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經濟學理論将失業分為三種:總量失業、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陳宇主任說:“勞動力總量過剩和結構性失業交織在一起,影響了中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至少在本世紀前20年,這都是非常嚴峻的問題。” 調查數據顯示:目前45%的企業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分管大學生就業工作的副司長劉大為介紹:200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為212萬,2004年280萬,今年達到338萬,“每年的增量都在60萬左右,今後幾年,還要以幾十萬人的數量增加。”
這些數字顯示:改變結構性失業,已成為解決中國大學生就業的瓶頸之一。
中國的高等教育,曾借鑒的是蘇聯模式,以培養科學家為目标,但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真正走上科學研究崗位的人所占比例畢竟少之又少。近年來,為适應市場經濟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做了大量工作,但需求與供給在結構比例上的嚴重失衡依然說明,我國的高等教育還需要加大改革力度。
改革必須考慮學生的成長需求,也就是培養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這個“人”必須是學生,而不是老師。不能因為老師能教什麼,學生就一定要學什麼,也不能隻考慮專業規定應該學什麼,老師就一定得教什麼,學生就一定得學什麼,而是必須考慮學生想學什麼,學生需要學什麼,社會需要學生學什麼。最近筆者了解到這樣一件事實:某高校一個系學生畢業前,三百多畢業生居然有近百人需要補考,而在補考人群中,有不少人卻考取了校内或者校外的研究生。這些準研究生有不少是跨專業的,但為了拿到本科畢業文憑,他們必須參加補考,補考不合格,不僅沒有本科文憑,研究生錄取也将成為泡影。據了解,造成大量學生需要補考的原因居然是因為學生對有些科目不感興趣,于是任課老師就從嚴要求,學生考試就不及格。學生對有些科目不感興趣,一是因為課程教學内容陳舊,教學形式刻闆單一,二便是因為不少學生學非所願,因為高考成績不高而不能讀到想讀的專業。
近年來,企業在用人上,早已打破“專業”壁壘,不再按圖索骥。那麼高校為什麼一定要墨守成規,作繭自縛呢。活生生的人,其實各有特長,各有愛好,這些特長與愛好學精了,其實在社會上總會有用武之地。既然如此,我們的高等院校為什麼一定要按照固定的規格像産品一樣刻意加工人才呢?這是需要我們深思的。據報道,某中學正在提倡教師自編教材,以滿足學生不同的興趣與需求,而直接面對社會職業需求的高等院校,如果在人才培養上繼續按部就班,固守傳統的專業模型,不能使教學内容和形式更貼近社會需要、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那不僅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甚至會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發展與文明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