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認真總結英國近代社會走過的曆史,就會發現不列颠民族不僅對世界充滿好奇,勇于攝取别人的智慧與成就,還善于模仿和學習,從而以此來造就自己的民族精神和品格。吸納與創新精神,是英國近代早期走向文明的力量源泉,而且這一精神幾乎滲透到英國人早期社會生活的每一個領域。
首先是信仰的率先建立。比德在《英吉利教會史》中寫道:公元156年之前,不列颠王盧修斯寫信給神聖的羅馬教皇埃路塞路斯,請求教皇下一道訓令讓他成為基督徒。他的這一虔誠的願望很快得到了實現。因此,不列颠人接受了基督教并在安甯中完整純潔地把它保持下來,直至戴克裡先皇帝時代。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中,主動接受宗教傳播的案例隻有在英國的曆史中有所發現。公元518年,羅馬教會的聖比德諾克來到英格蘭的康沃爾,與當地人共同建立了宗教領地,傳播宗教事業與古典學術。公元597年,奧古斯丁帶着他的宗教群體進入肯特郡傳播宗教信仰。坎特伯雷大教堂首任大主教聖奧古斯丁、第7任大主教西奧多·塔爾蘇斯都曾經閱讀過古典著作,并教授希臘文和拉丁文。在坎特伯雷大主教中,對于攝取古典文明起到突出作用的還有第36任大主教、來自意大利的安瑟爾谟。他主張信仰向理性請教,超越了教父哲學時代以神為萬物之本源的觀點,從信仰之外尋求理性的支撐。安瑟爾谟還重視古典文明中的邏輯學與辯證法,關注自由意志問題,成為經院哲學誕生的先驅性的思想家。
其次是古典學術的複興。英國近代早期攝取古典學術内容豐富且随着時空位移進行重構并誕生新的形态和意義。據查考,亞裡士多德著作首先被翻譯到英國的是邏輯學,它們是《範疇篇》、《分析篇》、《前分析篇》、《後分析篇》等,時間大約為510年至1269年之間;其次是自然科學,包括《物理學》、《論天》、《論生滅》和《氣象學》,時間大約在1125年至1270年之間;再次是心理學和生命科學,包括《論靈魂》、《論感覺》、《論記憶》、《論夢》、《動物志》等;最後是形而上學、倫理學、政治學和詩學。古典學術到了英國,有力地推動了整個不列颠科學知識的傳播與文化事業的發展。
再次是建樹大學精神。早在1117年,牛津就已經有了專門的學術活動;1133年,來自巴黎大學的羅伯特·普魯斯講授聖經;1149年,來自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的瓦卡裡烏斯在牛津講授羅馬法。12世紀下半葉,牛津已經形成比較穩定和有組織的大學,還建立了主教之下的專門委員會掌控大學的權力。早期牛津大學主要有人文、法律、醫學和神學四個學科,拉丁語是主要的必修課。拉丁語教育分成兩組:一個小組包括語法、修辭和邏輯,一個大組包括數學、音樂、地理和天文,這就是古典式的七藝教育。1184年,英王亨利二世還饋贈一個供人們進行商品交換與買賣的市場-High Street-給牛津大學;1219年,教堂的主教又得到國王的許諾,通過這一條街道将教堂、市場和大學連接在一起,奠定了西歐國家大學教育世俗化的社會基礎。在大學的背景中,羅伯特·格羅斯泰斯特率先用科學的方法研究光,用歐幾裡得和托勒密的理論來闡釋凸透與折光的視覺原理;羅吉爾·培根更關注實用科學和經驗科學,主張用實用科學來改造經院哲學。羅吉爾·培根從格羅斯泰斯特的學生那裡學到用數學解釋自然的方法;從名叫馬裡考的彼得的法國催眠師那裡學到了實驗科學的基本理論。羅吉爾·培根還從煉金術與化學的關系中尋找其中的科學思想。與格羅斯泰斯特一樣,羅吉爾·培根也是近代英國經驗主義傳統的創立者和奠基人。大學成為諸多優秀人才成長的搖籃,同時也是經驗主義民族精神誕生的地方。
還有是政治學的複興。12世紀,英國開始了政治學的吸納與創新,最突出的成果是索爾茲伯裡的約翰于1159年編寫了《政治學指南》,它直接傳播普魯塔克的政治思想,并體現出柏拉圖與亞裡士多德的政治觀念。1264年,法國學者莫爾貝克的威廉翻譯了亞裡士多德全集,《政治學》才得以傳播到西歐。14世紀下半葉,《政治學》在英國有了牛津抄本,即貝利爾學院藏書112号。所謂共和與君主政體學說、中産階級與多數人學說、三權分立學說,才得以傳到英國。更重要的是,希臘人關于多數人學說、少數人權利和中産階級等政治學理論,很快在不列颠的土地上生根開花結果,《大憲章》的簽署、《牛津條例》的頒布、“平民院”的建立,尤其是《權利法案》的問世,不斷地将不列颠推進民主政治的新時代。
最後是探險意識。一個民族是否具有探險意識,常常是一個民族能否率先吃到“螃蟹”的關鍵,英國就是這樣一個民族,他們憑借這種精神,使自己在許多方面成為世界近代曆史的領頭羊。13世紀以後,英國人曾經學習意大利、荷蘭等國家和地區的商業精神和工廠技術。14—15世紀,德國漢薩商人在倫敦等地建立了許多商站,促進了英國商業經濟的發展。16世紀,意大利的城市工業經濟較為發達,并給歐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帶來影響。1716年,英格蘭德文郡的約翰·隆貝在意大利旅行中,模仿意大利的機器與廠房的制造技術,回國後在德文河的島上建造了英國第一座工廠并逐步形成系統的工廠制度。為此,約翰·隆貝回國沒有幾年,一直遭到意大利人追殺并最終因為中毒而失去自己的性命。正是約翰·隆貝的探險與試驗,才點燃了英國工業技術革命的火種;正是因為德文郡近代工廠與工廠制度的初步建立與不斷拓展,英國才能實現對于意大利與荷蘭的超越,建立起一個世界帝國的貿易和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