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評傳》是對《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的簡稱,這是bevictor伟德官网出版社畢十餘年之力推出的一套重點圖書。大家都知道的事是這套書的問世與bevictor伟德官网老校長匡亞明的倡導和堅持切切相關。為了将毛澤東“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遺産”的設想落到實處,經匡校長發起啟動了這一文化工程。當初的計劃是“凡二百部,約四千萬字,自1990年開始陸續出版,争取十到十五年全部出齊”。其間匡老發過狠:“《叢書》不完成,我死不瞑目。”在他90高齡時曾問過《叢書》的副主編蔣廣學:“保命、拼命,現在我能顧哪一頭?”這成了他晚年最大的“二難命題”。可以說,煌煌巨著《思想家評傳》是匡老用生命鑄就的。即使是後來人力難抵天命匡老去世也未人亡政息,這套大書還是在衆人的努力下完成。《評傳》出版後好評如潮,獲得大小獎項無數,也成了bevictor伟德官网的一張名片。<BR&NBSP; />
說起我讀《思想家評傳》與晚清名人曾國藩還有點關系。有一次我在閑覽時看到曾國藩的一句話,談讀書心得:“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斷不看它書。東翻西閱,都是徇外為人。”強調讀書要專。他還舉了韓愈(郡望昌黎)為例:“諸子百家,汗牛充棟。或欲閱之,但當讀一人之專集,不當東翻西閱。如讀昌黎集,則目之所見,耳之所見,無非昌黎。以為天地間,除昌黎而外,更别無書也。此一集未讀完,斷斷不換他集,亦專字訣也。”我深以為然,就追着曾國藩開始讀他的全集。《曾國藩全集》共有30卷,除去報功名單和應酬賀詞可以跳過,其餘都要逐字過目,花費了我三、四年的時間。所獲有哪些,一則對其人熟悉了,敢于去寫、去講有關他的事;二則他是文章大師,通讀他留下的全部文字,自然水漲船高自己的筆下功夫也會漸長。<BR&NBSP; />
嘗到了甜頭,在讀完曾氏全書後我還想讀點什麼。以高起點看當然應閱讀原著經典,但書多時少,難見全貌,不若退而選擇後人寫的評傳,其中也引了傳主的著述,可得其大概。這樣就選中了《思想家評傳》,若是看完全套,也算是讀一套之專集。時至今日,大約讀了一半,略過百部。<BR&NBSP; />
若是有人要問,讀完半套《思想家評傳》有哪些深刻的記憶?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首先是豐富知識。若不是如此通覽,有些東西我或許終身也不會涉及。比如喇嘛教,開卷王堯寫的《宗喀巴評傳》,盡管大部分内容我都懵然不解,但也并非完全無益,總算約略知曉了喇嘛教大師宗喀巴的雙邊中觀論。另外對思想史上的一些學理範疇在不同的書中會不止一次提及,多次反複留存的記憶就深。加之匡老當初在确定思想家時定的是廣義,農、工、兵、醫,均不遺漏,這就更利于廣見聞。知識豐厚了,談吐就不淺陋,授業就不枯窘,總之是好處多多。其次是見到了曆史的另一面。《評傳》部頭大,字數多,不時能讓讀者了解一些其他書中難得見到的内容,也就是說更富有曆史的立體感。去年我在鎮江由當地校友會陪同參觀北宋思想家沈括的夢溪園。沈括晚年在園中寫了科學史上的名著《夢溪筆談》。小園風景妙曼,花木扶疏,人們或許會以為沈氏是神仙境中人。我看過《評傳》中的《沈括評傳》,知道沈括晚年過得并不省心。他的妻室張氏生性兇悍,常對他施行家庭暴力,有時竟帶着血把他的胡須揪下。當張氏得病去世時,他的老友在來悼亡慰問時竟以他終得清淨為賀。而沈括對付家庭紛擾的方式則是埋頭著述,以緻成就了“千古一筆談”,其忍辱負重的毅力真讓人感慨。再次是讀以緻用。因讀《評傳》所知漸多,前幾年我也壯着膽子“學寫”,主編了一本名為《聖賢講和》的書,節錄、解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平思想,又策劃編寫了一套《中國傳統和平思想叢書》,儒、釋、道三家各一卷,為和平學在中國的本土化做了一點工作。<BR&NBSP; />
獲益匪淺,但書隻讀了半套,我也真須效法匡老的豪言:“《叢書》不讀完,我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