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建成的京濱(從東京到橫濱)鐵路是日本的第一條鐵路,被稱為“日本鐵路之祖”。此後鐵路就在這個島國迅速延伸,對日本的近代化産生了巨大影響。而中國的第一條鐵路——吳淞鐵路(1876年建成)卻被官府拆毀,直到1889年清政府才允許修建鐵路。兩相對比,令人深思。京濱鐵路的幸運與在此之前鐵路知識在日本的傳播有關。
1825年英國建成世界第一條鐵路。由于鐵路有運輸量大、速度快、能全天候運行的優點,很快英國就掀起了修築鐵路的熱潮,其他西方國家也迅速跟上。到40年代有關鐵路的知識開始傳入日本,這些消息主要是從當時在日本活動的荷蘭人那裡打聽到的。1854年一本介紹技術發展的荷蘭書被譯成日文,書名叫《遠西奇器述》,書中提到了蒸汽機車,還有一幅蒸汽機車的剖面圖。最初日本人把鐵路譯為“轍路”,後改譯為“鐵路”、“鐵道”,中國則沿用了這些譯名。
1853年8月22日,俄國海軍将領普提雅廷率領四艘艦船來到日本港口長崎,要求日本改變閉關鎖國的現狀。日本幕府政權派出川路聖谟等人去與俄國人談判,他們在俄艦上見到了蒸汽機車模型。川路聖谟在日記中寫道:點燃燒酒,蒸汽車立即轉動起來。從莫斯科到彼得堡,用數輛車拖拉,一日能行70公裡,運送500人。估計他看到的模型用的燃料是酒精,被他誤認為是燒酒,另外行駛的速度也不對。兩天後又有幾個日本人登上俄艦參觀。據陪同他們的俄國人記載;“他們在士官室的圓台上見到了來回轉動的約七寸(21厘米)長的蒸汽機車模型,往裡注入開水,點燃酒精瓶,很快發出水的沸騰聲,煙囪裡噴出煙霧,松開螺旋,車輪馬上在艦上轉動起來,而撚緊螺旋,立即停止轉動。”“雖然日本人不想顯得太好奇而極力抑制,然而好奇心使他們像幼稚的孩子一樣,一直待到黃昏。他們的随從和仆人在甲闆上來回走動,見到什麼便張大嘴凝神注視。”
1854年2月,美國海軍準将柏利率艦隊來到江戶灣(今東京灣),與日本簽訂了迫使日本開國的“神奈川條約”。柏利向日本政府轉交了美國總統贈送的33件禮物,其中有一套蒸汽機車模型,大小是實物的四分之一。幾天後在橫濱的接待場内鋪設鐵軌,由美國工程師指導進行模型的運轉試驗,很多日本人去參觀。有個叫河田八之助的日本人還坐在模型上體驗乘車的感覺。他在日記中描述:“花旗人(美國人)允許餘試乘,升火,發動機械,煙囪裡噴吐煙,車輪旋轉如飛。”
最早乘坐真正火車的日本人是漁民中浜萬次郎和浜田彥藏。他們是因海難漂流到美國的,從而有機會在美國乘火車。中浜萬次郎在美國生活了11年後于1851年回到日本,擔任幕府政府的翻譯。他說,“平常外出遠行時,乘坐叫railroad的火車”,火車“快如飛鳥”,車廂似貴族之宅第,“車行之道敷設鐵”。浜田彥藏後來也返回日本,他回憶第一次乘坐火車的情形,“到火車站時,前面的蒸汽機車拖着許多客車”,“我們在其中一節車上占了座位,剛坐下來,機車就發出‘撲哧撲哧’的聲音,開始啟動。起初速度比較慢,漸漸加快速度,通過某處地方,很快就看不見了,火車如水中之蛇上下左右搖動。”
1868年,日本開始明治維新,推翻了幕府政權。新成立的明治政府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交通條件落後,嚴重影響了日本近代化的進程。在幕府時代,日本的道路網以五條大道為中心。在大道上設立驿站,配備搬運人員和馬匹。旅客從一個驿站到下一個驿站,或坐轎、騎馬,或徒步而行。行李也以人力搬運,或馬匹馱運。用這種方式從江戶(今東京)到京都需要半個月。到幕府末期出現了用馬拖拽的排子車,運力要勝過人力和馱馬,但日本的馬個兒小,又不釘馬掌,所以行走速度不快,牽引力也小,再加上道路狀況不好,路面容易被車輛壓壞,坑坑窪窪的路面常使得車輛損壞,馬匹病倒或死亡。一遇暴雨,路便泡在水裡,泥濘一片。
為改變交通的不便,明治政府決定修建鐵路,但對第一條鐵路的選線卻頗費躊躇。有人從經濟角度提出先修京都到大阪的鐵路,也有人從政治角度提出先修東京到西京(京都)的鐵路。1869年,政府征求來日本修建燈塔的英國工程師布蘭頓的意見。布蘭頓力主首先建造從東京到橫濱的京濱鐵路,理由是:京濱兩地地勢平坦;兩地距離長短适中;橫濱位于交通要道;兩地間商業繁榮。政府采納了布蘭頓的建議,并認為“建築該鐵路比較容易,費用相對較少,收支狀況亦最為有利,并在政治、文化方面能取得很大的啟蒙效果”。
京濱鐵路于1870年4月動工,1872年10月全線竣工,聘請英國人莫萊爾為總工程師。莫萊爾來橫濱時年僅28歲。“明治初年日本人無學習洋式建築術者,故鐵路創業之際,自測量、計圖、督工之技師,以至火車司機,皆用外國人,惟日本人懂英語者稱技手,常随外國技師通譯其語言,傳之于日本職工,使從事于土木。”在京濱鐵路建成後的第二個月,莫萊爾即因患肺結核在日本去世。這條鐵路修建得很順利,沒有遇到沿途居民的阻撓。
1872年10月14日,明治政府為京濱鐵路舉行了隆重的竣工開業儀式。這一天,東京的新橋火車站彩旗飄揚,冠蓋雲集。上午10時,天皇和諸多官員以及外國使節分乘十節客車前往橫濱。當時年僅21歲的明治天皇對火車的快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鐵路建設周期長,費用大,有些官員對修鐵路有顧慮,認為鐵路是“失金之道”,“政府内乏救生民困苦之術,外無制外蕃跋扈之力,卻忙于修建不急的鐵道,令人難以理解。”如大藏卿(财政大臣)大久保利通起初就對修鐵路心存疑慮,但在親自乘坐了火車之後,立刻改變态度。他在日記中寫道:“百聞不如一見,乘坐火車不勝愉快。”從此他成了發展鐵路的積極支持者。
與京濱鐵路被日本民衆迅速接受的情況不同,中國的第一條鐵路卻命運多舛。由英國商人投資的吳淞鐵路在鋪設時就遭到沿線居民的阻撓,“鄉民疊次拔去木樁”,居民還拒遷房舍。當鐵路開通後,居民又阻攔列車通過,“吳淞至江灣之火車,正駛行時,中途陡遇男婦老稚八九百人前來阻攔。诘其故,稱因前日機車中之火星飛入該處附近之草屋上,緻兆焚如也。”經反複解釋,“衆人方始讓路”,“乃開行甫數步”,衆人又“蜂擁而來,冀圖拉住。後覺機器力大不能敵,遂各釋手”。在運行了約六周後,因火車壓死一人吳淞鐵路停止運行。這條鐵路在被清政府買下後拆除。
而在日本,随着鐵路的大量修建它成為國内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推動了其他新興産業的發展,比如日本旅遊業的興起就與鐵路有極大的關系。日本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但在明治維新前能外出旅遊的多為有錢人,一則是普通人經濟上不富裕,二則是交通不便。大阪是日本最大的商業城市,陸上交通主要依靠人力車,不僅用于短途來往,也用于遠距離交通,費用很高,從大阪到京都所乘人力車的花費相當于一個人一年半的口糧。而且人力車速度慢,空間小,颠簸得厲害。與人力車相比,鐵路在吸引遊客上有巨大的優勢。火車風馳電掣,朝發夕至,大大縮短了遊客在途中的時間,滿足了遊客“快旅慢遊”的需要。
鐵路還改變了日本人的時間觀念。1873年前日本采用的是陰曆,将一天分為12個時辰。以前日本人大多沒有鐘表,就連東京居民也隻能通過寺廟的晨鐘暮鼓和官府放午炮知道上午6時、中午12時和下午6時三個鐘點。日本人的時間觀念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小農作息觀念,時間概念籠統而不精确。這種計時方式完全不适宜列車運行。1872年6月,鐵路運輸部門率先采用國際上通行的24小時制。列車要準點發車,旅客必須掌握乘車時間,以免誤車。由此日本人時間觀念增強,時間單位縮小到分秒,并引進了陽曆。
鐵路的出現和發展加快了人員的流動,也改變了落後閉塞的社會風氣。明治維新前,日本人外出旅行,或步行、坐轎,或騎馬,後來又出現馬車和人力車,都屬于個人在空間的移動。而鐵路将客車編成列車,具有大量運送的特點,并采用共乘方式,這就産生了一種新型的人際關系。以前與陌生人很少打交道的日本人,一旦進入火車車廂,與陌生人隻有咫尺之遙,摩肩接踵,氣息相聞,彼此之間的關系自然就拉近了。同時日本人的生活習俗也在變化,“洋貨”、“洋風”、“洋俗”以鐵道為媒介迅速流行開來。鐵道部門的報告中稱:“由于鐵道開通,許多旅客沐浴着大城市的新氣象,接觸新事物”,“有些人忽然成了時髦的通人,其發型、服裝,完全模仿洋式,風度當然更不用說,甚至連每天的飲食、平常的娛樂也發生了變化。”明治初年,橫濱、神戶歐化氣息濃厚,外國人多數居住在這兩個地區,又最早鋪設鐵路,“自然歐化之人甚多”。東京也吹拂洋化之風,鐵路開通後,鐵路和時髦的街區銀座同被作為文明開化的象征。可以這麼說,沒有鐵路就沒有日本的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