賦,而謂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賈(做生意)以取息,而謂貨皆天王之貨;士不能誦孔子之經,而又别有所謂耶稣之說、《新約》之書;舉中國數千年禮儀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辟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寫得大氣磅礴,很有鼓動性。
出戰失利,湘軍在靖港慘敗,曾國藩跳入水中自殺,被随從救出。湘軍的抗打擊能力很強,作戰堅韌,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朝廷忌諱漢人掌握實權和兵權,不讓他出任地方官,湘軍的補給困難。他在攻下武昌時,鹹豐皇帝讓曾國藩代理湖北巡撫,但很快又撤銷,改任兵部侍郎。後者是個虛銜,沒有地盤。他冷靜地對待這些事,每日努力做的是“内外兼修”,以内心的宏大迎接外來的挑戰。每天起床後帶一兩個親兵巡營,檢查士兵訓練;吃早飯時把将領和幕僚叫到一起,邊吃邊交待要做的事;早飯後,用一上午批閱各地送來的文件,處理相關事務;稍有空閑就讀書,邊讀邊思考。
與他個人的特點有關,曾國藩用兵謹慎,從不盲目出擊,也很少用奇兵,是靠實力慢慢耗盡對手。他的作戰原則是“紮硬寨,打死仗”。一度時間他在軍事上處于低谷,與地方官的沖突不斷(主要為征調軍饷)。這時發生了“畢金科事件”。畢金科是湘軍将領,率軍駐在江西樟樹,江西長期不給這支部隊供給,眼看就要支撐不下去。新任江西巡撫文俊讓人傳話,如果畢金科部能攻下景德鎮就給他們發饷。畢金科隻好帶領上千人去攻數萬太平軍守衛的景德鎮,結果全軍覆沒,畢本人戰死。曾國藩得到消息後隻能暗自垂淚。數年後攻下了景德鎮,曾國藩特命在畢金科戰死的地方立塊石碑,親自撰寫碑文,表達忿恨之氣。
處于困境的湘軍終于挺了過來,1856年太平軍内部發生内讧,東王楊秀清被殺,韋昌輝又與石達開争鬥被殺,石達開受到洪秀全猜忌又出走,内部處于極度混亂之中。湘軍開始反攻,順江東下,攻下軍事重鎮九江。曾國藩是個戰略高手,他發現太平軍的流寇性質,對這樣的敵手要避其鋒芒,耗其銳氣。為貫徹“紮硬寨”的思想,他對湘軍的營盤建設有具體規定,營盤的圍牆一般要有八尺高、三尺厚,牆外面必須有一道壕溝,深溝八尺寬、六尺深,牆外牆内各兩道。
四、 大悟山村
1857年3月6日,曾國藩接到家信,得知父親去世。他決定回去盡孝,給朝廷上了個請假的奏折,不等朝廷回複就封印回家。有人提醒要等待批複,他鐵青着臉搖搖頭。鹹豐皇帝聽說他沒有獲準就回老家奔喪,本想治他的罪,但其他官員反複為他求情,就批準給他三個月假期。三個月滿,曾國藩寫了封長長的奏折,題為“瀝陳辦事艱難仍懇終制折”,堅持要在家守孝期滿,并述說他在江西督辦軍務的難處,一沒有軍權,湘軍不是正規軍,有功人員不能補授實缺;二沒有政權,所以也沒有财權;三沒有欽差大臣頭銜,以團練大臣募勇成軍,處處受到地方督撫的歧視、刁難和打擊。最後他提出要求,“細察今日局勢,非位任巡撫有察吏之權,決不能以治軍”,公開要官。沒想到要官卻沒有成功,鹹豐發出上谕,讓曾國藩安心在家守孝。
對曾國藩來說,在家為父守孝的一年多是他人生重要的轉折點,完成了他人生精神上的頓悟。從此之後的曾國藩悲憫、達觀、清醒,有着超然的洞察力,以及無時不在的蒼涼感。
父親的喪事辦完後,他過上了在老家白楊坪閑居的田園生活,生活雖安靜而無聊,但他卻過得有滋有味。經過多年理學的熏陶,曾國藩定力非凡。他的生活簡單而苛刻,甚至有點苦行僧味道,每餐幾乎隻吃一個菜,即使有幾個菜,也隻吃靠自己最近的那盤。對于生活他有自己的看法,人的欲望無限,不能一味迎合,相反應該有意識地控制和壓抑,應注重精神的提升。在這一點上程朱理學與佛教有着相同的功用。
時間一長,曾國藩開始變得焦躁起來,常發脾氣,為一些小事訓斥弟弟、弟媳,看不進書,事情過後又感到内疚。由于心情不好他病倒了。老友歐陽兆熊知道後推薦名醫曹鏡初給他看病。曹鏡初為他開了藥,又與他聊天,對曾國藩說,岐黃(中藥)可醫身病,黃老可治心病,閣下還是多讀一點黃老之作,也就是道家的著作。心病一除,身體就一天天好起來。他知道皇帝對他不信任,但既然如此隻能盡人事,聽天命,無力改變世界,就隻好改變自己。他仍與部下保持密切聯系,告誡他們要兢兢業業做人,小心翼翼打仗。
在白楊坪那段時間,曾國藩重點讀了老子、莊子的書和易經。孔子說50歲前不讀易經,曾國藩已快到這一年齡,可以覺悟書中深藏不露的巨大玄機。他經常讀易經到深夜,更多時間是用于思考。易經中說:“日中則昃(太陽偏西),月盈則虧,天有孤虛(指日辰不全),地阙(缺)東南,未有常全不缺者。”看來天地都不完美,何況乎人?在老子《道德經》的扉頁,他寫了八個字“大柔非柔,至剛無剛”,人的生命看起來堅強無比,但他們的死又顯得那麼柔弱,而自然界的草木,看起來柔弱無比,但它們也是生命,歲歲枯榮。他讀易有了心得,寫了不少對聯,以明心志,比如:“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情字緻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緻敗”。同時,他對自己的過去也有所反省。他在家信中說道:我以前自負得很,以為自己本領很大,每每看見的總是别人的不是,後來才知道自己實際上有很多不足。有了這樣的認識,他變得謙恭了,也變得圓滑了。以前,他對官場風氣是厭惡的,很容易與人發生矛盾,以緻自己腹背受敵。重新出山後,他對官場也能主動适應了。
這時恰好石達開帶了十萬之衆出走浙江,軍情緊急,有人上奏提議起用曾國藩,朝廷采納。重新出山後的曾國藩像是換了一個人,當年那個稍顯剛愎而呆闆的曾國藩不見了,現在則是一個既有原則性,又具靈活性的政治家,有着刺猬和狐狸雙重的品質,既堅韌有力,又狡猾無比。
五、 海闊天空
重新出山後,曾國藩把全副精力都投入戰争之中。他是個不好色、不賭博、不酗酒、不喜歡揮霍、不愛戶外活動,隻喜歡讀書和下棋的傳統書生,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用于軍事籌劃。
1860年,李秀成攻克蘇州,形勢不利,朝廷隻能重用曾國藩和湘軍,朝廷任命曾國藩為兩江總督,并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所有大江南北水陸各軍均歸節制。他得到的不僅是官位,還有承認。7月,曾國藩率軍到達皖南,駐紮在徽州祁門,這裡地理位置重要。在祁門那段時間,他主要忙于防務,查視營壘,巡視嶺防,督戰徽城。白天繁忙的軍務停歇下來後,每到晚上他都要一個人在屋内凝神屏息端坐一會。他喜歡在這樣的靜谧中汲取神秘的力量,然後再去處理大量來往公文,寫一些私人信件。
這一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第二次鴉片戰争爆發,英法聯軍侵犯北京,鹹豐皇帝帶着皇妃、皇子和親近大臣逃亡熱河避暑山莊。十萬火急中,鹹豐降旨,要曾國藩速派湘軍大将鮑超率數千精兵拱衛京師。接到诏書,曾國藩慌了神,他自己還指望鮑超軍來援救。如果派鮑超軍轉赴京城,皖南的戰局将難以收拾。如果不派人進京,又會背上“抗旨”的罪名。遂急忙召集幕僚商議,李鴻章的建議解了燃眉之急,采取“拖”的辦法,派人送信給朝廷,堂皇地建議:鮑超人地生疏,斷不能去,是否由曾國藩和胡林翼兩人中派一人進京。這樣朝廷當然不會同意,還會下诏來調人。信在路上一來一往會用很長時間。這一招果然有效,不久北京的勢态緩和下來,不用派湘軍北上了。
一個危機過去,另一個危險接踵而至。李秀成率太平軍到達附近,離祁門老營隻有60裡。而祁門已成一座空城。除少數親軍外,其他湘軍離祁門很遠,調部隊回援已來不及。曾國藩長歎一聲,準備原地等死。那天晚上,他安定情緒在燈下寫遺囑。天亮時好消息傳來,鮑超軍隊日夜兼程趕到祁門附近,而且李秀成又不知湘軍大營就在這裡,沒有全力進軍,結果轉危為安。接着曾國藩移營到安慶附近指揮安慶攻堅戰。布置戰術之餘,他安詳地在大營中開始自己的菜農生活。每天下午,他都要一身短打,扛着鋤頭進入菜園,鋤草,松土,施肥。在給兒子的信中,他描寫了這種怡然自得的生活:
吾現在營課勇夫種菜,每塊土約三丈長,五尺寬,窄者四尺餘寬,務使芸草及摘蔬之時,人足行兩邊溝内,不踐菜土之内。溝寬一尺六寸,足容便桶。大小橫直,有溝有浍,下雨則水有所歸,不使積潦傷菜。四川菜園極大,溝浍終歲引水流,頗得古人井田遺法。吾鄉一家園土有限,斷無橫溝,而直溝則不可少。吾鄉老農,雖不甚懶,猶頗認真,老圃則全不講究。
就在這樣似乎頗有閑情躬身種菜之際,湘軍攻下太平軍防守的重鎮安慶。前方勝利的消息不斷傳來,反而讓曾國藩的内心變得更加平靜。50歲是進入“知天命”的年齡。在他看來,人生一世,白駒過隙,如何在這短暫的歲月實現個人的抱負,與天地相齊,是最應該透徹明白的。1862年5月9日,曾國藩在當天的日記中發出這樣的感慨:
靜下心來細細思考,古往今來已有億萬年,而且沒有窮盡,人在其中生存,隻不過幾十年的時間,僅僅一會兒工夫罷了!大地廣闊幾萬裡,無法知道它的邊緣,人在上面生活,睡覺休息,活動遊走,白天隻需一間屋子,晚上需要一張床。古人和近人寫作的書籍,浩如煙海,人的目光所能涉及的地方,不過隻是九牛一毛!世事千變萬化,有各種途徑的美名,而人一輩子的力量所能達到的,不過是太倉中的一粟!懂得了時間的無限而我經曆的時間極短,那麼碰到了憂患逆境,就需要稍作忍耐,等它安定。知道了大地的寬廣而我所居住的地方是如此的窄小,那麼碰到名利争奪之事,就應退讓隐忍。知道書籍是如此的多而我所看過的書是如此的少,就不會因為稍有心得就沾沾自喜,而應當考慮選擇其中好的去持守。知道發生的事情很多而我所處理的很少,就不敢誇耀自己的功名,而應該考慮推舉賢人來進行圖謀。如果這麼做事,自私自滿的偏見就會慢慢消除。(譯為白話)
細細品味這段話,能感覺到曾國藩此時已到相當的境界,目光看得很遠。他考慮的已不是現實的得失和名利,而是從虛無和死亡的對應中去确立個人的位置。
六、 悲欣交集
1864年7月19日,湘軍攻下金陵(南京),太平天國覆滅。這是曾國藩人生事業的一個高峰,被封為侯爵。16年的軍旅生活帶給他三樣東西:卓越的功勳、糟糕的身體、對人生幾近消極的看法。他清楚地知道,人生事業的頂點往往也是最危險的時刻。金陵攻克後,在狂喜之後他發現一些變化。1864年7月初,金陵尚未攻克,河南巡撫張之萬暗中向朝廷上“裁勇練兵折”,建議朝廷裁削湘軍。手握兵權的漢人一定會遭到滿人政權的猜忌。對此他早有察覺,1861年10月他在給家人的信中說,自己的“權太重,位太高,虛望之隆,悚愧之至”,因此“總須設法将權位二字推讓少許,減去幾成,則晚節漸漸可以收場耳”。他的一些下屬包括老弟曾國荃都慫恿曾國藩取滿人政權而代之。野史中記載兄弟兩人的談話:曾國荃試探兄長:“東南半壁無主,我公豈有意乎?”這是明問曾國藩敢不敢造反。曾國藩把臉一沉,說這是掉腦袋的話,你也敢說。曾國荃說左宗棠、李鴻章都是跟随你的,有30萬精銳,即可攻破京師,恢複漢家江山。曾國藩搖搖頭,說:老九,你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湘軍中很多人可以共患難,但不能共富貴。左宗棠一代枭雄,怎肯對我俯首稱臣?我一帆風順,李鴻章永遠是我的學生,如若不是,李鴻章必然反戈一擊。這段記述有想象的成分,但卻是合理的。人生有兩種選擇,一是進,如果不進則退,退的做法是自剪羽毛,釋清疑忌,以求自保。于是他給朝廷上了一本“粗籌善後事宜折”,對朝廷有兩點建言:一是在兩江範圍内恢複科舉,二是請求裁撤湘軍,得到同意。他立即宣告,當年11月恢複科舉。将财力主要用于兩項建設:一是重修滿城(八旗兵駐地),另一是恢複貢院。修複滿城的政治姿态,表明他身為地方漢族大員,對清王朝是極度尊重的。至于恢複科舉倒是出于他的本心,以籠絡江南士子,起到穩定局勢的作用。直屬的湘軍基本被遣散,隻有水師保留。
稍許清閑點的日子隻過了半年,朝廷又派給他新的差使,去山東剿滅撚軍,撚軍多騎兵,機動性強。1865年5月,蒙古親王僧格林沁被殺,朝廷催他兼程北上,督辦直隸(河北)、山東、河南三省軍務,以欽差大臣赴山東督剿。老謀深算的曾國藩研究了撚軍的長處和短處,制訂出一套重點設防、以靜制動的戰略。在他的戰略思想中,最精銳的部隊不應跟着高度機動的撚軍運動,要“以我為主”,在摸清撚軍活動範圍的基礎上,扼守四個關鍵地點,即安徽的臨淮、江蘇的徐州、山東的濟甯、河南的周口,再派四支機動部隊突擊。這樣,對撚軍作戰一直保持“四鎮四遊”的力量,“一省有急,三省往援”,也就做到了“往來神速,呼吸相通”格局。
一年後,曾國藩進一步完善其戰略思想,把撚軍的活動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内,選擇河流作為自然屏障,在河流四面布防。他把撚軍的活動範圍鎖定在運河以西、賈魯河以東、黃河以南、沙河與淮河以北的地區,在可能渡河的岸邊重點布置人馬,制造屏障,封鎖這些河流。撚軍的活動範圍受到限制,馬隊也就沒了優勢。這是一個笨辦法,因為防範的面積太大,工程量極大,不過卻是有效的。他摸索出的這一整套對付撚軍的方略,為後來李鴻章最終獲勝奠定了基礎。
七、 白雲蒼狗
曾國藩晚年在金陵經常帶着幕僚在附近閑遊。他的幕僚堪稱晚清第一幕僚,這是他多年搜羅來的人才。每到一地,他都會公開張榜,讓那些自以為是人才的人來營帳毛遂自薦。與撚軍作戰期間,曾國藩在其所出“告示”中還特别有“詢訪英賢”一條,希望有人自薦或舉薦别人。他的“四大弟子”之一的薛福成就是看到告示後,上萬言書打動曾國藩進入曾氏幕僚的。他有一雙銳利的慧眼,識人無數,有着驚人的洞察力和判斷力。很多時候,他隻要稍稍觀察一個人的面相和氣質,随便問幾句話,就基本可以斷定這個人有無過人之處,是不是自己需要的人才。曾國藩在用人中最注意的是有沒有良好的品行。對于招徕人才,他的心得是“廣收、慎用、勤教、嚴繩”。這些人才在跟随他立下功勞後,很多人得到升遷,成為朝廷或地方官吏。一度時間,晚清地方大員中竟有三分之二出自他的幕僚。
他與這些幕僚相知很深,對有些心腹可以無話不談。他的幕僚趙文烈在日記中記載了他們之間的談話,能看到曾國藩當時内心深處的所思所想。1867年7月21日,兩人在一起交談。曾國藩憂心忡忡地對趙文烈說,北京來人說,京城情況很糟,時常出現縱火搶劫的案子,市集店鋪間乞丐成群,甚至有的婦女裸身沒有褲子穿。這樣下去恐怕會有變故發生。趙文烈則說,國家治安平定、統一的時間已很長久,勢必會逐漸分崩離析。他估計,以後會神州無主,大家各自為政,現在維持的局面不會超過50年。趙烈文的估算後來竟然應驗,50年後清王朝滅亡。聽了這番話,曾國藩眉頭緊鎖,沉思半晌說:“然則當南遷乎?”問是否會出現南北割據的局面。趙烈文明确回答:“恐遂陸沉,未必能效晉、宋也。”他認為清政府已不可能像東晉、南宋那樣南遷,偏安一隅,恐将徹底滅亡。曾國藩反駁說:“本朝君德正,或不至此。”趙烈文回答道:“君德正矣,而國勢之隆,食報已不為不厚。國初創業太易,誅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難知,善惡不相掩,後君之德澤,未足恃也。”他是說清朝初建國時大開殺戒,雖然後來也做了些好事,但善行掩蓋不了所犯的罪行。對這種過激言論,曾國藩沒有反駁,沉默很久後,頗為無奈地說,我日夜盼望死,不願見到宗廟毀滅的那一天。
在他生命快要完結時,抓緊時間做的事是派少年去美國留學,這就是著名的留美學童,詹天佑是其中一員。這一舉動在當時是石破天驚的。民間有人傳言:曾國藩是在販賣人口,将帝國的後代送于虎狼之中,從中牟利。對此他隻能苦笑而不理睬。經過他與李鴻章的努力,前後共有120人赴美留學。
晚年時小女兒曾紀芬來到身邊。對這個17歲的女兒他最喜歡,喜歡之餘不忘諄諄教導。一天晚上,曾國藩工工整整給女兒寫了一張清單,細緻地提出要求:
早飯後 做小菜點心酒醬之類 食事
巳午刻 紡花或績麻 衣事
中飯後 做針黻刺繡之類 細工
酉刻 做男鞋女鞋或縫衣 粗工
(過二更後)
吾家男子于“看”、“讀”、“寫”、“作”四字缺一不可,婦女于“衣”、“食”、“粗”、“細”四字缺一不可。吾已教訓數年,總未做出一定規矩。自後每日立定功課,吾親自驗功:食事則每日驗一次,衣事則三日驗一次;紡者驗線子,績者驗鵝蛋;細工則五日驗一次;粗工則每月驗一次,每月須做成男鞋一雙,女鞋不驗。
右驗功課單,谕兒婦、侄婦、滿女(小女兒)知之。甥婦到日亦照此遵行。
家勤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衆不貧賤。
八、走向虛無
在去世前一二年,曾國藩被朝廷調到北方任直隸總督。在直隸他碰到的大事是“天津教案”。案子是由傳說法國教堂迷拐當地幼童引起,據說神父還對嬰兒剜眼剖心,用來做藥。由此發生沖突,在場的法國領事開槍打死天津知府家人,百姓憤激打死包括法國領事在内的22名外國人,燒毀了教堂。在處理這件事前,曾國藩給兒子寫了一封信,内容像是遺囑,說自己“老年病軀,斷不肯吝于一死”,所以對後事要有所交代。先是談到後事,“餘若長逝,靈柩自以由運河搬回江南歸湘為便。沿途謝絕一切,概不收禮,但水陸略求兵勇護送為已”。他還諄諄教導兒子,“曆覽有國有家之興,皆由克勤克儉所緻;其衰也,則凡是。餘生平以勤字自勵,而實而不能勤;亦好以儉字教人,而自問實不能儉。爾輩以後居家,要痛改衙門奢侈之習,力崇勤儉之德”。
剜眼剖心之說查無實據,查清教案真相後,曾國藩提出處理意見:天津知府、知縣發往黑龍江效力贖罪;賠償外國損失和撫恤金;以殺人罪抵償洋人死亡數處死民衆20人,以搶劫和傷人罪判處充軍25人。結果輿論大嘩,無論是朝廷還是民間一片反對聲。他自己說當時的感覺是“内疚神明,外慚清義”。案子交給了李鴻章去處理,自己回到金陵,心情更為落寞。他又開始寫遺囑,給兒子留下四條值得記取的箴言。“餘通籍三十餘年,官至極品,而學業一無所成,德行一無所許,老人徒傷,不勝悚愧慚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條以教汝兄弟。”一曰慎獨則心安;二曰主敬則身強;三曰求仁則人悅;四曰習勞則神欽。“此四條為餘數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記之行之,并傳之于子子孫孫。則餘曾家可長盛不衰,代有人才。”不久,曾國藩在金陵總督衙門花園内去世,這時他才真正走向了解脫,走向了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