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人際交往能力應注意以下幾點:
(1)大膽參與
人際交往能力是人們實踐與經驗的結晶,是從教科書上學不到的。因此要培養自己人際交往的能力,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膽參與。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文化傳統在人們的意識深處積澱了大量消極的諸如"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等故步自封的"農民意識"。這些意識盡管經曆了新潮思想的反複洗禮,但"一心隻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現象在當代大學生身上仍不鮮見,這與市場經濟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是格格不入的。目前各高校的學生社團都很活躍,社會實踐也不少,大學生朋友們應抓住機遇,大膽參與。
(2)心理相容
心理相容就是寬宏大量。有人把相容與懦弱劃上等号,其實二者是有本質的區别的。懦弱的人,膽小怕事,是由于本身無力量而怕人欺負的人;而能相容别人的人則是指具有寬闊胸懷,有自信心,有堅定意志,有遠大理想、開朗、豁達,對人謙讓的人。心理學證明,自信心越高的人,相容度越強。當然相容并不是不講原則。能相容人的人心中自有主見,原則性也強,他們的容人正是把原則性和靈活性有機結合起來。
(3)誠實守信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人無信而不立",這些古訓其中深含的道理是十分深刻的。我們無法設想一個虛僞寡信的人能在人際交往中占據上風。畢業生就業就更需要誠實守信,如果說企業的員工言而無信,那麼,企業的信譽就要大打折扣。因此,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如果遞上一份虛假的證書,塗改一門成績,即使一時僥幸如願,最終可能會使他丢失一份本該得到的職業;在處世過程中一次精明的失信,很可能使他一生孤獨。
(4)平等互利
人際交往的平等有政治平等、法律平等和人格平等。作為一種能力品質在這裡我們強調的是人格平等。人格平等指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不幹涉他人的私生活,不踐踏他人的人身權利。在人際交往中,沒有平等待人的觀念,就不能與别人建立密切的人際關系。當然搞好人際關系還要注意把握好互利原則。互利包含物質互利、精神互利、物質--精神互利三個方面。就精神互利而言,一個人在同他人交往時要想得到他人的關心、注意和愛護,就必須考慮他人也有這種需要,因此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