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了解到這樣一件事:臨近畢業時,某高校一個系300多名畢業生,居然有近百人需要補考,而在補考的學生中,有不少人卻考取了本校或外校的研究生。這些準研究生們有不少是跨專業的,但為了拿到本科專業文憑,他們必須參加補考,補考不合格,就拿不到本科文憑,研究生錄取也将成為泡影。
據了解,大量學生需要補考,是因為他們對有些課程不感興趣,于是任課老師就從嚴要求。學生對某些課程不感興趣,一是因為課程内容陳舊,教學形式刻闆單一,二是因為學非所願,所學專業是學校分配的。
中國的高等教育,曾借鑒過蘇聯模式,以培養科學家為目标,但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真正走上科學研究崗位的人畢竟少之又少。近年來,為适應市場經濟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做了大量工作,但需求與供給在結構比例上的嚴重失衡說明,我國的高等教育還需要加大改革力度。 改革必須考慮學生的成長需求,也就是培養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這個“人”必須是學生,而不是老師。不能因為老師能教什麼,學生就一定要學什麼,也不能隻考慮專業規定應該學什麼,老師就一定得教什麼,學生就一定得學什麼,而是必須考慮學生想學什麼,學生需要學什麼,社會需要學生學什麼。近年來,企業在用人上,早已打破“專業”壁壘,不再按圖索骥。每個人各有特長,各有愛好,這些特長與愛好學精了,其實在社會上總會有用武之地。有調查數據顯示:目前45%的企業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結構性失業,已成為大學生就業的瓶頸之一。而造成結構性失業的原因又有哪些呢?這是需要我們深思的。
直接面對社會職業需求的高等院校,如果在人才培養上不能使教學内容和形式更貼近社會需要、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不僅要影響到大學生的順利就業,甚至會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發展與文明進步。
《中國教育報》2005年9月28日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