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戲,發源于魯南、蘇北,以徐州為中心,受到廣大人民的歡迎,經過百餘年發展,由讨生活的說唱藝術發展成為成熟的行當齊全的劇種。由于演唱時尾音翻高或有幫和,最開始叫做“拉魂腔”,後來根據其伴奏所使用的特殊的樂器柳葉琴而更名為柳琴戲。2006年5月20日,柳琴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柳琴戲的音樂唱腔非常别緻,地方特色尤為鮮明,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轉悠揚、豐富多彩、餘味無窮。是一個優秀的地方劇種。然而自八十年代中期以來,柳琴戲的發展面臨着這多問題,在時代的大背景下,演員青黃不接,觀衆基礎薄弱,政府重視不足等等問題讓這個地方劇種正在走向衰落甚至滅亡。通過非遺的傳承人看一個劇種的興衰,從而看出新中國六十年文化政策的變遷以及對地方戲的影響,我們做的是曆史,而不是藝術。
本口述史項目組經過了近一年的籌備,閱讀了大量的文獻,嚴格的學術規範和課題論證,得到了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計劃的立項,還是江蘇省暑期社會實踐重點團隊。項目組的同學獲得bevictor伟德官网曆史學系武黎嵩老師和江蘇省柳琴劇院武愛蘋院長的指導。武愛蘋院長為柳琴戲藝術工作42年,現在是整個蘇魯豫皖地區柳琴戲、淮海戲、泗州戲(均屬于柳琴戲劇種)劇種門類中号稱天下第一團的江蘇省柳琴劇院的掌門人,他和同學們一起策劃采訪,選定訪問對象,直接指導采訪過程。來自bevictor伟德官网曆史學系、文學院、化學院以及四川師範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七位同學兩次奔赴徐州,曆時十餘天,對17位學者、老藝人進行訪問,采集了口述曆史43小時錄音,47小時錄像,老照片316張,現場采訪照片225,整理成達到發表水平的二次稿口述自傳16篇11萬字。對柳琴戲的曆史淵源進行了細緻的梳理,對柳琴戲的興衰變遷有了深刻的認識。
一
當我們追尋柳琴戲的源頭的時候,恐怕沒有人可以給出一個具體的答案。在那些老藝人的口中也隻能勉強提起在清代中葉已經有人唱起了這樣的曲調。倘若如果真的追究那個答
案,下面那個似是而非的故事也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千百年前,還在鴻蒙初辟的年代,那些奔走在山林原野之間的人們,還沒有語言的時候,恐怕就已經有了回轉的音符在唇齒間跳動,這樣平凡而微妙的曲調,總是最能打動人心的聲音。這些聲音在歲月裡經過汗水的洗滌,陽光的曝曬,有的逐漸醞釀成一種家鄉的情懷,民族的底蘊,有的卻氤氲在空氣中,再也尋摸不到。也許那是在蘇北的田間地頭,某個風和日麗的午後,那個剛剛從泥土裡擡起身來的人,看着整齊的秧苗,疲憊和汗水一起滴在土壤裡,隻剩下喜悅和種子一樣,在土地裡生根發芽。等到歌謠般的聲音出現的時候,一切都那麼和諧和完美,而他可能不會知道,多少年後,就是這樣的曲調,可以唱的那麼悠長,一直回響到千百年後和千萬裡外。那手中的鋤頭,一如盤古的斧頭一般,開辟了一個新的世界。
最開始的柳琴戲,在老人們嘴中,還是拉魂腔這個直白的名字,那時候的演員連舞台都沒有,據江蘇省柳琴劇團的老團長孫柏桦說,三四十年代的柳琴戲,通常隻是在農閑時節,兩個人挨門挨戶的賣唱,也稱“唱門子”,後來還有“跑坡”,“攀凳子”等名稱。而在老藝人姚秀雲的記憶中,除了上門子唱戲讨飯,也跟着父母“抱班子”混飯。那時候南來北往的演員約好時間,湊七八個人,臨時合夥演出就叫抱班子。有田的人家,在麥收時節會回鄉收麥,而像姚秀雲家這種沒有土地的就一年四季抱班子唱戲,過年在村頭集市唱,伏天在田間谷場唱。那時候百姓也都窮,唱戲乞錢乞的不多,乞到更多的是高粱米、花生等糧食或者一碗湯一個馍馍。
那個時候,柳琴戲還很不正式,并且很大程度上是一些人的謀生手段,解放前,姚秀
雲的家庭非常貧困,連個固定的居所都沒有,父母就帶着她走門子唱戲讨飯,用姚秀雲自
己的話說,“會說話我就學唱戲”。不過一家人在一個門上隻能讨一碗飯,三個人分頭去讨才能讨三碗,為了多一碗飯,父親給她做了一把柳琴,用小竹子雕刻成扣指子套在指頭上,年幼的姚秀雲就帶着這把柳琴邊彈邊唱,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盡管如此,這畢竟是農民們自己慢慢尋找出來的娛樂方式,也慢慢的積攢下了很多觀衆。這種說唱為主的的戲曲形式很大程度上豐富了農閑時候人們的生活,而這些民間小調也
慢慢的變化融合,關于這一點,從1958年就開始研究柳琴戲的霍守義老人告訴我們,一開
始的柳琴戲小調就有很多,它的另一個名字“肘鼓子”原本是一種祭祀儀式,就是下神的巫婆、神漢,打着貨郎鼓,唱的民歌小調——俚曲,後來人們學着用這種調門演繹故事,在演出時吸收了拉魂腔的唱腔,兩者漸漸就沒有了區别。
而柳琴戲這時也僅僅剛剛起步,如同被人偶然播撒在泥土中的種子一般,而與此同時,也有許多如同柳琴戲的小劇種,正在當時肥沃的土壤之下努力汲取着營養,直到破土而出。那是個生機盎然的時節,土壤松動,上面是陽光雨露,卻也有風雪寒冬,而最終是否能夠茁壯成長,對于這些萌動的草木,都未可知曉。
二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徐州,硝煙彌漫,兵戈四起。在徐州被日僞占領的期間,這些戲班有的去了外地,四處流蕩謀生,還有一些柳琴戲的戲班被錦鯉莊的抗日政權集合起來,在徐州周圍進行抗日宣傳。那個時候柳琴戲依舊是人民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打鬼子》、《血淚仇》等劇目也很受歡迎。
到了四十年代,解放戰争的烽火,染紅了徐州的天。城外炮聲隆隆,而城内國民政府的官兵們,除了借酒消愁,也隻能在戲曲的感染中灑下無奈的淚水,回憶昔日的繁華。此時,柳琴戲已經在徐州出現了一些戲班,當時在華東軍委文化部的曲永慶老人回憶,在他來到徐州接管文藝界的時候,柳琴戲那時分為五路,北路為相瑞先的戲班,東路是姚秀雲和季連奎,中路是趙玉金,西路是王素琴,而南路是當時拉魂腔的另一個分支,現在稱作泗州戲。那個時候徐州還有很多其他的劇種,例如京劇、梆子、呂劇、等等,當時藝人的生活也很艱難,姚秀雲告訴我們說,戲班的人白天有上街賣香煙的,也有賣麻團的,賣麻花的,賣油條的,賣什麼的都有,讨一點生活是一點生活,晚上回來再湊班子唱戲。雖然生活艱難,但是柳琴戲卻在艱難之中打開了一片市場,除了大家喜歡,也是因為演員賣力,學戲是件非常艱苦的事情,“要想人前顯貴,人後必定受罪”。談起學戲,姚秀雲印象最深刻的是父親的嚴厲,她說學戲不叫學戲,叫“打戲”,因為父親覺得不打不成材。她還沒有闆凳高的時候就被父親抱到闆凳上教戲,既要演唱又要做動作表演,一學就是真的一整天,常常會從天剛亮唱到第二天天亮。隻有七八歲的姚秀雲受不了這樣高強度的訓練,會犯困,一犯困就出錯,出了錯父親就會突然踢翻闆凳,摔得她滿臉血,但她卻不敢哭,隻能接着唱。這樣接連兩回挨打,讓性子倔強的她決定不再跟着父親學戲,要“偷戲”,也就是自學。即便如此,學戲的艱辛,也是避免不了的,每當問起學戲方面的事情,演員們的第一個字總是“苦”。
不僅要學得累,環境往往也很艱苦,季豔秋告訴我們,那時候學戲沒有戲校,就靠着跟着師傅學,在戲班耳濡目染。一大早就要起來練嗓,最好的喊嗓的地點是在地勢高的地方,在有水的地方。戲班裡的演員天不亮就要起來喊嗓子,喊了嗓子不能吃飯,要先練功。季豔秋記得小時候練功,冬天就穿一個小薄襖,把地上的雪撥出一小塊空地,然後就拿頂(倒立)。不護手,不護臉,沒有任何防護措施。雖然很艱苦,但是練就出來真功夫的好演員,觀衆們也是真的捧。季豔秋的父親季連奎有一回演《田半成打磚》,劇中田半成在“打磚”之前跪在台上有很長一段唱。那時候有“砸彩”的習慣,即觀衆覺得演得好了,就拿錢往台上扔。季豔秋記得,父親唱到打磚一段,有觀衆激動的拿着銅錢扔到台上,結果砸到父親右邊眉上,當時鮮血直流,後來父親的右邊眉上就留下了那塊銅錢砸出的疤痕。
解放前的柳琴戲整體上還比較簡單,沒有特定的妝容和服飾,一般男性都是長袍大褂,女性頭飾綁個帶花球的紅綢就算做裝飾了。主要還是依靠柳琴自己的唱腔,也就是拉魂腔和其本身的清楚的唱念,以及動人的故事、華麗的辭藻來吸引觀衆。可以說這個時候的柳琴戲十分的樸素簡單,而人們也很喜歡這樣簡單而平凡的劇種,柳琴戲慢慢有了固定的觀衆,在有些動蕩的年代迎來了她的第一個輝煌的時代。
在喧嚣之中,悠長而婉轉的拉魂腔終于拉住了一些人的魂。
三
在徐州解放之後,全國解放還沒到來的1949年上半年,從山東來的南下幹部曲永慶們進駐徐州,他們利用大半年的時間,每天晚上就是看戲、聽戲,對當地的藝人、演出場所都進行了統計,整個徐州400餘名戲劇藝人一一登記造冊。這是黨第一次開始對徐州地區的藝人們“管起來”。而後進行評價、研究,最多的時候一口氣禁演了幾百齣帶有封建迷信和色情暗示的傳統戲劇,同時在分類之後,着手舉辦訓練班對戲班的班主和演員們開始思想改造。
到了1953年,在“改人、改戲、改制”的方針下,拉魂腔的戲班被合并整改。演員藝
人們聽到自己有了新的名字——柳琴戲。徐州市成立柳琴一團柳琴二團。次年,開始挖掘傳統劇目,并于九月參加華東地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喝面葉》、《攔馬》、《芈建遊宮》等三個折子戲參與演出,獲劇本獎、演出獎。演員分别獲一、二、三等獎。作為一個尚且不為人知的地方小劇種,柳琴戲脫穎而出。而姚秀雲等演員,更是在華東彙演中一炮走紅。
1956年地方政府創辦了徐州市戲劇青年訓練班,彙集了當時一大批優秀演員作為老師,同時請來京劇老師,在唱腔訓練之外教授學員身段、武功,在後來的戲劇學校中,往往也是由柳琴戲的演員來教授唱腔,京劇演員來教身段。據當時的學員張曉霞回憶,還有一些文化政治課,這一批學員可以算作第一批培養起來的高素質演員。1958年柳琴戲兩個劇團合并,成立江蘇省柳琴劇團,宣告一個地方戲劇種,正式構建完成。至此柳琴戲正式可以算作一個劇種,具有相對完整的行當,可以演出各種古裝、現代劇目。應當說,當時的戲曲标準就是已經相當成熟的京劇,而各個地方戲的發展,就是向京劇看齊。這幾年的時間,即是柳琴戲飛速的發展階段,也是它以京劇為模闆構建自身戲曲元素的階段。它不在是一個唱門子的說唱,成為一個可以和各個劇種平起平坐的戲曲門類。随着徐州把拉魂腔定名為江蘇柳琴戲,山東、河南也紛紛效仿,把拉魂腔定名為柳琴戲。說到這些,徐州文化局的老局長,93歲的辛原老人,還是有些得意自己當年的作為。
1956年的這一批現代意義的學員,也大部分成為了柳琴戲較有名氣的演員,可以說是最輝煌的一批學員,由于大量的吸收了京劇的身段、妝容、服飾,柳琴戲的演出效果可謂煥然一新,而這時的柳琴戲也進入了她最繁華鼎盛的時代。至此柳琴戲除了商業演出,也往往擔任着文化宣傳的任務,前線慰問,上礦、下鄉等等,比如季豔秋和劇團中其他13個人就組成烏蘭木其演出隊下鄉演出。很多演員為此也犧牲了許多。最嚴重的,應該就是姚秀雲老人了。1963年的時候,姚秀雲懷孕了,因為有去西安的演出任務,《小姑賢》、《狀元打更》、《喝面葉》等很多戲都要她主演,團裡就做希望她流産,姚秀雲一向也覺得工作第一,不能因為私人問題影響工作,就答應了,但丈夫和母親都不同意流産。她就把丈夫的私章偷來,讓團裡秘書聯系個好大夫幫做流産,并且告訴同事和醫生說家裡已經同意了。本來院長安排了手術做的好的鄭醫生負責秀雲的手術,但手術那天鄭醫生卻臨時決定要去接從無錫回來的丈夫,就自己安排實習醫生給替自己給秀雲做手術。姚秀雲知道了,就去找鄭醫生,說:“我等着回去演戲,手術要做的好,我還要排練,我不能讓實習生做。”鄭醫生有些生氣,就說:“你這人這麼固執,準備讓人擡你回去吧!”秀雲倔強勁也上來了,就說:“不管我怎麼被擡回去,我就不要實習生給我做。”鄭醫生賭着氣就給秀雲做了手術,結果手術出了問題,刮穿子宮導緻大出血,送到重症隔離病房,險些再也唱不了戲了。
50年代的戲曲整改,讓柳琴戲迅速的成長了起來,賦予了它原本沒有的身段、服飾、妝容,也同時帶給了她許多責任。然而卻并不一定是她原本要長的成的樣子。成熟的京劇賦予了年幼的柳琴太多的東西,帶給了柳琴戲一段輝煌的時代,卻也留下了許多懸而未決的東西。那原本懵懂的拉魂腔,帶着自己的期盼和些許無奈走向了外面的世界,來自農村的她已經無法在戰亂時節繼續悠閑的在鄉間田野裡流浪,隻能來到徐州這人流彙聚的地方找尋存活下去的希望。然而青澀的她并不是總能吸引到路人停駐的目光,她學會了身段,穿上了華服,點上了紅唇,出落成一個美麗的姑娘,終于引來了人們的關注。然而她依舊鄉下那個天然而純樸的姑娘,她沒有念過書,也不會吟詩作對,她不像書香世家的京劇昆曲,縱然學來了萬種風情,那一舉一動一颦一笑,卻依舊是柳琴姑娘。有人喜歡這樣純樸而簡單的樣子,喜歡她的簡單而明了的故事,所以依舊對她不離不棄,然而時代總是在變化,人們越來越多的捧起書本,讀起典籍,細緻化的生活讓人們有了更多的追求,而在這多媒體的時代裡,柳琴卻又顯得有些害羞了。
這不知是屬于柳琴的悲劇還是喜劇,畢竟她曾經有那麼多人追捧,畢竟她曾經那樣勾魂攝魄。然而這卻是個注定不屬于她的時代。如果沒有突如其來的蛻變,可能她依舊是田邊柴門旁那個小女孩,在漫長的成長中慢慢成長為一個完全不同的女孩,或者重新融入在泥土裡,生根發芽成另一朵花。
然而事實就是,柳琴戲熾熱而繁華的夏天,就此到來了。
四
但事情的發展并不總是那麼如意,春蠶夏蟬,總是一逝而過,昙花一現。沒過幾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發了。柳琴戲如同一個待嫁的姑娘,就在她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年代,突然被所有人抛棄,衆叛親離。雖然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幾乎無一幸免,然而對于剛剛步入豆蔻年華的柳琴戲,無疑更加令人惋惜。
那時幾乎所有劇目全部停演,演員們也轉而出演樣闆戲,戲曲學校也不再招生,柳琴戲就像從未來過這世界上一般,在這十年間幾乎不留痕迹,唯有演員們的種種不幸還在訴說着她的存在,卻又似乎和她毫無幹系。
據季豔秋回憶,當初演《海港》,由于另一個演員身體不好,季豔秋臨時頂上,要求季豔秋六天能演這部戲。 季豔秋說演出的時候要帶工作帽,拿着地圖。而工宣隊就在旁邊“審查”,錯一句就可能被打成反革命。季豔秋當時一戴帽子就暈了,腦子一片空白,也不知道怎麼唱完了一部戲,好在沒唱錯。工宣隊當時什麼都管,雞蛋裡挑骨頭。排戲排不好就把演員打成反革命,批鬥。那個時候演員們精神壓力都很大,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打成了反革命。很多人想不通,家裡上下幾代都是貧農為什麼把自己打成反革命,演員們壓力都很大。後來漸漸演出沒有問題,才慢慢情緒平穩起來,好在沒有收到什麼迫害。老藝人王素琴老師,綽号“裡外黑”,說她唱戲的時候,場内場外黑壓壓的一片,大家都喜歡聽。被打成了“戲霸”,提起這樣一位老演員,季豔秋說:“都淪落到唱戲的了,還能有什麼好霸的?”一語之間,令人無限惋惜。
然而邳縣的老演員朱化玲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在文革期間,他因為出身問題便受盡了磨難。所謂的出身不好,也不過是他的父親在建國前當過大隊長,但就憑這點,他被人在文革中無數次被推上批鬥台,自然也連戲都沒法唱。而老人脾氣倔強而不肯服軟,批鬥他時,對立面試圖讓他低頭認錯,朱化玲不肯,他們就按他的頭,朱化玲就向前一步,仍然昂着頭,一直走到貼上牆壁,他仍是高傲的昂着頭,堅信自己沒有做錯什麼。然而最終還是被人送到群專隊,但因他實在沒有大的過錯,又受到自己以前的戲迷的照顧,并未受到什麼大苦,三個月後放他出獄,然而瘋狂的人們卻仍然不滿意,連群專一起舉報,最終無辜的他還是無法抵抗這股浪潮,被勒令三天之内回到祖籍山東。他回到家裡,看到自家院子裡貼滿的大字報,看着昔日好友閃躲而疏離的眼神,看着因自己而飽受牽連的妻兒,那滋味兩行字可以帶過,卻用兩萬字也寫不清。恐怕也隻有他自己才會明白。他終究被劇團開除,妻子也被要求與他劃清界限,否則也要一起離開,值得朱化玲欣慰的,也是他回憶起來無比感動的,他的妻子從未抛棄過他。那時候,天地之大,一家人竟無處定所,沒有人敢收留他們。最後朱化玲隻好投奔嶽父,托人才勉強不必回到山東。短暫的喘息之後,他依舊要為生活奔波,為了謀生,他一度帶着妻兒投奔東北的老父親,在完全陌生的林海雪原裡伐木、開荒。每天除了要完成生産隊的工作,朱化玲還要額外的砍一些樹來搭建房屋,有時候扛着木頭回到家,剛一進家門就直接累的倒在地上。從唱戲到伐木,朱化玲所承受的,可能是我們現在無法想象的,确是當時千萬人的縮影。走向自己毫無概念的地方,開始一段自己從未想象過的生活。一年之後的1974年,邳縣的朋友告訴他政策已經改變,讓他問問事情是否有轉機,老人幾乎連夜趕回了邳縣,卻被告知他雖然可以回來,但不能回到劇團,隻能被分配到工廠。老人站在劇院門口,卻隻能在門外看着,他唱了那麼多戲,卻想不到自己這一生比戲還要波折。朱化玲不甘心,他唱了一輩子戲,他不唱戲,又能去哪呢?他又千裡迢迢去北京上訪,中央接待他的老領導聽了他的情況之後,也不住的歎氣,讓他相信中央,回去等消息。三天之後,朱化玲終于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劇團。
朱化玲是不幸的,又有更多比他還不幸的人,在那樣的年代,有多少人遠走他鄉,一去不反,有多少人受盡屈辱,噤若寒蟬,又有多少人,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秋風所至,天地蕭肅,寒蟬悲鳴,這是朱化玲的命運,也是柳琴的命運,又何嘗不是所有人的命運。
五
文革過後,柳琴戲又重新登上舞台,壓抑的人們饑渴的尋找着生活中的樂趣,仿佛努
力一些就會撫平過去十年的傷痛,而柳琴戲無疑是一劑良藥,并且甘甜清涼毫不苦口。剛恢複傳統劇目的時候第一個劇目是古裝戲《白蛇傳》。開始排一天三場,上午八點一場,下午兩點一場,晚上七點一場,場場爆滿座無虛席。于是劇團每天加演到五場,兩小時就一場演出,卻依舊一票難求。還有觀衆專門因買不到票,向政府市委寫人民來信,反應問題。
有了演出,觀衆也格外珍惜,十分捧演員,也很支持劇團,季豔秋告訴我們,當初有
一個年輕的男演員,朱樹龍,17、18歲,相貌英俊,年紀輕,嗓子也好。喜歡他的觀衆非
常多。他有一次演《白玉樓》,三本的戲,演完一本就在後台吐了血。演出臨時換了演員,但是觀衆卻不買賬,一直喝倒彩,嘴裡喊“下去吧”。直到書記上去解釋清楚,觀衆們才理解了,這出戲這才唱下去。
現任院長武愛蘋則給我們講了另外一個故事,直到今天,他都很感念觀衆。他是武生演員出身,在《白蛇傳》裡演金山寺裡的一個小和尚,“下山”一場當中,小和尚有一段耍佛珠的功夫技巧戲。演戲用的一串念珠,黃楊木雕成,演員挂在脖子上作為道具甩,本來每隔兩三天就要換一次線,由于一天四五場的演出,排的緊張,有一回沒來得及換。演出當中,線斷了,整串的珠子散落出去,飛的到處都是。等到演出結束,部分觀衆沒有走,在劇場裡趴在地上尋找珠子,然後送到了後台,數了數,一百零八顆,一顆都沒有少。那時候的演員,賣力氣地演,觀衆也是愛護演員們。
對于柳琴戲而言,這确實又是一個風華正茂的時代,然而卻更像是1956年播種的收獲,已經少有新芽萌發,縱然她确實碩果累累,然而這片土地卻再難孕育出這樣的美麗而豐碩的果實了。
六
随着改革開放,人們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電視、電影等的普及,傳統戲劇受到了極大的沖擊,而柳琴戲這樣的小劇種,難免逃脫首當其沖的命運。
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柳琴戲便漸漸開始沒落了,演員們的生活從原本的小康變的有些捉襟見肘,連文革的波瀾都沒能讓朱化玲離開他的舞台,卻在這個時候為了他孩子的學費不得不離開劇團謀求生路。那些滿腔熱情的演員,在狂風暴雨中依舊沒有熄滅,卻漸漸的消失在日漸冰冷的歲月裡。他們曾經如同一塊堅冰,帶着夢想想着劃開現實,而現實卻像一片湖,他們就這樣淹沒在其中,最後連自己都尋不見了。
即便如此,老演員們不遺餘力的去普及柳琴戲,隻要有人學,隻要有人問,他們毫無保留,劇團也不斷的排新戲,照顧新演員。文革剛剛過去之後戲校就立刻開始招生培養學生,78年入校的孟浩就是其中的一名學員。四年畢業之後,由于學習的時候本身就很刻苦,加上身材好,孟浩進入劇團就開始擔任主要角色,而劇團也十分看好這個小夥子,為他專門編排了一部新戲《活捉南三複》去參加比賽,前十分鐘以唱為主,突出演員的唱功,
後十五分鐘加入了許多身段上的技巧,都是為了展現演員,他的老師厲人清在唱腔上給予了他許多指導,還為他設計了一些新的唱腔,比如柳琴戲原來隻有四句的清闆,被延長到了三十六句等等,就這二十多分鐘的戲,前前後後排演了一年多,到了90年最後出演那一天,效果不凡,作為一個地方小劇種,拿到了二等獎。而孟浩下台之後他的老師厲人清告訴他,自己都沒敢看他的演出。當孟浩向我們說起這件事時,仍然止不住的唏噓,老師為他灌注了太多太多的心血。 但即便這樣,柳琴戲仍然一年不如一年,政府關注不夠,劇團演出虧損,戲校難招生,畢業的學生又不能分配,生活都很難保障,青黃不接的現象越來越嚴重。而所剩無幾的新演員,也大部分步入中年,問起柳琴戲的未來,也無不搖頭歎息。日子平淡如水,沒有什麼大的起伏,作為一個小劇種,知名度也并不高,這幾乎是每個柳琴戲演員的生活,沒有了當年火熱時跟着劇團走遍南北的觀衆,沒有了那些在台下鼓掌喝彩的人,他們經曆過鼎盛繁華,也體會過冷清淡泊,每個人都有着每個人的故事,而每個人又都是那樣的普通。然而正是這群人支撐起了這一個劇種,他們就像一出出柳琴戲,并不高亢曲折的唱腔,略帶說唱式的緩緩吐落出一段段的故事,唯有那麼一兩處動情之處,才有那婉轉悠長的魂腔。
七
而這世間多少任何事又能擺脫這樣平凡的命運,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喜歡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和動人心魄的情節,卻鮮有人明白我們自己其實正在故事裡粉墨登場,隻是當局者迷,隻有看戲的時候我們才會明白那些悲歡離合,而千萬人在無聲中早已寫下了那些振聾發聩的樂曲。台下的人來來往往,帶着自己的情感和故事看着一折折戲劇,然而卻在有新舞台的時候果斷轉身離去,不帶有一絲留戀,隻留台上的人依舊唱着那些曾經像你像他而最終無人問津的劇目。偶然有着幾個過客,那駐足也帶着幾分同病相憐——我是人間惆怅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生裡憶平生。
寫歌的人斷了魂,聽歌的人最無情。
地方戲是方言文化的最高載體,作為地方戲的柳琴戲,是徐州地方方言文化的最高載體。曾經會說徐州話都會哼幾句拉魂腔。很多經典的戲曲,脍炙人口,成為很多人共享的話語場景,重新塑造了新社會的人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時至今日,當我們的生活不再有那麼多的苦難,當我們沒有經曆,我們也漸漸不再明白,也漸漸不會有着那些共鳴,那些鐵馬冰河的故事,那些翻山越嶺的旅途,那些憂懷天下的情懷,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遙遠,我們确實生在幸福的時代,也難怪這社會可以娛樂緻死,我們的平淡生活已然是有着蜂蜜的甜膩,又怎會明白那清淡無味的水香,亦或是有些清苦而回甘的茶味。
當我們訪問姚秀雲老人的時候,最後她跟我們說“唱戲吃苦受累,但我一生都撲在柳琴戲上”。我們邀請她唱一段柳琴,老人欣然應允,還認真的拿起了手絹,站了起來,那一瞬間恍惚又回到了舞台上,她就這樣從青絲唱到了白頭,每一個字,每一個轉音,都是戲中人的悲喜,也都是她的喜怒哀樂,她的青春年華。那台上依舊是重彩朱漆,戲子依舊是粉妝玉琢,而台下卻漸漸冷清,直到門可羅雀。燈光明滅,燭火搖曳,台上的人,演盡了悲歡,人情生滅,卻漸漸無人來和,空留那聲婉轉的唱腔,在空蕩的劇場裡慢慢拉長,卻更顯得凄涼。時光依舊荒蕪而漫長,風雪載途,柳琴戲如同哪個等待着心上人歸來的姑娘一般,最是那一句拟歌先斂,欲笑還颦,最斷人腸。隻是可憐,白屋佳人,春華換銀蝶。
這一出最為無聲也最為悲傷的戲,卻真的無人看了。唯有這些人,依舊唱着屬于他們卻又不是他們的故事,哪怕他們也漸漸明白未來的希望渺茫,至少今天,魂腔依舊婉轉,柳琴依舊清響,明日,即使明日天寒地凍,日短夜長,路遠馬亡。
這一切都如同千萬年的曆史一般,從青萍之末吹起的微風,不知在何處漸漸壯大,在繁華鼎盛之後,卻又倏爾消失不見,就此無聲無息。年複一年,周而複始,千百次的輪回,這世間有多少人和事能逃脫呢?這世上多少聲音,不論是淺酌低唱,還是黃鐘大呂,秦腔激越,總歸有人在唱,也總歸有人在聽。那戲裡戲外的人,有如莊周夢蝶一般,又有誰說的清呢。
而那再一次的東風解凍,蟄蟲始振的孟春,卻不知在哪一年才會來到了。
人生如戲,一世風流,為誰上演,又為誰悲歎,這世事如煙,故事的起承轉合、波瀾起伏,動情處,總是一聲悠揚婉轉的魂腔,千萬種感慨,卻也總是輕聲唱過,台下的人還來不及思量,便已經匆匆而過,千萬個人帶着千萬種經曆看着千萬種故事,唯有戲子身在戲中而又置身事外,演遍了悲歡離合,那戲中的人物依舊等待和期盼着,而台下來來往往的人早已不複當年,不知帶走了多少憂愁與歡笑,奔波成另一部戲,而那戲中的動情處,依舊是一聲悠揚婉轉的魂腔。
而聽過了那麼多故事,見過了那麼變遷,這世間有太多種悲涼和無奈,觀衆千萬,故事卻也千萬,有多少人能真的停留駐足,為誰留下一絲同情的淚水?又有多少人,見過了人生坎坷,早已成灰淚幹,還有多少感情為人傾灑?而那所剩無幾的恸哭之人,是在哭那戲中人,還是自己如戲般的人生呢?通過對于演員的采訪,我們對這一個特殊群體的人也有了深刻的了解,他們文化水平不高,很多在解放前後都是掙紮在生死邊緣。但是,他們敬業、單純、不狹隘。唱戲的時候他們帶着對人生真實情感的體悟去表演,當一場場劫難到來之時,他們又以看戲的樂觀心态去面對。和今天的大腕兒、“角兒”不同,他們異口同聲的強調,該我演什麼我就演什麼,能演什麼就演什麼,演員不挑角色,什麼角色都要演好。劉林,出身于一個五代人都唱戲的柳琴世家的一級演員,他曾經在《棗花》中隻有幾句唱詞,可是就是一句“逆子該挨千鞭打”的時候,觀衆們照樣叫好。舞台不是一個人的舞台,一個演員也無法撐起一台大戲。
雲龍湖畔,依舊是風和日麗,徐州早已不是當年的徐州,一切都已經天翻地覆,卻依舊還有些許票友在唱着演着一出出柳琴戲,那些白發蒼蒼步履緩緩的老人,伴着湖光水色哼唱着那婉轉而綿長的魂腔,恬淡而幸福。一如千百年前,那個站在田野裡高歌的人。江蘇省柳琴劇院的掌門人武愛蘋,可以如數家珍的說出,徐州有哪些點,民間的戲曲愛好者和票友們會聚集,每逢什麼時候會聚在一起唱戲,有哪些專業演員偶爾會參加。可他從來不去看,他既怕人們認出他是曾經的演員。也常為柳琴戲走了一百多年,又回到打地攤的境地而感到不安。更因為,他不知道這婉轉悠揚的旋律,再過一百年,會何去何從……
我們愛聽他的唱,隻是他唱的悠然,我聽着悲涼。