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怎麼了?社會轉型時期,功利主義、享樂主義、自由主義、虛無主義、拜金主義等思潮開始侵襲大學生的思想。面對社會上一些誠信缺失、自私自利的現象,他們茫然無奈。凡此種種,直接導緻極個别大學生以追求個人享樂作為人生目的。自五四以來大學生曾一直保持着的那種不平則鳴、甘作社會棟梁、不屈不撓的精神,已難得一見。更由于一些學生缺乏辨别善惡、好壞、美醜的道德能力,一旦遇到挫折,便會失去自信,出現孤獨、壓抑、精神麻木等現象。盡管這是大學校園中的極個别現象,但也折射出學校教育的缺失和社會環境的嚴重問題。《河北省高校人力資源現狀及未來發展研究》課題組曆時一年多時間,通過問詢、發送郵件和問卷等方式,對部分高校的300多位有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和行政幹部進行調查,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學教師,尤其是大學德育課教師,對當前大學生的狀況有着深深的憂慮。 讀過四大名著的僅為5%人文精神為什麼沒有了 我們看看這樣的數據調查組對某重點大學的八十六名學生進行的随機采訪,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學生認為讀書主要原因是學習需要。隻有四人完整地讀過四大名著,一般人沒有讀過,以後打算讀的占一半,但條件是要看自己今後有沒有時間。隻有極少數的學生想在大學期間讀一些經典名著。談到什麼書是他們必須去讀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認為英語四、六級等考試用書。一半以上的人正在讀的書是學習用書。對于今後找工作有用的書他們也樂于去讀,比如一些勵志書、成功人物傳記等,像《誰動了我的奶酪》、《傑出人士的七個習慣》等。調查組問到讀不讀像《紅岩》、《林海雪原》、《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樣的紅色經典小說時,回答驚人吃驚,百分之四十五的人說不打算讀,百分之三十的人認為人物虛假政治成分太強說教味太濃加之其背景遠離今天的生活,而歸為缺乏吸引力。 調查組對一所重點大學裡的七位博士生導師進行了采訪,他們普遍認為,大學生缺少基本的人文思想素質,具體表現為文化底蘊不夠豐厚,勇于挑戰的意識不強,缺乏積極樂觀的心态等,從而無法面對時代的嚴峻考驗。
博士生導師劉玉凱教授說,魯迅精神就是民族精神,他的作品博大精深,包含着民族氣派、民族風格、民族感情、民族氣節、民族氣韻。可是,當代的大學生中總有一些人在任意調侃嘲笑魯迅,他們尊崇王朔,卻貶低魯迅。尤其是一些當代的痞子作家,他們用膚淺的文字批判一切,而一些報刊卻熱衷于制造所謂熱點以嘩衆取寵,這更使一些沒有批判分析能力的大學生迷失方向,無所适從。而互聯網的傳播又非常迅速,那些低俗調侃,批判一切的文字很得青少年網民的歡心,這樣更有害。
人民大學哲學博士、美國訪問學者程志華教授說中國曆史文化源遠流長,裡面的善惡是非觀,一直浸潤着人們,從那恢宏的文字裡,明明白白告訴人們什麼是真、善、美。我們可以從中發現古典文化對當今精神文明的傳承。比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安得廣廈千萬間”所反映出來的高尚情操。影響這一代又一代人,而今天的大學生缺乏的正是這樣崇高思想的熏陶。 重理輕文還要多久 某所重點大學的校級領導班子,一共九個人,學習理科的就是七位,隻有一位是學文科的。這樣的結構看似不經意,其實也反映着社會上重科學輕人文的思想。國家要強大發展,必須重視科學,這不容置疑,但科學與人文并不矛盾。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絕不能截然分開。 調查組對一些理科學生進行了随機采訪,他們的回答幾乎異口同聲覺得應該讀名著,但沒有時間讀。時間大多都被作業試驗占據,幾乎無暇顧及開辦本來就已經很少的人文講座。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作為人才,其品德被列為各項才能之首。而對于大學生是非善惡的分辨能力的培養,除去嚴肅的教育還有那些耳濡目染的經典讀物的熏陶。可是今天,這些名著都被一些調侃無聊、無病呻吟、自私厭世、玩世不恭的所謂的新形象代替。一項統計表明,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總數已占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這是為什麼,原因就是由于應試教育隻看分數,不重視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教學成績上。
人文精神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一種寶貴的精神财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就是人文精神不斷确立和發展的過程。我們現在常常說對青少年進行素質教育,其實,讀經典名著,學中國曆史文化就是最好的素質教育。優秀的人文知識是人類真、善、美的集大成者。我們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豐厚的人文文化積累,它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财富。我們今天的大學生,沒有任何理由抛棄它。
誰該承擔這個責任 某重點院校的德育課優秀教師柴素芳副教授從事多年德育課教育,她深有體會大學生人文精神的缺失,責任不全在學生,當前教育也是關鍵,學校必須強化師德建設,倡導以心靈感染心靈,在師生交往中傾注人文關懷。高校老師要教育學生怎樣做人,要讓學生了解古代文明、現代文明和未來文明。中國文化經典裡包含着豐富的傳統文化。一個國家沒有現代科學就會落後;而一個民族沒有人文文化,精神就會迷失,民族就會異化。一個社會沒有人文精神,它是一個病态的社會;一個人沒有人文精神,他是一個殘缺的人。
博士生導師、教育專家付松濤說教書育人,其含義并不簡單。其中大學教師的言傳身教十分重要。當今這一代大學生是從中學應試教育的禁锢下走進大學校門的。他們看的書大多是考試書,可以說很少有什麼人文精神的輸入,再加上中學分班很早,理科生幾乎在高一就不再學習曆史政治等課程,這更是出現了一個人文知識的空白。到了大學,他們看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物欲橫流的時代,相當一些高校教師以功利的、實用的觀點去看待社會,重物質利益,輕人文關懷。比如,學生中經常議論個别導師指導學生做實驗,不是為了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把學生當廉價勞動力打工為自己掙錢享受。凡此種種,都影響着學生的成長。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老師本應該是社會需要的道德楷模,承載着“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如果他們本身都出現問題,後果将是多麼可怕。 我們的思考 首先,要大力宣傳人文精神,号召青少年尤其是大學生多閱讀一些人文經典書籍,通過專家、學者推薦形式,開展人文教育講座,引導學生讀書、讀報,培養學生文化底蘊。教師要樹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從“以人為本”、“關懷發展”的教育理念出發。做到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充分發揮教師的育人作用。改革當前教育方法,在德育課中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把馬克思主義的原理、方法深入淺出地運用在教育中,寓教于學,寓教于樂。各個學科要提倡自覺滲透人文知識、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把人文精神貫穿于專業基礎和專業課教學之中。培養不但掌握現代化的科學知識,而且具有美好修養、胸懷遠大理想的年輕一代。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曆史,讓學生從中華民族發展的曆史中汲取豐富的人文營養是當務之急。如果不對當今大學生人文精神進行培養的話,未來的他們将成為迷惘的一代決不是危言聳聽。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