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也是教師

來源:bevictor伟德官网發布時間:2007-11-27 08:14:48訪問量:0

 

斯坦福大學校長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的學生所學知識,有50%是從其他同學那兒學來的。斯坦福大學是國際一流大學,讓學生與老師平分秋色,并沒有降低學校的聲譽,反而使斯坦福養育出了許多影響世界的著名科學家、學者。這一辦學理念,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誰都知道,教師的知識比學生多;但沒有人敢說,學生知道的教師全知道。我校新近引進的著名教授桑新民被稱作“IT人物”,他說:“我的電腦知識就是從學生那兒學來的,學電腦,學生超過老師,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其實,學生超過教師的地方多的是。需要我們反思的是:教師傳授知識,是否一定要固守整齊劃一的課堂教學?一個教師在一堂課裡到底能“教”給學生多少有價值的東西?桑新民教授說:“在整齊劃一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最倒黴的是兩頭的學生:好的學生總是‘吃不飽’,差的學生總是‘跟不上’,不僅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可怕的是使他們産生了許多不良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狀态。”筆者十分贊賞國外課堂讨論的教學模式。微軟全球副總裁李開複曾說:“在美國,我女兒拿回來的作業,幾乎每次都是和兩三個同學合作,做不好都挨批評,榮辱與共。”這種教育模式,從小學延伸到大學。在國外的大學,教師最喜歡給學生開參考書目,引導并參與學生對某一課題的讨論。這種教學形式,不僅使學生學到了知識,而且學到了關于怎樣學習的知識;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而且訓練了其應用知識的具體技能。

誰都清楚,今後的教育将是終生教育。教給學生多少知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多少關于怎樣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技能。不是“授人以魚”,而是“授人以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的著名報告中指出:“未來的文盲是那些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西方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在他撰寫的被稱作西方教育聖經的《大教學論》扉頁上寫到:“找出一種教學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閑暇、快樂和堅實的進步……”。如果我們能改變目前千篇一律的課堂灌輸,像斯坦福大學那樣,注意挖掘學生的“教學資源”,也許我們的教師就不會感到很累,而我們的學生卻可以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

返回原圖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